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大家不愿意接受的現實,那就是很多大中城市,特別是已經擁有眾多條地鐵的省會城市,以后建地鐵會越來越難!
一方面是地鐵降溫,上面對地鐵的審批更加嚴格了,導致很多城市的地鐵新規劃被砍了一大半;另外一方面就是財政收緊,很多城市都處于負債的狀態,壓根就無力負擔地鐵建設的高昂費用,即使采用PPP模式,也會存在資金不足導致停工的情況。
與此同時,“市域鐵路”也存在批復收緊的情況,因為在2021年的時候上面就說了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而武漢之前一直宣傳的市域鐵路目前也沒有下文,當市民詢問進展時,基本都在踢皮球,沒有明確答復。
也就是說,不管是地鐵、還是市域鐵路,只要沒有正式紅頭文件落地,基本上都是畫餅子,大家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看到這,肯定有網友會問了,沒有地鐵、沒有市域鐵路,那么市民的出行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其實可以考慮下“云巴”
云巴或成地鐵的“平替”
云巴是比亞迪投資打造的具有獨立路權的立體智能交通系統,屬于低客運量軌道交通項目,雖然也是高架,但與地鐵和輕軌相比,造價更便宜,審批相對來說容易點,只需省級部門審批抄送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即可。
目前,深圳、重慶、長沙、合肥、西安等地都開通了云巴(示范線或者商業運營線路),其中西安將于8月12日在西安高新區正式開通首條云巴市政線路。
據悉,西安高新區云巴全長17.2公里,均為高架,設車站18座,綜合車場1座,總承包金額為24.15億元(平均每公里1.4億元),途經多個產業園區、學校和商場,與多條地鐵接駁,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時,上線列車22列,一列車可承載210人。
票價方面,按里程收費,0-6公里(含)2元;6-10公里(含)3元;10-14公里(含)4元;14-20公里(含)5元,可通過手機掃碼、公交卡刷卡、站內自動售票機購票三種方式乘車。
說實話,看了西安的云巴介紹,真心覺得武漢也可以引進云巴項目。
雖然是云巴的客運量低、時速也不怎么高,甚至比起地鐵還有點晃,但建設成本比地鐵低,而且票價也比地鐵相對便宜一點,完全可以作為地鐵的平替,特別適合一些客流量低的開發區或者郊區。
武漢云巴項目進展
其實武漢很早之前就有過“云巴”項目,最早提出來的是黃陂,因為比亞迪在黃陂那邊有廠,在比亞迪研究“云軌”的時候,黃陂就宣稱要和比亞迪合作建設武漢首條云軌,當時說的線路是作為觀光旅游,從南部一直到北部旅游區。
但是后來由于云軌項目被暫停,黃陂這邊就不了了之。再后來比亞迪改建“云巴”項目后,黃陂這邊在前兩年也提出了要建設盤龍城到漢口北的云巴。
只是一直卡在審批過程中,沒什么下文。最近的消息還是今年1月份黃陂在回復網友的時候說,目前正在申請省級規劃和批復,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批復啥時候能建設。
至于其他區,目前是沒有關于云巴的相關規劃的。之前有網友建議光谷在森林大道沿線建云巴,一直延伸到葛店上街,但是光谷回復也是后期將進一步研究。
后面光谷會不會引進云軌項目很難說,畢竟光谷已經有有軌和空軌兩種低客運量的軌道交通了,后期為了打造武漢新城,肯定優先地鐵,而不是繼續引進新的低客運量的軌道交通。
也就是說目前整個武漢有且僅有黃陂提到過云巴項目,其他區基本沒有想過這個項目。
另外目前云巴還存在很多問題,各地也沒有大范圍推廣。武漢其他區就算要推廣,大概率也是等黃陂落地后看實際效果,再看是否推進。
最后想說,雖然云巴確實不是最完美的交通工具,但是在建地鐵越來越難的時候,武漢的一些郊區和開發區真的可以考慮引進一下云巴,比如黃陂的盤龍城,江夏的廟山藏龍島,以及新洲雙柳和陽邏。
如果這些地方有一條云巴能讓居民擺脫堵車困擾的同時,也能和地鐵接駁,那將大大方便居民的出行,你覺得呢?
編輯:筱莜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