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高校在招生時一般都會向本省傾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名校向本省傾斜,家長和考生自然高興,而有的名校在本省招生名額有限,這會讓本省的家長有些意難平。
湖北共有7所“211”大學,其中包括兩所“985”大學,即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據相關資料顯示,這七所高校2024年在本省的招生人數分別為:
武大1668人,約占今年招生總人數的24.1%;華科大1775人,約占24.6%;中南財大1333人,大約26.5%;武漢理工2361人,約總人數的26.2%;中國地大1015人,為21.5%%;華中師大992人,約20.4%;華中農大1106人,占比約22.6%。
今年湖北的所有“211”高校在湖北招生人數都在招生總數的20%到27%之間,全部都少于30%,有的院校在本省招生名額還減少了,很多湖北家長對此很不滿。
參照對象主要是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
浙大2024年計劃招收本科新生3616人,其中浙江生源為1889人,約占招生總人數的52.2%。
中山大學本省生源3000多人,也占50%以上。
華南理工大學2023年本省生源占比50%多點,2024年應該差不多。
這樣一比,湖北的幾所“211”高校在本省招的人數確實不多,但其實也有比湖北更少的。
比如湖南的兩所“985”高校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今年在湖南物理組分別只招了670、829人,而在歷史組更少,都不到50人。文科生想留在本省讀“985”高校很難。不過,中南大學在湖南還有500個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名額,實際共有1000多人,還是可以的。
一般來說,高校在本省招多少人,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地區平衡、教育資源分配、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像浙大、中大的很大一部分經費來自省里,那么把招生名額的一半給本省也在情理之中。
而名校招生向本省傾斜并非普遍存在,不是所有高校都會采取這樣的政策,有的高校可能會考慮全國范圍內的招生公平性。
家長的訴求也可以理解,他們希望本省名校多招本省學生,因為孩子對本地的環境、文化更為熟悉,大學畢業后留在本地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一些。
湖北家長希望武大和華科不要降低本地生源數量還有一個原因,作為中部地區的城市,武漢對外省生源吸引力不大,外省的考生們都愿意去直轄市和沿海城市,都不愿意去武大、華科,畢業后也傾向于去沿海城市發展,所以武大和華科可以把本省優質生源多留一些下來,這也有利于他們建設湖北。
不管怎么說,考生和家長要多了解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歷年招生的情況,提前規劃,多研究志愿填報,爭取被更好的大學錄取上。
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