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
一一我在工廠六年(六)
調入礦燈廠的第二年,老伴也從鹽化廠調到了一毛廠,成家便提到了議事日程。
礦燈廠很仗義,居然批準我的申請,在單身樓給我分了一間房。房雖然不大,只有十五、六平方,還是共用衛生間、樓道做飯,但在當時,那可是貴族的待遇,因為擁有一間婚房了!
婚禮在密鑼緊鼓的籌備中。
當時普通百姓家結婚,都是在自家小院辦席待客,既經濟又熱鬧,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日期確定后,我家廣武門的小院,便熱鬧起來了。
掛紅貼喜,洗菜燉肉。
我媽是老師,學生中不缺烹飪高手,其中一位姓趙師傅,是悅賓樓的大廚,他自高奮勇帶徒弟掌勺。
院子里支起了案板,砌起了灶灶,弟妹們在院里嘻戲,收音機在播放樂曲。我家老奶奶高興的連說:“咱們家,多年沒有這樣的喜慶了!”
那時候,已經講究車接新娘了,我們家不敢奢望轎車,父親仗著老臉,托省中醫院老朋友幫忙,弄來一輛綠色的救護車,有了它,我們接來了新娘子。
送親接友,我們也沒車,姨姨辦法多,從公交公司借了一輛公交車,忙碌了一天,完成了接親送友的使命。
小院里的宴席隆重而筒樸,親友也是來了一撥又一撥,他們從身上掏出一到五元的票子,鄭重在禮金薄下簽下自己的名子。五元錢擱現在,扔在地上都少人撿,而在當時,那可是百姓家三天的菜錢啊!
婚宴結束的那晚,天已很晚了,我騎上自行車,準備帶新娘子回礦燈廠新房。父親叫住我,從懷里掏出五十元錢,鄭重的對我說:“從今天起,你就要開始自已的生活了,這錢,就當你的安家費吧!”
四十多年過去了,我由兒子變成了老子,由老子變成了老老子,但那個夜晚,那個情景,我永遠也忘不了。
作者簡介
銀鑫 著名報人,知名記者,原蘭州晚報總編輯
銀鑫回憶錄8
銀鑫回憶錄 · 目錄
上一篇口述甘肅丨著名報人,原《蘭州晚報》總編輯銀鑫回憶錄:我在工廠六年(五)下一篇口述甘肅丨著名報人,原《蘭州晚報》總編輯銀鑫回憶錄:我在工廠六年(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