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視覺中國
中國國內品牌溢價最高的蔬菜,非樟樹港辣椒莫屬。
正常價格頂天了幾十元的甜辣椒,一旦冠以“樟樹港”三個字,售價直接飆升十倍以上。
根據澎湃新聞的披露,每年拉進樟樹鎮“洗澡”銷售的辣椒,是原產辣椒的幾十倍甚至更多。原因無他,其利潤幾何倍數,讓同樣去陽澄湖洗澡的大閘蟹都自嘆不如。
所以樟樹港辣椒,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樟樹港辣椒的由來,既不神秘,也不傳奇。
事實上,作為一種大航海時代才傳入中國的后發蔬菜,辣椒在中國的食用歷史不超過300年。包括左宗棠、慈禧太后在內的所有樟樹港辣椒的名人故事,都沒有文獻考據支撐,是徹頭徹尾的江湖傳言。
關于樟樹港辣椒最早的記錄,來自湖南岳陽當地報紙對樟樹鎮農民的采訪。椒農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隔壁鄉鎮的辣椒賣2分錢一斤的時候,樟樹鎮的辣椒已經賣到6分錢。”
看起來樟樹港辣椒確實有著貴價的傳統,但深究起來,這種傳統也許并不來自辣椒品質,而是交通。
樟樹港,顧名思義,是一座碼頭城市。事實上,它是湘江匯入洞庭湖之前的最后一座港口,扼守著湘江水道的咽喉位置。向東,它能通過長江水道進入中國最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向南,它能通過靈渠進入珠江水道,進而抵達珠三角;向西,它能通過沅江水道進入貴州——眾所周知,過去的貴州一粒鹽都不產,當地有以辣椒代鹽的傳統。
在陸路交通不便的年代,可以想見,樟樹港的地理價值和商貿發展狀況。隔壁鄉鎮賣2分錢的辣椒,在這里能賣6分錢,多出來的4分錢可能并不是因為這塊土地適合種辣椒,而是發生在商貿集散地的商品溢價。
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整個云南都產火腿,偏偏海拔條件不突出、養殖條件不突出、自然環境不突出的宣威火腿能成為云腿之王。這是因為宣威是云南邊疆通往中國內地的交通咽喉,火腿商人們以此作為基地,從全滇各地收購火腿再向內地銷售的品牌效應。
比如宣威當地歷史上最著名的火腿商人浦在廷,后來成了孫中山的革命資助者,他的女兒浦瓊英,則改名卓琳,嫁給了偉人鄧小平。
再比如水質極差的陽澄湖(國標三類水、四類水,不適宜人體皮膚直接接觸),反倒成了名氣最大的大閘蟹產區。其中原因,是它位于蘇州與上海兩座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要道上,相比溱湖、高郵湖、洪澤湖等地理風貌近似、水體環境更好的淡水湖來說,陽澄湖多的是往來于蘇州和上海之間的客商和文人們為其“背書”。
比如寫下“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的女詩人湯國梨,1913年和章太炎結婚后一直定居上海,1922年又遷居蘇州:于她來說,陽澄湖是往來蘇滬兩地的必選項。
宏觀的地理,常常決定食物的質素和口味;而微觀的地理,則決定食物的價格和名氣。
反觀這一段掛在湘陰縣政府官網上的樟樹港辣椒介紹,更加漏洞百出。
第四紀紅壤,看起來是個挺唬人的地質名詞,但實際上,這種紅土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既不稀有、也對種植沒有什么特殊幫助;
洞庭湖的淤積腐殖質確實能提高土地肥力,但這并不是樟樹鎮的專屬,這片面積數千平方公里的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澤被岳陽、益陽、常德和長沙四個地市的百余鄉鎮;
描述氣候一段則更加前后矛盾:繞了半天,都沒講清楚辣椒的生長環境是偏好四季分明還是冬暖夏涼,如果辣椒喜歡四季分明,為什么種到夏季漫長炎熱的湖南?如果辣椒喜歡冬暖夏涼,為什么不種到隔壁的貴州云南去?
