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當時東北的日本人宣布他和于希渭“代表新國家(偽滿)參加奧運會”。
于希渭是稱病不去,劉長春直接拒絕,并在張學良將軍的資助下,以中國代表團唯一運動員的身份參加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
他登報說:良心尚在,熱血尚在,豈能叛國,為人馬牛!
劉長春踏上奧運會賽場后,大公報報道:我大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里關山,此刻國運艱難。望君奮勇向前,讓我后輩遠離這般苦難。
當年的國運艱難,他只有一個人,沒有人為他歡呼。
雖然最終在100米預賽和200米預賽中,皆以第四名的成績無緣決賽,沒有舉起獎杯,
但是他依舊創(chuàng)造了歷史,成為第一位正式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
他舉起的中國在奧運會上的脊梁,讓全世界知道了,我們中國一直都在。
如今的巴黎奧運會,也有這樣一位選手,和當時的劉長春的處境相似。
不同的是,劉長春能夠舉起自己國家的國旗,而他不能。
眾所周知,在國際賽事上,運動員們拼盡全力,不僅僅是為了拿到證明自己的獎牌,更重要的是,想要自己國家的國旗在賽場上飄揚,為自己的國家爭光。
而白俄羅斯蹦床選手利特維諾維奇,無奈只能以以中立身份參賽。
可以說,他沒有國家名字,沒有國家隊服,沒有國旗,沒有國歌。
他超常發(fā)揮,拿下了蹦床比賽的冠軍,我國的王梓賽和嚴浪宇,分別拿下銀牌和銅牌。
然而奪冠后,周圍也沒有人祝賀他拿到冠軍。
最終,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中國隊的位置上。
他小心翼翼穿越人群找到中國隊,但沒有上前,而是默默地等待,落寞的身影令人心酸…
在王梓賽和隊友擁抱過后,發(fā)現(xiàn)了站在一邊的利特為諾維奇,于是也過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也給了王梓賽一個摸頭殺以表安慰。
在這一刻,中國隊的真誠善意照亮了他的世界。
這個擁抱,詮釋了什么是大國風范,什么是體育精,不僅是對對手的尊重,更是跨越國界的體育精神的體現(xiàn)。
作為中立選手,他獲勝升起的旗幟,只能是中立旗,并且還沒有國歌,他也沒有隊服,
但是,我國蹦床隊選手依然尊重對手放下手中的海報,共同為伊萬·利特維諾維奇慶祝,代表我們的尊重和祝福。
靠近合照時,伊萬·利特維諾維奇也是一把將中國隊選手王梓賽和嚴浪宇一同相擁,終于,他露出了興奮的微笑。
面對這一幕,網(wǎng)友也是眼眶紅潤。
賽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利特維諾維奇說:
"我為自己的表現(xiàn)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感到一絲遺憾和孤獨。不過,當中國選手們主動過來擁抱我時,我真的很感動。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體育的力量,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伊萬·利特維諾維奇與中國隊之間的互動,其實正是奧運精神的真實寫照,傳遞給世界的是人性、友愛、互助、團結、尊重等體育價值理念。
這份跨越國界的友誼,無疑是一個值得欣慰的亮點。
最后,讓我們共同用善意和溫暖去照亮這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