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看比賽,當第一局比賽結束的時候,我聽到了無數人心里的尖叫。
輸掉第一局不算意外,畢竟樊振東之前有時啟動偏慢,但11-2的比分,敲響了所有人的神經。
張本第一局的出球落點
第二局又輸掉之后,我在客廳里開始聽到全國觀眾的絕望:20年來第一次男子單線作戰,四分之一決賽落后兩局開場,應該不止我一個人想到了沒有獎牌的可能性。
不過第二局場面上比第一局有所緩和,樊振東在戰術上更多調動了張本智和的正手。第一局樊振東習慣性相持先去反手有機會攻擊正手;第二局線路有變化,打起來之后先去右側,然后把相持打回左半臺:第二局3-2張本發球半出臺,樊振東直接拉去了正手位;之后3-4樊振東上手,也是先去了張本的中間,然后形成正手對拉得分。
為什么做這樣的選擇,接下來的一分就是詮釋:樊振東直接擰到張本反手位,被對手直接發力了一個大斜線。曾經世界最強的反手,樊振東在回避對手左半臺的鋒芒。
7-6的時候,樊振東先側身上手,相持中又被正手摁了一個回頭。在現在的乒乓球,尤其是樊振東技戰術體系里,左半臺的對抗占了太大的比重,純粹試圖繞開,是在針尖上跳舞,難度太大。
奧運會的艱難就是這樣:即便你是世界最好的之一,也會在最大壓力的場面上遇到最大的困難。前兩局樊振東擅長的反手擰拉失誤很多,對手在自己特長區域鋒芒正盛。就算這樣,樊振東的周旋也差點成功。8-6,反手拉到張本反手,然后側身攻擊正手;8-7,發高拋到正手短,然后搶攻一個很直的直線。
可反手環節的問題仍然存在,無法繞過。除了反手強勢之外,正手位張本也做了針對性的準備。除了針對性的保護正手,他還會正手相持中用難度很大的直線攻擊樊振東的空擋。
奧運會真空一樣的凝重氛圍也不時出現,9-9,樊振東同樣正手跑拋,回短飄高,被張本挑打正手——這種時刻是一種提醒,奧運會的緊張會讓所有人動作變型,而正確比賽的邏輯是反直覺的:要克服這種滯重,動作變形,小心翼翼毫無意義,必須果斷進攻。
回頭來看,前兩局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樊振東試圖避開直接的反手強強對抗。
第一局,樊振東上手要么無謂失誤,要么質量過于平穩,給了張本很多發力空間。這之外,網上各位調侃張本準備了三年大題,也確實準備的到位。全場比賽,他對樊振東的線路的認識非常清晰;前兩局,他在樊振東最擅長的地方給出了回應,是打得簡單積極的一方。
2-0之后,張本和教練直接漢語對話:“3-0?10-0我都不會亂,才2-0……”
如果作為中國隊的主力的標準有某條金線,那么這條金線或許由陰陽兩條線擰成:陽線是卓越的技術水平,深刻的技戰術理解,不打折扣的比賽執行;而陰線則包括在無論什么原因——技戰術發揮折扣,外界偶發意外,甚至對手當天中彩票一樣的超絕發揮,都要想得出辦法用勝利走過終點線。
我以前提過,現在這種主流打法,反手強勢技術精煉的運動員,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缺乏擺脫辦法。他們技術太純太少,少一些老選手情況不對就把水攪混的手段。
樊振東無疑可以被歸類在這類主流打法運動員之中(甚至可以說主流是他發明的),但是別人沒辦法,不代表樊振東沒辦法。
第二局局間的時候,張本智和跟上海籍教練董崎岷交流的時候,很清楚現在的情況:他知道之前樊振東正手都是去自己中間,只有一個球去了反手,自己現在反手半臺上風,只要看住樊振東正手,對手幾乎無路可逃。
樊振東的應對:第三局一開始,在正手位發逆旋轉到張本正手位半出臺。
這個時候開始,看換了衣服后樊振東的眼神
雙方交手太多次,這甚至不算什么新鮮招式:2022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團體賽,中國對日本半決賽,樊振東就用過一模一樣的落點。甚至不止樊振東,林高遠王楚欽,對張本的時候,都用過這個戰術。
張本第一個球用正手勾起來,第二球用反手擰起來,都直接形成了正手相持。接發球環節樊振東也做了調整:張本第一分發球直接捅了長的,然后硬碰硬的相持拿下第三分。第四分的時候,樊振東回到了擰拉然后對反手的傳統套路,這次贏了。