實際上,自樟樹港辣椒價格暴漲之后,除了運辣椒到樟樹鎮“洗澡“之外,周邊地區也在推廣自有品牌的辣椒。
這是汨羅市在本地官媒上宣傳的“汨羅紅椒”。
這是沅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打造“辣椒小鎮”戰略。
這是湖南官媒為漢壽市種植研發辣椒的頭版報道背書,當地甚至還請來了樟樹港辣椒成名的頭號功臣、工程院院士鄒學校團隊來本地種植辣椒。
這是平江縣政府官網上對辣椒產業的扶持政策。
毫無疑問,這些樟樹港的周邊地區,也有相同的自然環境和類似的種植條件。一方面,扎堆種辣椒,證明了樟樹港本地種植環境的泯然眾人,另一方面,也讓各個銷售平臺上的樟樹港辣椒魚龍混雜,從十幾元到幾百元,價格混亂不堪。
樟樹港辣椒真正成名的歷史,始于2000年左右。
今天在漢壽市種植辣椒的鄒學校院士,當初看到湖南辣椒惡性競爭、相互壓價的狀況,率先向樟樹鎮提出建議:可以關注嫩果期的辣椒。
辣椒生長分成幼果期、嫩果期、商品果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四個時期。市場關注的鮮食辣椒主要處于后兩個階段,但實際上,嫩果期的辣椒也能為辣椒素積累少、纖維少、肉質細膩,而具有更強的作為蔬菜而非香料調味品的飲食屬性。
很多湖南人記憶中都有“扯樹辣椒最好吃”的說法。什么是“扯樹辣椒”?辣椒經過霜凍后地上部分就會死亡,其中包括未成熟的辣椒,老人們舍不得浪費每一個辣椒,就在打霜前將辣椒連根拔起帶到家中,不分是否成熟,全部采摘食用。人們感到“扯樹辣椒”中間有部分的辣椒特別好吃。而這些好吃的“扯樹辣椒”,就是沒有成熟的嫩果期辣椒。
通過鄒學校院士團隊系統化地育種、提純、復壯,在樟樹港基地里種植的辣椒,成功在2013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認證,并隨著改革開放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打出了貴價品牌。
但樟樹鎮本身種植條件的平凡,和短短十年的育種培植周期,也為今天市場對樟樹港辣椒的質疑埋下了隱患——很多人一開始并不了解樟樹港辣椒的由來,本以為有什么特殊的品種或特殊的生長環境,但異地培育后,發現并沒有多么了不起的門檻,各種魚龍混雜的洗澡辣椒,應運而生。
是不是和陽澄湖大閘蟹的問題特別相似:根據統計,今天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里,除了澳門之外,剩下的33個,都已經有了大閘蟹養殖的產業——螃蟹這玩意,耐污染、耐氣溫變化、耐造好養活。
當一樁生意的參與門檻不夠高,行業內名氣最大的那一家,如果自身條件不夠過硬,就有很大的被仿冒的風險。仿冒者常常趨利,真正出問題的,是被仿冒者本身的盛名之下,其實不符。
和樟樹港辣椒價格近似的,被譽為日本最貴辣椒的萬愿寺甜辣椒,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
和中國一樣,作為舶來品的辣椒,在日本也沒有多么長的歷史。
大約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對辣味應用并不廣泛的日本餐桌,開始關注辣椒的嫩果期,也就是作為蔬菜應用的辣椒。
伏見甘長辣椒,就在那個時代誕生。
京都伏見區是日本最著名的軟水區之一,當地水質極佳,包括黃櫻、月桂冠在內的18家著名酒廠匯聚于此,出品超過120種品牌的清酒。
用這里的水澆灌辣椒,不管你吃不吃得出來,醇厚回甜、肉質飽滿的故事是講得圓了。
伏見甘長辣椒最常見的兩種吃法:燒烤配木魚花和天婦羅
但和樟樹港辣椒一樣,伏見甘長辣椒本質上也是嫩果期的普通辣椒,雖然經過了一定的選育提純,但它沒能改變一個關鍵問題:辣度的控制。
簡言之,辣椒是初級農產品,每一顆辣椒果實的生長周期是不一樣的。人類可以通過篩選過程,大致控制辣椒的大小和品相,但完全不能保證辣椒的生長時間和成熟度:如果過熟,所謂的“甘辣椒”,也會或多或少會表現出一定的辣味。
如果是家庭烹飪,一大堆甜辣椒里混進了幾個外表差不多,但辣味很重的辣椒,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是飯店,尤其是高級餐廳烹飪的出品,那就會毀了整盤菜預設的味型和顧客的體驗。
