東方甄選延綿半年的商業八卦終于告一段落,只留下割裂的輿論場和錯位的局中人。
俞敏洪(幾乎)扯掉了“鐵公雞”的標簽,董宇輝完成了從打工人到老板的轉變,與輝同行的粉絲對處理方案和價格感到滿意,東方甄選的股民則要為這一切買單,7月26日早盤,東方甄選低開低走,股價重挫超25%,報9.22港元,市場表達了對此真實的反應。
被警惕的大主播,被忽視的小股東
一切的緣起,是東方甄選“去董宇輝化”的動機。
這是電商領域頭部主播現象的一個縮影。直播電商興起并被大眾廣泛接受,頭部主播的號召力功不可沒。但對于MCN機構來說,過于依賴打造出的個人IP,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就必然會面臨兩難。要么著眼于短期、繼續被頭部主播裹挾,要么出于長期穩定安全的考慮發掘新增長點。東方甄選不是沒有嘗試過培養其他主播,只不過董宇輝提高了界定“成功”的閾值,內部再沒有任何一個IP能與之對等。
作為一個著眼于長期發展的上市公司,東方甄選意在避免生死系于個人,這本無可厚非。很多前車之鑒已經證明,頭部主播反向拿捏公司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俞敏洪和所有股東當然都不希望面對這樣的問題,這和董宇輝的個人品行無關。
即便如此,公開發布小作文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然也是欠考慮的。在輿論場里解決公司內部問題,從來就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這步臭棋是小編的一時興起還是管理層的有意為之,我們已無從知曉,但這件事對所有人的傷害已由此注定。盡管過去半年里,無論是俞敏洪還是董宇輝,都為保持兩個直播間的平衡而努力過,但深入骨髓的隔閡已無法消除。
這就苦了東方甄選的小股東,他們在決策中沒有話語權,甚至對于公司半年來發生的暗流也毫不知情。這半年里,東方甄選本身就因處在輿論漩渦而備受責難,股價持續走低。這次又是突然之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離職單干,這不啻為晴天霹靂。東方甄選的股價已經從過去一年中最高時的46塊跌至如今的10元左右。事件發展下來,俞老師是大方豁達的,董宇輝是自立門戶了,而只有小股東受傷的世界也就此達成了。投資有虧有賺,這也是人之常情,但MCN公司的確與其他類型的公司有很大不同,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頭部主播出走之于MCN機構,猶如可口可樂低價賣掉商標。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幾乎無法承受的重大損失。
從文人到商人,從小董到董總
如果不從小股東的立場出發,這次的處理的確漂亮,在禁受了半年的口誅筆伐之后,這一役對俞敏洪來說頗有翻身意味。即便是堅持稱其為鐵老師(鐵公雞)的羅永浩,也認可他這一次的處理是得體的。但與輝同行呢,新晉的董老板呢?
以前在東方甄選,董宇輝贏得了海量的追隨者,這些粉絲在內斂有趣的小董身上找到了共鳴和寄托,他們樂意花時間和金錢在這個具有文人氣質的鄰家男孩身上,甚至希望親歷他的成長。但從今往后,文人小董正式成為商人董總,這種情感會如何演變?在中國,自古沒有民眾與商人共情的土壤。
回顧過往,當紅IP被流量反噬的例子不勝枚舉。實際上這在過去已有先兆,以直播帶貨聞名、因網紅身份爆紅的董宇輝,卻聲稱反感“網紅”的稱謂,也多次對帶貨表現出倦怠,這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很難講這是對自我身份的不認同,還是對主播職業的不尊重。不知道從文人徹底變為商人后,董宇輝又是否能夠接納這層新的身份。
盡管其金句常被吐槽為套路,但不可否認在直播舞臺上董宇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和做企業是兩碼事。在東方甄選,董宇輝就沒有展現出企業管理者的天賦,相反,這是備受詬病的小孫的技能點。與輝同行一旦開始獨立運作,董宇輝的身份就變成了一個面對洶涌變局的新手商人。當然,這次分家,董宇輝個人收獲頗豐,他還有選擇的權利和余地。如果他真的心系詩和遠方,打心眼里厭惡網紅的世界,也完全可以全身而退。
總而言之,一篇小作文讓每一個當局者都發生了錯位,優秀的創業者成了大眾口中的鐵公雞,頂級的主播成了另一個老板,上市公司元氣大傷,小股東突遭“被刺”成為韭菜……
好在喧囂總會過去,商業的事情,自然要用商業的邏輯來解決。電商領域的頭部企業想來都在思索同一個問題,如何借鑒東方甄選這半年來的經驗教訓,如何能夠在弱化主播個人IP的同時、強調產品本身和消費者體驗。畢竟,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傳統電商,底座終究要回歸零售的本質。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