這個發球變化的用意并不是簡單的用正手對抗定勝負,它的戰略意義是給樊振東提供選擇,要么正手相持,要么從正手回到反手打對抗。
中國隊全軍到陣,可見比賽有多重要
大家都是頂尖水平的運動員,樊振東知道現在自己直接從左半臺開始,無論方式如何,對手都有充分的準備。他必須跳出對手準備的框子,讓對手動搖一點,起碼別讓對手分散一點注意力判斷一下自己要怎么打。對手注意力分散開,要照顧各種可能性的時候,自己的機會才有可能出現——你可以把這個理解成流川楓用傳球干擾澤北的判斷,道理類似。
這個開局總算讓心臟差點在嗓子眼把自己嗆死的觀眾稍微緩了口氣。在奧運會,面對這個級別的對手,0-2落后算是死中求活,0-3落后就是死刑判決書。
0-4之后,樊振東回到正手位發逆旋轉出臺,這次選擇不對正手直接回到反手,張本失誤了:上輪發球是強強對抗,這次是利用大范圍的移動不讓對手有發力機會。0-6,又一個逆旋轉小上旋,張本直接擰出界。
第三局落后不少的張本仍然顯示了不凡的膽色:1-6直接長球炸開強勢反手對抗,2-7的時候樊振東同樣的小三角出臺,張本直接冒險給大直線擦邊。
比當前的比分更重要的是,樊振東的反手半臺開始恢復:3-7,張本的半出臺發球被樊振東上手,反手半臺對抗之后樊振東得分。
第三局的轉折點在于,樊振東利用發球環節的變化,改變了之前對手針對性準備的比賽節奏。更重要的是,樊振東自己的反手半臺開始恢復。他開始正面和對手對抗,不再小心翼翼地在自己喜歡的位置躲避對手。
來,拼反手
客觀說來,2-1的局分遠不能說改變走勢。勉強說,局面只是從馬上死亡的池塘中浮出水面,輸掉比賽的危險仍然切近。要知道,2004年,38歲馬上滿39的老瓦,兩輪分別2-1領先馬琳和波爾,兩場都在焦灼情況下拿下了第四局,當時技戰術水平都在巔峰的馬琳和波爾都沒頂住1-3落后的壓力,第五局都直接輸掉——爬出了不能輸的第三局,掉進了輸不起的第四局。
第四局前兩分,雙方開始在反手半臺刺刀見紅交換戰損——能回到這個節奏是個很大進步,崩潰或許暫時停止,但是骨肉撕扯的拉鋸戰剛剛開始。
張本對樊振東的正手位逆旋轉也有備案:正手對起來有一板直線等著;如果樊振東發小上旋,他豁得出去用反手直接去搏——他篤定相信樊振東上手一定都是斜線,對反手得空擋不太在意。
第四局5-3領先的時候,張本發球樊振東擰拉,反手對抗,最后一板抽直線得分。比賽打到現在,雙方衣服都換了兩件,樊振東打出自己2017年風格的招牌套路——張本的抽直線鋒銳無雙,但樊振東才是這個套路的創始宗師。
和圖2可以對比一下,樊振東沖張本正手這一招已經站住了
拉鋸戰仍然繼續,每一方都舉步維艱:5-4張本發到中間,樊振東第二反應,給了一個底線長球,頂住了張本。局分2-1,比分5-5。
奧運會從來都是磕磕絆絆,克服了一個困難,下一個困難接踵而至:樊振東連續兩個主動發力失誤,5-7,仍然命懸一線。但樊振東清楚奧運會反直覺的秘密,即便丟分,也要丟在自己手上。
謹小慎微只會加劇緊張,變型,到最后決堤崩潰。
更何況,繼續進攻,機會還會回來:張本一個長球,樊振東不假思索反手一抽得分。張本叫了暫停,回來之后發球到反手半臺,樊振東一擰,張本想壓中間失誤——事已至此,猶豫就會敗北。
后邊三分的樊振東表現的是能力——正手飛撲大角回直線,膽色——對手劈長反手直接給直線空擋,決心——反手相持連續抗住對手的強勢反撲,判斷——讓對手上手之后給到中間,別住對手讓對手發不出力。
主動調動對手,失誤也得拼,陳玘也說:這時候必須要豁得出去
此刻比分追平,本可以說逆轉的序曲已經奏響。可這場球顯然不想這么輕易的放過觀眾的心臟,運氣翩然而至,開始在比賽里橫插一腳:
開局第一分,相持中張本擦網;第四分,又一個擦網;4-1樊振東抽了一板直線止住頹勢,5-2張本正手搶攻又一個擦網。8-3之后,再來一個擦網——刮風下雨,天災橫禍,對手擦網,中國隊絕對主力要戰勝的,不只是對手的強大,還有無法預知的小概率不幸。
特么一局來四個擦網,氣到變形
艱苦卓絕的第四局之后,四個擦邊讓樊振東輸掉第五局,又回到了懸崖邊上。原本2-2把比賽變成了三局兩勝,現在樊振東沒有運氣的垂青,仍然離淘汰近在咫尺。我的心臟也再次卡在嗓子眼,我的速效救心丸第四局的時候就已經吃見底了。
然后,樊振東第六局開局的選擇居然是:發球直接長球,接發球直接劈長
——這里的宣言很明確:去你的算計,我賭我的實力。