面對這種問題,萬愿寺甜辣椒應運而生。
很多人以為,萬愿寺一定是京都的某座寺廟。所謂萬愿寺甜辣椒,指的是種植在萬愿寺周邊的辣椒——就像武漢寶通寺的洪山菜苔一樣。
但翻遍京都地圖,都找不到一座名為“萬愿寺”的廟宇。事實上,在京都舞鶴地區,有一座名為“滿愿寺”的寺廟。大約上世紀80年代末,農科人員用滿愿寺附近的傳統伏見甘長辣椒,與美國加利福尼亞·萬達辣椒雜交,培育出了今天的萬愿寺甜辣椒。
“萬愿寺”三個漢字,其實是“萬達”與“滿愿寺”的組合,它并不指某個產區,而是指特定的品種。
除了在舞鶴滿愿寺附近之外,在京都,乃至整個關西其他地區,只要滿足農業協會的標準,并接受后續的監督,都可以種植并售賣這種辣椒。
與傳統品種的伏見辣椒相比,萬愿寺辣椒把辣度徹底種到了0,也就是說,無論多么怕辣的顧客,無論通過什么渠道買到的產品,只要包裝上寫明了“萬愿寺甜辣椒”,那么就可以放心閉眼買。至于喜歡吃辣的,還可以選擇伏見甘長辣椒,或別的更辣的品種。
而這,正是樟樹港辣椒缺失的部分。
雖然價格近似,但在任何樟樹港辣椒的宣傳資料上,都找不到萬愿寺甜辣椒這樣細致的分級。
在電商平臺,萬愿寺辣椒的價格極其透明穩定,而樟樹港辣椒的辣椒價格則從幾百元到十幾元,混亂不堪。
從農業專業而言,今天市面上流行的樟樹港辣椒有幾十個品種,包括龍福椒、軟皮 2307、湘研 55 號、軟皮早秀等等。它們種植成本不一樣、口感不一樣、甚至外形都不一樣。
但主管部門也好、椒農也好、銷售渠道也好,沒人愿意勞心費力向用戶科普這些品種的差異。所有人只想著搭上樟樹港辣椒這條船去賺大錢。
這直接導致了購買樟樹港辣椒就像開盲盒——十幾塊買的辣椒,可能甚合家庭煮婦的口味;但幾百元的辣椒,卻可能辣得讓不吃辣的顧客退菜。轉過頭餐廳老板找椒農理論,得到的還是振振有詞的回復:不辣那還能叫辣椒么?
過分強調產區,而忽略品種選育、田間管理,最后的結果是價格不透明、品種不透明和質量不透明。
反觀價格相似、定位相同的萬愿寺辣椒,從生物學上來說,只有兩個品種:保留了一絲絲辣味的萬愿寺甜辣椒,和一絲辣味都沒有的萬愿寺2號:前者適合做熟了吃,而后者則可以生吃,甚至榨汁喝。
雖然貴,但讓每一個愿意消費的人消費得明明白白。
萬愿寺甜辣椒的三種吃法:味噌煮、芝士燒和生吃榨汁
以上是鳳凰網的一篇為樟樹港天價辣椒“洗白”的報道,看起來寫得公平公正,甚至搬出了新潟大米和拉菲酒作為靶子批判。
但不知作者有沒有想過,他列出的公式,也許從根子上就是錯的:高價確實能增產,但高價能不能促使產品細化呢?是加速了細化,還是加重了坑蒙拐騙濫竽充數呢?
或者說,我們的農產品從業者,有沒有新潟稻農、波爾多葡萄農那樣的知識水平和長遠打算呢?是想把農產品做成事業,讓子子孫孫傳續下去呢,還是拿它作為一門生意,賺到一桶金之后,再去做別的更賺錢的生意?
與其想著先抬高價格,再精細品質,倒不如反過來思考,先做好了產品,再謀求溢價空間為好。
參考文獻
Genetic analysis of pungency deficiency in Japanesechilipepper 'Shishito' (Capsicum annuum) revealed its unique heredity and brought the discovery of two genetic…
F Kondo, K Umeda,SP Sudasinghe…- Molecular Genetics and…, 2023
Introduction to heirloom vegetables in Kyoto prefecture (Kyo-yasai), JapanY Mimura- Journal of Ethnic Foods, 2024
辛味果実の発生しない甘トウガラシ新品種'京都萬願寺2 號'の育成南山泰宏, 古谷規行, 稲葉幸司, 淺井信一, 中澤尚- 園蕓學研究, 2012
湯四平,喻永華.2019.“樟樹港辣椒”生產現狀、風味成因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鄒學校,楊莎,戴雄澤 ,朱凡 ,徐昊,遠方. 2024. 樟樹港辣椒高口感品質嫩果尖椒產業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