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走了一次親戚,吃了晚飯回來,已經7點多了,婆婆不在家。
大概8點鐘左右,婆婆忙完她手頭上的事情,從我面前路過,語速極快地說了一段話。
她說,你以后要出去,就早點兒起床,把衣服洗了再走。
我現在年紀大了,人家都說我洗衣服時的洗衣粉放少了,洗的不干凈。我不洗吧,怕你回來說我不給你洗衣服。我洗了吧,怕你說我洗的不干凈。
說完就走了,并沒有在我面前停留。
我那會兒正在看直播,隨口回了一句,你放那兒,我自己洗就行了。
過了一會兒,我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婆婆在表達她的不滿?
我暗自思量著,她今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借著這個由頭發泄出來。
回來的這段時間,我和孩子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不會主動開口讓婆婆幫我做什么。衣服就洗了這一次,是因為我去走親戚了。
她不洗也可以,我不會說她什么。
洗衣服在我眼里真的不是什么事兒,夏天的衣服,好洗,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占用不了多少她干活的功夫。
02
洗得干不干凈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她把衣服洗了,我充滿感激,不會故意去找她不痛快,說她洗得不干凈。
包括她做的任何事,當著她的面,我不會挑刺兒,說她做得不好的地方,只會說好的一面。
比如她做的飯,她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從來不會說她炒的菜不好吃,或是那個菜我不喜歡吃。好吃的,我就多吃一點兒,不好吃的,少吃一點兒。
自己不動手,人家做好了,你還挑三揀四,那你自己去做好了。
在婆家生活,我秉持著一個原則,但凡我沒有出力、動手的事情,只表揚,不評價。
說回走親戚的問題,回來快20天,我就走了這一次親戚,后面也沒打算去哪兒。
出一次門,被婆婆說了,我都沒搞明白,問題出在哪兒。難道是她希望我天天在家待著,不出門?
哈哈,是我自戀了。
這事兒也提醒我,事情做了,就不要說,閉嘴收獲到的是感激。
做了又抱怨,那點兒感激之情不僅被磨沒了,還落不了好,收獲的是厭煩。
03
那婆婆想表達的究竟是什么呢?聯想到前些天,她悄悄問老大,你們什么時候走?
可能是想我們早點兒走吧,但不好意思直接問我,多傷和氣呀。只能采取拐彎抹角,旁敲側擊的方式來了解。
什么時候走,我早就定下了,因為票沒買到,我就沒吭聲。
買到票了,我第一時間跟婆婆講了,讓她放心,我們很快就走了。
我們娘仨回老家,確實給婆婆帶來了一些煩惱。
1、打亂了她的生活節奏。
公公出去打工了,平時就婆婆一個人在家。既沒小孩,也沒老人需要她照顧,時間上完全自由。
她種了一些莊稼,這個時間點正是掰玉米的時節。如果是她一個人在家,她想做到幾點回來都可以。吃的也簡單,吃2頓也沒關系。
我們在家,到點了,她要回來做飯。一天三頓飯,一頓都少不了,每頓至少要炒2~3道菜。
玉米嘛,早一天掰,晚一天掰關系不大。但婆婆想跟上村里其他人的節奏,不想落后,干活兒的時間自然要長一些。
04
又顧及著我們在家,要分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出來,耽誤了她干活的進度。
我做飯,她喜歡挑毛病,說這個應該這樣,那個應該那樣,索性就不干了。
去幫忙掰玉米吧,她不想讓孩子去,說田里有蟲,怕咬到孩子了。
我要是去了,孩子肯定會跟著去,這是她不想看到的場景,也不指望我去田里干活了。
家里雖然多了三個人,一點忙都幫不上不說,還嚴重拖了她的后腿。
她有不爽,是正常的。
2、每天吃什么是一道難題。
每頓做飯前,婆婆會問孩子們一個問題,你想吃什么?
孩子有時候會說吃什么,有時候說不知道,隨機性非常強,完全是憑心情來說的。
這就會出現一些弊端,分3種情況:
①孩子說了吃什么,婆婆開開心心地去做飯。
②孩子不知道吃什么,婆婆發愁,不知道做什么吃,才符合孩子的口味。
③兩個孩子說了兩種不同的食物,比如,一個想吃面條,一個想吃蛋炒飯。婆婆還真的兩種都做,不同需求同時被滿足,我真的很佩服她。
有時候看著婆婆發愁的樣子,有些不忍心。我跟她說,有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問她們的意見。做好了,她們自然會吃。
05
我的意見婆婆是聽不進去的,她依然按照她的想法來。再念叨做什么吃的時,我就當個隱形人,你念你的,我做我的事情,假裝聽不見。
再一個,我覺得她這個問題太籠統了。
可以說個ABC選項,給孩子們選,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籠統地問,有時候把孩子都問懵了,干脆來個不知道解決此事。
她的這種做飯方式,我看著都累,但她樂在其中。
我想得很開,做飯的人不是我,她怎么折騰都可以,有飯吃就行。
婆婆每天問孩子吃什么,還有一個隱藏的小心思。
如果孩子在老家的這段時間長胖了,個子長高了,面色紅潤了,這可都是她的功勞。
我們回去了,她兒子一看孩子的樣子,就知道她在用心地照顧孩子。兒子隨口的一句滿意,比我這個兒媳婦的20句夸獎來得更有效果。
06
沒回來的時候,盼著我們回來。真正回來了,在家待一段時間,她又覺得煩。
新鮮勁兒一過,就要實實在在地面對每天都重復的,吃什么,喝什么的問題上來。這些瑣碎的日常,才是最考驗人的。
過幾天就走啦,感謝婆婆讓我過了二十幾天的逍遙日子。
有婆婆在的老家,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在這里休憩,自由一段時日,無比感恩。
我們都是吃五谷雜糧的平凡人,對他人有私心,有不滿很正常,就看你如何看待它,處理它。
我的想法是,將那些小小的摩擦、雜念自動屏蔽掉,不做既要,又要,還要的人。多想想他人的好,人的幸福度會高許多。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