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粵渝名醫名院結盟 合作共贏創新發展一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助力重慶黔江建設渝東南醫療中心
(梁舫發自重慶) 繼2023年5月30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簽訂網絡聯盟醫院之后,8月2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又與黔江區中醫院簽署了《創新發展聯盟協議》并授牌。至此,重慶市黔江區醫療衛生事業開啟了“外力與內力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黔江區位于重慶東南部,地處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處,是渝東南唯一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區縣,也是全國首批15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中重慶市唯一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的試點區縣。 黔江區中醫院是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重慶市中醫藥學院教學醫院。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同組排名第51名,重慶市第6名,渝東南第1名。
近年來,黔江中醫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已經建成國家級中醫特色優勢重點專科1個,市級中醫重點、特色7個。有重慶市頭雁人才1人,重慶市區縣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名中醫1人、重慶市基層名中醫1人。主研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238項,獲批國家專利14項。為提升醫院診療水平,更好地為黔江及武陵山區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務,黔江中醫院迫切需要“走出去、引進來”強化外力與內力的融合。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資建成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公立醫院。2000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首開國內院-校緊密合作辦醫先河,將醫院納入北京大學附屬醫院管理體系。該院是“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國家級試點單位,廣東省高水平醫院第三批重點建設醫院、廣東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連續五年進入全國百強。在該院56個臨床醫技科室中,骨科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普通外科、骨科、婦科入選“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口腔科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專科。醫院共引進“三名工程”團隊26個,開展醫學高新技術和特色服務項目,其中包含14個“北醫系統”團隊、9個由院士領銜的團隊。!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胡世平與黔江區中醫院黨委書記孫章華分別代表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和黔江區中醫院在黔江玫瑰酒店簽署《創新發展聯盟協議》。同時,“胡世平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揭牌。這標志著黔江區在開啟醫療事業發展“快進鍵”、打出診療業務合作共贏的“組合拳”、打造“市級區域醫療中心、武陵山醫療高地”目標的進程中又增添了一雙強勁的幫手。
據黔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唐洪芳介紹:黔江區是國、市定位的區域中心城市,享有國家部署實施的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工程,市委和區委要求增強醫療集散功能,提高黔江醫療水平,方便渝東南乃至武陵山片區群眾就近看大病。因此,黔江區緊緊圍繞打造“市級區域醫療中心、武陵山醫療高地”目標,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集散服務為使命,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醫療集散功能明顯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區內就診病人比例穩定在90%以上,接收區外就診病人占比32%,有效提升了群眾在基層醫院就診看病的方便程度。
黔江區通過多元化的合作方式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攜手合作創新發展,把川、粵、渝等省市的大醫院搬到了黔江老百姓的家門口。重大附屬醫院、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分院、重慶市腫瘤醫院分院、重醫附二院等落戶黔江,組建起了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開啟了醫療事業發展的“快進鍵”、打出了診療業務的“組合拳”,把精湛的醫療技術引進來,造福渝東南山區的百姓。
目前,黔江區已經擁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二級甲等中醫院、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各1家,已經建成國家級特色專科1個、市級重點專科28個,建成重慶市區域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1個,服務范圍覆蓋渝東南區縣,功能輻射武陵山片區。今年4月,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腫瘤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是除主城以外唯一獲批的區縣,標志著黔江區腫瘤科正式躋身“國家隊”行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