補充說,張本這場球確實堪稱壯絕,但是并不意味著他沒缺點,哪怕僅限這場比賽。他的發球變化太少,第六局雙方位置互換,對手跟你直球對決的時候,他就缺少正手位發球這種調整空間。
即便這樣,失敗仍然差點抓住樊振東。第六局6-7,樊振東被連續追分,叫了暫停——之后擺短還是出臺,被張本上手,自己回直線出界。暫停沒有起到效果:真實世界就是這么殘酷,比賽不會為履歷做絲毫改變
——但有些時候堅持可以:7-7,樊振東仍然側身主動進攻,站在斜線直面對手——現在給直線的風險太大,雙方對此心知肚明。現在是純粹的膽魄較量:張本的反手拉下旋開始出現問題,7-9之后連丟兩分,樊振東拿下第六局,再次追平局分。
幾乎把自己擰到地上的主動側身進攻
比賽又一次從頭開始,現在是一局定勝負。
一個以前經常提到的觀點是,中國隊選主力,并不太看你上限有多高——國家隊的上限都夠高;更看你下限如何。奧運會生死戰第七局,雙方拼的就是這個下限,而夠得上金線的中國隊主力,下限永遠比對手更高些。
奧運會淘汰賽第七局,就是拼下限的時候。
坦白地說,第七局以競技水平發揮來說不算好看。我常說三大賽奧運會發揮折扣最大,這局是個例子。前半段樊振東的膽色仍然驚人——開局就是一個長球和連續的相持,但是質量已經談不上多么釋放;第二分下旋沖得磕磕絆絆幾乎下網,好歹過去了。
兩個人渾身已經濕透,從游泳池里爬上來也就這樣。這時張本想擦球上的水,渾身上下都找不到一個干地方,只能用手蹭。
樊振東和張本的衣服都被汗打透了
張本球拍上的指紋
他顯然還沒放棄;拿到發球之后第一個球相持有點擦網,第二個球樊振東回直線失誤;2-2之后他甚至還用出之前準備的正手相持回直線,扛了樊振東兩下之后防了一個直線。2-3,他又果斷發力進攻樊振東的擰拉,2-4。
張本智和在第七局再次回到領先位置。
全場比賽,雙方追平的最大分差只有兩分——換句話說,再得一分張本可能就會贏下比賽——如果樊振東這么想了的話,想必比賽的結局會很不同。好在他沒這么想,決勝局落后兩分,他擰拉出手的落點仍然準確命中張本智和相對薄弱的中間位置。
雙方交換場地之后,比賽進入了焦灼窒息,戰戰兢兢的階段。4-6時候這個相持,剛才挑打還出手果斷的張本,只敢輕推一個直線;雙方的相持相比之前的暴風驟雨簡直是和風細雨,但想得出來,每一板擊球之后都是緊張到幾乎繃斷的神經。
張本智的神經顯然足夠粗壯,落后交換場地之后,第七局5-6落后,他又果斷的爆挑一板斜線;6-6之后,樊振東的側身進攻,他扛住了。
幾乎讓人心臟驟停的一個球
如果此時乒乓球還有什么信仰,那大概是:進攻才能獲勝,防守只能回家。在這個金屬都已經疲勞了的時刻,樊振東仍然發得出長球,接發球也敢果斷搓長——在這種仿佛外星幾倍重力一樣的環境里,樊振東的判斷依然精確,出手果斷不減。
正確的判斷有著某種反直覺的特質,在這種環境里,接發球連續搓長是看似冒險的正確決定:現在擺短,壓力會導致失誤被對手攻擊;直接搓長看似冒險,實際上同樣緊張的對手反倒打不出很大威脅。
7-9,樊振東擺短確實飄了高,張本的正手到位,但是被樊振東護了一個直線;
7-10,樊振東又一次發了長球,反手不假思索一板跟上——終于結束了這75分鐘,卻好像長過一個世紀的比賽。
再看這個時候樊振東的眼神
決定勝負的一板
以我的印象而論,這場球在過去二十年的奧運會里激烈程度可稱空前;跟這場走鋼絲般的驚險相比,之前鄭榮植對馬龍的比賽相比就像過馬路。
樊振東在單線作戰的情況下,克服了對手充分準備,絕佳發揮,技戰術優勢甚至反復多次的好運氣——如果中國隊的絕對主力真的有某條金線,那么今天的樊振東用渾身的汗水,全部觀眾飛速的心跳,和足以崩斷鋼鐵好幾次的意志,驕傲的將這條金線托舉在高高的位置,供所有人仰望。
除了不定期推送獨家原創文章,我們還不定期奉送獨家比賽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在公眾號下回復關鍵字“八卦”可獲得一條獨家八卦信息!(多發送幾次關鍵字“八卦”有時候會有多條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比賽信息從不群發,從不預告,隨時可能有新內容,舊內容不會滾動推送,只有發送關鍵字的朋友才會看到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