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獻血8次卻不能用血”的新聞沖上熱搜,而“一曝光”以后,竟又“可以了”。真是魔幻哎!
這,不就是典型的不作為的官僚主義嗎?難道真的是只有曝光才有回音?難道真的是不鬧不管?難道在關鍵時候在需要的時候,人民只能通過網絡曝光才可以保護自己?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就事論事,無償獻血號召的又一次破產,官方的正面宣傳和明星名人參演的公益廣告所帶來的正面效果,都抵不過一次這種新聞的負面影響力。
須知,信任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很難獲得。比如東北雪鄉旅游宰客事件都過去很多年了,但只要一到冬天,一談到旅游,就不免讓人不寒而栗、躲之不及。
而像“獻血卻不能用血”的問題其實不是個別現象,從輿論情勢看不少人都有類似遭遇。為眾人抱薪者,已凍斃于風雪;為自由開路者,已困死于荊棘。
某些地區某些部門的如此操作使人民平添焦慮和不信任,必將導致獻血熱情繼續下跌,血庫持續緊張,最終走向惡性循環。要消除這些負面,付出正面動作或努力可不止十倍——后期扭轉成本太大。
而歸根結底,則是獻血無償化與用血市場化的嚴重沖突所致。倘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這個問題,相似新聞事件仍將層出不窮。
唉!
宏觀看,如今,仿佛一夜之間,通過網絡曝光的形式舉報不法行為或者維護自身權益成為新“時尚”。
這是好事卻也是壞事,好事是人民的監督和維權意識的覺醒,壞事是正經的監督和維權大道出了問題,是有關單位有關責任人不作為亂作為,把人民逼到走這條“捷徑”,其后必如星火燎原,其中必然夾雜著渾水摸魚。
體制內的干部已然戰戰兢兢,網絡“放大鏡”的威力太大,哪怕芝麻綠豆大點的小瑕疵,都能上綱上線到職位難以承受之重的地步;一言不慎,便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而至于人民,在聲勢浩大的網絡監督和維權行動中,要么化身當事人,要么化身助威者,既通過痛打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解氣,又加深對干部的刻板印象、強化干群矛盾。
是以,如何解題已成為各級各地在研判在應對的重大課題。遺憾的是,研判的效率顯然落后于時代,應對的效果顯然跟不上人民的訴求。
表面看是部分干部應對網絡輿情的思維和能力趕不上,本質上則是官僚主義時常有之。
具體來說,就是有些地區有些單位的治理體系和有些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嚴重地與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訴求脫節,沒有真正牢固樹立和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治亂用重典,沉疴下猛藥。對官僚主義的頑瘴痼疾還需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去下大力氣解決好。三條腿的蛤蟆不好走,兩條腿的干部多的是。
所以,該問責即問責,該處分就處分,該抓就抓,該判就判,該殺則殺,絕不姑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