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歷史性一刻——據乘聯會的統計數據,7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 172.9 萬輛,其中新能源零售 87.9 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 37%,從這個數據可以計算出2024年7月份,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占比已經達到了50.84%。
這意味著什么? 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從4月上旬的首次達到50%,到7月全月超過50%,僅僅不到3個月的時間,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標志著電動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綠牌正式成為多數派,燃油車則漸成少數。
中國新能源車能在不長的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技術的不斷突破是關鍵。以比亞迪為例,其在今年5月推出的第五代DM技術,涵蓋了從轎車到SUV的多種車型。這一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車輛的性能,還降低了能耗,使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比起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在動力輸出、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均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駕駛體驗。
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像這些年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包括購車補貼、免征購置稅、免費停車等,這些政策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就拿我自己來說,當年我選擇入手比亞迪海豚,除了看中比亞迪本身的技術優勢之外,廣東高達6000元的購車補貼也是一大考慮因素。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消費者的需求和觀念的轉變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同時,新能源汽車在使用成本上的優勢也逐漸被大眾所認知,電費相較于油費更為經濟實惠,加一箱油四五百塊錢,充一次電才十塊八塊(小區車位凌晨十二點后電費最低), 同樣能跑幾百公里,搭載了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秦L更離譜,加一箱油就能跑2000公里以上,可以說電車大大降低了日常使用的開銷。
從市場格局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對傳統燃油車造成了巨大沖擊。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燃油車市場份額逐漸被新能源汽車蠶食。許多曾經高高在上的燃油車品牌面臨銷售下滑、庫存積壓等問題,不得不用腰斬的價格來換取銷量,而新能源汽車品牌則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此長彼消,7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能超50%也就是水成渠成的事了。
在產業鏈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帶動了電池、電機、電控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投資機會。同時,也促使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適應新的市場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而燃油車則面臨著轉型和調整的壓力。
不過新能源汽車徹底取代已有百年歷史的燃油汽車,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還需要持續創新和完善,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和環保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