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胡煥庸線為弓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為弓背,橫貫東西的長江為弓箭,一張弓的輪廓躍然紙上。其中,弓箭上箭鏃就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帶,是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
箭鏃上的浦發銀行,踐行數智化戰略,瞄準科技金融等“五大賽道”,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以浦發之力,射出一支金融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穿云之箭。
善箭者言:“身端體直,拈弓得法,用力平和,弓滿式成”。
于箭者而言,身端體直是第一要訣。于銀行來說,均衡穩健的經營業績是發展之基。
憑借穩健向上的財務基礎、重點突出的業務賽道和協同均衡的業務架構,浦發銀行在圍繞“搭賽道、夯基礎、提質量、強隊伍、增效益”這條經營主線,力爭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以科技金融為主賽道,浦發銀行助力核心企業傳統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的“血脈”作用,為新質生產力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起勢
浦發銀行的精氣神正在重塑。
自新領導班子的到來,新戰略逐步落地,浦發銀行的經營業績穩健向好。
2024年上半年,浦發銀行營業收入882.48億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權一次性因素影響后,同比增長 1.45%。歸母凈利潤269.88億元,同比增長16.64%;扣非歸母凈利潤 268.06 億元,同比增長 31.51%;不良貸款余額747.58億元,不良貸款率1.41%,較一季度末實現“雙降”。
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浦發銀行而言,提升自身素質是張弓搭箭、完成戰略目標的基礎。
先說資產負債管理。
浦發銀行堅持以“前瞻、高效、主動、韌性”為原則,把握外部機遇和有利因素,充分發揮戰略驅動作用,讓長板更長。
一是“前瞻”。
資產負債管理的一個核心目標是息差管理。
浦發銀行從大周期、長周期視角認識銀行業經營發展和利率走勢,把握國家戰路和行業機遇,力爭在收益率較高的水平配置資產。上半年凈息差較一季度上升2bps,息差降幅收窄并逐步企穩。
二是“高效”。
浦發銀行合理規劃資產結構,追求資產負債表內涵式和集約化增長。
一方面壓降低收益資產,控制付息率增長,另一方面將信貸資源投入到高收益資產,實現了總資產從年初的9萬億元增長到9.25萬億元,增速達到2.74%。其中貸款余額53,149.36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2%;對公貸款31,105.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49%。
三是“主動”。
浦發銀行對負債結構持續調優,同時通過多場景、多平臺建設,推動結算性存款占比提升,付息率管控取得成效。母公司口徑人民幣一般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 17bps。
四是“韌性”。
一個充滿韌性的資產負債表,是能夠抵擋外部不確定因素沖擊的。
浦發銀行統籌表內外資源,優化資本管理和定價管理,確保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同時隨著LPR下行,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斜率從陡去平,逐步縮小與存量貸款利率差距。
再說市場關注的焦點,資產質量。
截至上半年,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1.41%,較上年末下降7bp,較一季度末下降4bp。不良貸款率的連續四年下降,回歸到近十年來的最優水平。同時,加大不良清收處置,有效反哺了全行經營。
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董事會秘書謝偉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指出,目前全行對于高質量發展的認識是高度統一的,如果缺少有效的風控能力兜底和保障,盲目追求發展速度,高質量發展就會懸空。
這些對于浦發銀行來說,是強基固本。
瞄準
靶心明確,才能架箭從容。
自去年新任領導班子上任以來,首先研究的就是方向和戰略。
數智化戰略是浦發銀行適應時代新形勢的產物,在該戰略下推進的“五大賽道”,如今已經成功打造了“差異化”新標簽,并積極向“優異化”進軍。
如今,“五大賽道”已經基本度過開墾階段,發展模式趨于成熟穩定,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的增長極。
其中,科技金融既是浦發銀行深入推進的戰略主賽道,又是“五篇大文章”之首。
文章開篇我們提到,上海是長三角經濟帶的中心,是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在二十屆三中全會上,中國未來金融中心的建設首次明確將上海和香港作為重點,特別是對上海提出了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戰略性目標。
這不僅是國家對金融機構的政治要求,也為浦發銀行帶來了重大機遇。
在科技金融主賽道領銜下,浦發銀行致力于成為企業首選的伙伴銀行,打造近百家科技支行及科技特色支行,深化“股、債、貸、保、租、孵、撮、聯”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浦科”系列產品落地賦能,打造“科技雷達”智能平臺,高效識別潛力科技企業,服務科技型企業超6.4萬戶,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超 5,500 億元。
今年6月,浦發銀行推出科技會客廳品牌,已舉辦400多場市場活動,覆蓋2萬客戶。
此外,浦發銀行推出首個孵化器“張江創孵基地”,持續升級全周期、立體化、多元化服務,全鏈條服務好新質生產力從0到1的突破和從1到N的跳躍。
發力
穩中靶心,還需平衡發力。
經濟下行階段,均衡的業務布局是銀行穿越經濟周期的制勝法寶。
半年報顯示,浦發銀行對公、零售和金融市場三大業務均實現了均衡發展,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
首先,聚焦對公業務。
上半年,公司業務貸款增量近27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在新興產業和重點領域,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企業貸款、綠色信貸等實現了兩位數的信貸增長。通過拓展結算性存款,實現了規模擴盤、負債上量、收入增效。重點發展中收業務,致力于做精做專做強投行及交易銀行品牌。
再說零售業務。
浦發銀行緊抓促消費政策機遇,關注居民差異化需求,提高資金沉淀和留存。服務零售客戶數達到1.63億戶。個人手機銀行app圍繞產品創新、服務升級、流程精簡、體驗便利全方位升級,報告期末個人手機銀行客戶超過8300萬戶。
最后是金融市場業務。
浦發銀行不斷優化債券組合結構,增加“浦銀避險”產品的場景化應用,增強“靠浦托管”的品牌影響力。上半年,金融市場業務營業凈收入超過200億元,占總收入比例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同時,利用其在上海的區位優勢,浦發銀行保持了在金融市場業務中的領先地位,并致力于成為國內主要金融機構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外匯交易中心、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等機構的年度合作銀行評選中,獲獎規模和數量均位于前列。
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為忠表示,銀行經營如同駕駛飛機,要同時兼顧速度、高度、配置平衡、飛行方向、資本耗用。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均衡”。
只有均衡發力,才能正中靶心。
久久為功,砥礪前行。
作為上海的金融名片,浦發銀行將繼續發揮機制靈活、服務高效、善于創新、響應迅速等優勢,聚焦數智化的戰略轉型方向,全速發力“五大賽道”,“做一個有特色、有氣質、有靈魂的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