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軍改以后,集團軍之前的摩步旅、機步旅和裝甲旅,都改制為了合成旅,每個合成旅下轄8個或9個營,其作戰核心是4個合成營,陸軍合成營是副團級建制,因此營長和教導員是副團級中校。把合成營確定成副團級,至少有3大好處。
第一,解決了師改旅以后,正營級軍官晉升為副團級的難題。從九十年代師改旅以后,陸軍各個集團軍,編制從師團制發展成為旅營制。陸軍一個摩步旅直接下轄若干個營,這些營是正營級單位,旅統一都副師級建制,一個旅的副團級崗位,只有副參謀長、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長這3個,某些旅可能還有裝備部,但非常少,絕大多數旅都不設裝備部。
一個旅至少有8個營,那就有8個正營級少校,但是一個旅只有3個副團級中校,這意味著在旅里,正營級少校晉升為副團級中校,難度是比較大的。軍改以后,合成營設置為副團級,營長和教導員都是副團級中校,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二,中校營長在部隊成為可能,在過去很長時間,絕大多數營長的軍銜都是少校,只有極少數資歷深厚的營長,高配副團級中校。因此在當時,少校營長是非常普遍的,而中校營長則特別稀少。而且他們是正營級高配中校。
合成營的營長是副團級中校,并不是高配,因為合成營本身就是副團級建制,那么營長自然是副團級中校,這和過去高配的中校營長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級別有了變化,軍改之前,營長幾乎都是正營級軍官,屬于初級軍官序列。軍改以后有了合成營,營長是副團級軍官,邁入了中級軍官序列。各方面的待遇,相較于軍改以后,肯定是明顯提高了的,軍官在服役期滿的積極性和熱情更高。
總之,把合成營設置為副團級,好處是很多的,我只提到了3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補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