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之后,游戲音樂如何跑出加速度?這場論壇給出答案
7月29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產業研究專家委員會、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CGDC游戲音樂主題論壇——跨界和聲:游戲音樂與多元文化的融合”在上海徐家匯書院順利舉行。
蛻變:從被“聽見”到被“看見”
隨著游戲產業的高速發展,文化屬性日益顯現的游戲音樂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游戲音樂也不再只是一段段承載游戲內容的聲韻律動,而是逐漸成為承載文化內涵、跨界融合的重要依托,成為全球多元文化平等對話、交流的窗口。
“作為數字藝術產業發展變革的親歷者,我有幸見證了游戲音樂從‘音頻配角’到‘內容靈魂’的轉變,從小眾圈層到主流社會的‘破圈’。游戲音樂產業的‘蝶變’離不開游戲音樂對內容品質的追求、產業賦能的探索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敝袊粝衽c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在致辭中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將為游戲音樂帶來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隨著全球游戲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游戲音樂也將在跨文化傳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產業化、商業化的持續探索,游戲音樂也正經歷著從被“聽見”到被“看見”的產業變革。以虛擬演出、周邊開發、游戲、線下演唱會為代表的創新業態,已成為游戲音樂跨界融合、產業賦能的最佳注腳。
“游戲音樂的文化屬性正不斷凸顯,不再只是一段段聲韻律動,而是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這也與‘海派文化’所蘊含的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質高度契合?!鄙虾J行靺R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懿表示,“希望走到‘臺前’的游戲音樂能夠繼續行穩產業化、商業化的探索步伐,發揮徐匯游戲產業和衡復音樂街區的資源優勢,將線上‘流量’化為線下‘留量’,探索歷史文脈與數字創意相融,潮流文化與市井煙火交織的創新模式。徐匯區將持續推動游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游戲音樂迸發新動能。”
趨勢:用多元化、商業化實現“破圈”
在主旨分享環節,來自上海文廣演藝集團、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米哈游以及北京銳力音樂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圍繞游戲音樂制作、人才培養、多元演繹等內容進行深度分享與探討。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馬晨騁以《演藝無界,從沉浸式戲劇到沉浸式音樂秀》為題,深刻剖析了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演藝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他以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秘密影院:007大戰皇家賭場》以及《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為主要案例,認為觀眾對于“個人化”體驗的追求,科技、社媒、游戲的進步與普及,與知名文化IP的有機結合等因素催生了沉浸式戲劇的誕生及全球化,并向大家探討分析了演藝產業變中求存、變中求強的發展方向與路徑。
“《光與夜之戀》原創音樂作品數量已超400余首,從浪漫抒情到跳躍動感,音樂風格包羅萬象。”騰訊游戲北極光工作室《光與夜之戀》音樂制作人湯澄映表示,針對女性向游戲音樂,更需關注情感表達、氛圍渲染、旋律打磨等方面,通過特定風格和定制化音樂元素強化人物特征,實現角色立體化的聽覺呈現。同時,在市場導向的音樂發展模式下,游戲公司也要為音樂品牌的建立和影響力擴張付諸更多努力。
網易游戲《第五人格》音樂負責人王景飛指出,游戲音樂作為項目聽覺印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需要依托不同的需求類型做出相應的風格探索,《第五人格》對此進行了大量嘗試并逐漸塑造了多個“聽覺子IP” ,以周期性活動音樂培養聽覺期望。同時,游戲音樂相信玩家的音樂審美“自適應”,不應去功利性的追求所謂“傳唱度”,敢于走相對小眾的音樂路線以保持強風格化和差異化;要給制作人一定的發揮空間,同一風格類型之下仍然保持足夠的創造力和產出品質。
“游戲音樂制作需要復合型人才,需要有精深的音樂造詣,又要對游戲開發有著深刻理解,能根據實游戲使用環境來作曲并且將音樂以精巧的設計和規則放入游戲并對結果負責的人才?!泵坠巍侗缐模盒邱疯F道》音樂制作人宮奇表示,這種音樂人才要根據游戲節奏靈活調整作曲手法,使其高度適配于實際游戲體驗;根據游戲類型設計游戲內的音樂使用規則;以開發者的思維溝通,通過對程序算法和游戲開發流程的學習掌握,在溝通過程中能直擊要害,降低溝通成本。
銳力音樂制作部總監牛國龍認為,聲音與文化的交融之美在于它們之間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聲音作為文化的載體和傳播媒介,不僅展現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獨特韻味,也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不同的文化也為音頻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來源,使得音頻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
洞見:游戲音樂如何跑出“加速度”?
