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誰舉報就誰有理。
近日,山西省呂梁市一名女教師在網上發視頻,自述在評高級職稱時遭雙標落選。
舉報遭遇不公的這名教師名叫田艷,任教于呂梁市第一中學。田艷在其自述里稱,她在2024年的高級職稱評審中,遭遇了雙標打分,從而導致她以0.09分的差距名落孫山。
田艷所說的雙標是指在職稱評審中,學校對她的榮譽最高打了2分,而沒有對她諸多榮譽進行疊加,但是在別人的這一項評審中,學校采取的卻是榮譽疊加評分。這樣的打分致使在全校19個高級職稱的名額中,她遺憾排名到20位落榜。
田艷說,發現這一問題后,她向校領導提出了異議,但學校領導并沒有糾正錯誤,反而讓她等明年再評。眼看職稱今年無望,于是憤怒的她就將自己的遭遇發到網上。
不過很快,田艷的這一舉報就被涉事學校呂梁市第一中學的回應打臉。該校一名主任稱田艷認為的職稱評審不公平并不存在。
這名主任說,學校開會確定的某個項目評審小組,所有評審小組都在一個大會議室,就像一個流水線,所有被評的人都挨個過,你的材料符合標準就認定,不符合就不認定,不存在對個別人一個標準,對另外一個人其他標準。
從呂梁市第一中學的這一回應看,田艷舉報視頻里所認為的雙標其實并不成立。
想想也是,作為教書育人的靈魂工程師,若是在其職稱評審中也被黑幕裹挾的話,那這個社會該是多黑暗?
說實話,我個人樸素的情感是非常希望學校,上至校領導,下到普通教師,都不要被這個骯臟的社會所污染。
畢竟教師的工作性質和其他崗位的工作不一樣。學校是教育學生如何養成良好品質,如何成才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也被社會不良風氣污染的話,那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地方是純潔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非常希望田艷的舉報并不屬實。
同時我也希望目前網上那些層出不窮的舉報也只是個別人發泄自身情緒的一種體現,他們的舉報不是惡意的,更不是構陷,他們只是在發牢騷而已。
當然,生活中我們也并不是處處都能得到公平對待。因為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圓滑之人會在遭遇不公平對待上,可能在衡量得失之后選擇妥協求得公平,其實他們是在忍辱負重;而性格倔強的人,則可能鉆進執拗的怪圈,事事較真,找尋公平。
可是,所謂的公平哪能那么輕易獲得。若輕易獲得,網上又怎么會有如此之多的舉報?
很多事例都證明,口口聲聲大談特談原則的人其實最不遵守原則。原則在當下這個社會里,其實就是沒有原則。
也正因為此,各行各業,很多地方在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又慢慢有了各自的游戲規則。只要大家不出圈,彼此就能相安無事。
目前,盡管呂梁這位感覺自己在職稱評審中遭遇不公平的教師,仍在堅持尋找公平,可她能如愿以償嗎?
我希望包括涉事學校在內的所有學校,無論是教師職稱評審還是諸如招生、分班等等當下被人們熱議的一些問題都不存在。
希望所有學校都能夠守住這一方凈土,不要被污染。
如果校園都沒有公平,如果教書育人的老師都得不到公平對待,那這個社會該多可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