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中國林科院主持承擔的第三次新疆科考項目——新疆自然保護地調查與國家公園潛力區科學考察項目了解到,項目團隊在野外科考工作中首次發現我國新疆伊吾縣有戈壁熊分布。
伊吾縣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項目組成員、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副研究員薛亞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團隊通過野外調查和走訪座談,對新疆伊吾縣中蒙邊境地區進行考察,從該縣林草部門收集到了疑似戈壁熊的照片和視頻,經現場調查,該照片和視頻拍攝于與蒙古國大戈壁保護區A區接壤的伊吾縣下馬崖鄉。
“后通過形態學鑒定,并請蒙古國大戈壁保護區A區管理人員和蒙古國科研機構戈壁熊研究專家進行復核,確認為戈壁熊。當地林草部門表示,自2020年起,陸續記錄到棕熊在下馬崖鄉活動的影像,發現地距離中蒙邊境僅20公里。”薛亞東說。
項目負責人、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副所長研究員金崑介紹,戈壁熊(Ursus arctos gobiensis)是棕熊的一個亞種或一個類群,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帶的熊類,是蒙古國的“國熊”,在蒙古國的地位相當于我國的大熊貓。現有研究表明,戈壁熊僅分布于蒙古國大戈壁保護區A區,數量僅存50余只,極度瀕危。
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蒙古國戈壁熊生存條件越發嚴峻。作為“一帶一路”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拯救跨國極度瀕危物種的典型代表,戈壁熊保護于2013年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戰略伙伴關系中長期發展綱要》。
伊吾縣與蒙古國大戈壁保護區A區接壤地區自然條件和戈壁熊棲息地相似,具備戈壁熊繁衍的棲息地環境,加之當地林草部門生態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大,保證了戈壁熊安全棲息,因此伊吾縣成為了戈壁熊擴散的重要廊道。
“蒙古國大戈壁保護區A區與我國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新疆哈密市伊吾縣、甘肅酒泉市肅北縣接壤。蒙古國科學家為戈壁熊佩戴的衛星跟蹤頸圈曾監測到一只個體于2015年跨越中蒙邊境,在伊吾縣境內活動了一個多月后返回蒙古國。”金崑說。(來源: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