在圓桌論壇環節,知名游戲音樂制作人、高校專家、音樂平臺等游戲音樂產業變革的親歷者,圍繞游戲音樂理念創新、人才培養、產業賦能、產學研合作、全球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共同推動游戲音樂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0年游戲音樂上架只有1500首,2023年單年度上架數量達到了7000首,短短三年游戲音樂的上架數量倍增。”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內容合作部總監楊薇表示,這些數據說明有越來越多人去參與游戲音樂制作,更多人關注、重視游戲音樂的傳播效能。同時,游戲音樂也在不斷尋求“破圈”,尋求有更多的聽眾,原來游戲音樂更多是滿足游戲場景需求等等,如今游戲音樂憑借優異的品質,影響力已經突破到更廣泛的用戶圈層。
“游戲音樂曾有過卷低價的時代,由于當時游戲行業對音樂質量、價值沒有清晰的認知,游戲音樂也因此被貼上了 ‘低廉’的標簽。隨著游戲行業的崛起,用戶的審美進化了,他們對音樂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們也在陪用戶一起成長?!?米哈游音樂總監、HOYO-MiX主理人蔡近翰表示,用戶審美是動態變化的,是不會等人的,你要么與它共舞,要么被它拋棄。因此,我們讓HOYO-MiX變成了以音樂原創團隊為核心吸引力的品牌打法,積累作品,積累爆款,積累信用。
在游戲音樂“破圈”的過程中,其產業賦能作用也不斷顯現。逸興歡悅 EUPD 總裁柴徐駿表示,相比于傳統的演唱會、音樂劇、交響音樂會,游戲音樂會等新業態帶來新一批的跨界觀眾,優質的內容會將這批觀眾從屏幕前帶到線下,對地方文旅、實體經濟都是有很好的賦能作用的。
“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的游戲音樂產業,不但建立正向盈利的商業模式,還將其作為非常獨立的音樂內容向市場上進行釋放。”柴徐駿認為,在國內,大家習慣還是把自己看作成一個游戲公司,而不是全方位IP公司。因此游戲音樂演藝活動被視為周期性的市場營銷活動,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玩家能夠參與的人數也非常有限,“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游戲音樂可以考慮授權、共建或者制作委員會的形式讓專業團隊根據優質IP內容做符合線下商業化邏輯的嘗試?!?/p>
游戲音樂價值的不斷凸顯,也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智力支持某種意義上,培養音樂人才的本質是培養復合型人才。游戲音樂人才培養又該如何與游戲產業需求、技術發展保持同步呢?
“國內的游戲音樂創作人才培養也需得到相應重視,包括相關的課程設置也應該逐步融入當今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安棟表示,一方面,針對游戲音樂行業發展特點與趨勢,要設立相關表游戲音樂訓練課程,嘗試引入業界導師共同培養機制,做好產學研深度融合,“之前,我們與米哈游舉辦了全球游戲作曲比賽,一開始獲獎排名前列大都是比較成熟的歐美音樂家,但隨著數年來該比賽和項目的所帶來的傳播、學習和交流,中國選手水平越來越高,獲獎數也越來越多。這也充分說明,只要有學術交流平臺,中西學習互鑒,公平的競爭環境、迫切的市場需求和相關成熟機制,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可以成長起來的?!?/p>
除了藝術價值、產業價值之外,游戲音樂作為跨文化重要媒介的作用也在不斷顯現。在安棟看來,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游戲音樂成為包容多元的國際化語言,更多是一種融合的發展趨勢,并不一定有明確狹義的界限,受眾只要能夠在作品聽到帶有自己文化色彩的元素,就會支持與認可,這也符合“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無論是文化出海、音樂出海,還是游戲音樂出海,核心就是能不能產生文化共鳴。游戲音樂作為相對世界性的語言,能夠用音樂的方式講好故事,做到‘四兩撥千斤’。” 環球音樂大中華區數字&商業高級副總裁丁楠表示,游戲音樂走向全球還需要處理好廣度與深度的問題。在廣度上,要思考好用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渠道去讓游戲音樂出海,去觸達玩家乃至音樂愛好者;在深度上,要深挖游戲音樂作為人與游戲、場景之間的連接作用,要真正了解與認識到受眾的文化趨勢、關注焦點。先走出去,觸達人群,再說深度,營銷怎么做,怎么做情感連接,怎么講故事。
此外,在論壇上,澎湃研究所正式發布了《滬游敘事·上海網絡游戲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滬游敘事》),通過對游戲文化屬性的剖析,對產業脈絡的探析,對技術迭代的深究,對IP延展之路的洞察,對多元世界觀的體悟等,勾勒出一張更全面的、更立體的上海游戲產業突圍的路徑與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