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對于世界各國人民來說,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然而日本這個國家卻將世界各國人民的食品安全問題置之度外。
2023年8月24日,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開啟了第一輪核污水排放。
并且排放后日本還拒絕第三方國家對已經排放的核污水進行抽樣檢測。
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情緒,我國更是率先停止了福島地區海產品的進口,保障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作為日本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中國此舉給日本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因此日本便多次派高層官員到中國進行談判。
然而進行談判之后中國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停止核污水排放依然是我國最基本的訴求。
見與中國間的談判無果,日官方便放下狠話,稱將會準備用強硬措施進行應對。
那么日本接下來對中國會有什么樣的打算呢?中國是否會放松對日本的態度呢?
一、日本已排放第八次核污水
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東海岸發生了9.0級大地震。
這場地震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海嘯,對位于福島地區的第一核電站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三個核反應堆都出現了熔毀的問題。
為了能夠冷卻這些熔化的核燃料,只能持續不斷地向核反應堆泵入海水。
雖說這樣的方式有效解決了核反應堆所存在的問題,但是卻因此產生了大量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核污水。
而這些核污水一旦隨意排放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從而威脅到生態鏈最頂端的人類,因此就只能用特定的儲存槽進行囤積。
隨著囤積桶的數量越來越多,日本便決定采取特殊方式對核污水中的有害元素進行處理,處理后再排放進海洋之中。
2021年日本正式批準了核污水排放入海計劃,2023年國際原子能機構認為日本的這一計劃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并不嚴重。
于是2023年8月日本正式開始啟動了第一輪日本核污水排放工作,在今年8月份已經完成了第八輪的核污水排放工作。
每次核污水的排放量多達7800噸,這也意味著至今為止已經有六萬兩千多噸核污水進入海洋之中。
不過雖說有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認證,但是其水質檢測報告卻并沒有公布出來。
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爭議和抗議,甚至不少日本本國民眾都走上街頭游行示威。
因為核污水中氚這種放射性物質很難徹底清除,人類長時間食用必然會給人體造成嚴重的威脅。
對此中國率先做出了應對措施,決定拒絕購買日本福島地區的海產品,以此來維護我國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二、中國仍拒絕購買日本輻射魚
中國認為盡管日本排放的核污水聲稱是經過處理的、安全的,但沒有人能真正的為核污水造成的后果打包票。
核輻射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若是不能保證海產品的安全、可靠,我國絕對不會同意購買日本福島地區的海產品。
實際上對于日本來說核污水的處理方式并非只有排海一種,只是日本舍不得自己大量的資金,因此會選擇最便宜的方式將其進行處理。
而日本此舉就是想要讓世界各國一起與日本共擔風險,我國自然也不會同意拿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擔風險。
中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一事,也對國際社會構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國之后許多國家都開始對日本的水產品產生懷疑,也都開始默默的減少日本水產品的進口額。
這種對日本水產品的懷疑態度,無疑是再次加重了對日本漁業發展的沖擊。
自中國開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后,日本的經濟就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要知道中國是日本水產品主要的進口國,禁令實施后日本的水產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
今年上半年日本水產品出口額就下降了43.8%,日本漁民的生活受到嚴重沖擊,日本經濟也因此受到影響。
如今國際社會的經濟情況并不穩定,受到美國通貨膨脹的影響日本經濟早已出現巨大的風險。
中國對日本水產品出口的限制更是讓其經濟面臨的風險大大增加。
反倒是中國市場的空缺,為阿根廷、印尼、英國等國家創造了機會。
這些國家對中國水產品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并且還在我國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日本卻很難在世界范圍內能夠找到替代中國的銷售市場,這進一步加重了日本漁業的困境。
這一禁令不僅讓日本的經濟陷入困境,更是影響了中日兩國之間的關系。
為此日本曾多次向中國提出交涉,要求中國解除相關禁令,但中國卻一直沒能同意,甚至還因此對其他領域的貿易造成了影響。
三、談判無果,日本準備來硬的?
自從中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之后,日本政府便開始對中國展開一系列的外交行為,希望中國能夠解除禁令恢復雙方的貿易。
2023年9月,日本首相派出了一支由政府和高層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
其反復強調日本水產的安全性,并且希望能夠恢復中日之間水產品方面的合作。
然而日本所說的安全也只是停留在口頭層面而已,并未給我國出具任何有效證明,我國也對此拒絕解除禁令。
不僅如此,岸田文雄為了讓世界都了解福島地區水產品的安全性,甚至公開直播食用福島地區的魚肉。
然而這樣的做法卻并沒有打消人們對日本漁業的質疑聲,因為核輻射在身體內造成的影響是長時間積累的。
偶爾一次食用無異沒有任何意義,甚至讓人懷疑此地無銀三百兩。
看到中國幾次的強硬態度,岸田文雄深知繼續談判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于是岸田在8月24日一次訪問福島的時候,面對所有媒體公開表示,未來日本將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日本漁業的發展。
言下之意,或許便是會對中國制定相應的經濟對策進行“強硬反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能夠改變當前的立場。
不過我們要知道,日本和中國間在經濟方面的往來非常緊密,其中涉及到了多個領域。
一旦日本對中國采取相應的經濟措施,那么中國必然會采取有效的方案進行應對。
這非但不會讓日本占據此次競爭中的主動優勢,反而會讓其陷入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中。
實際上中國明白,若想實現共同發展,一味地限制并非是長遠之計,但為了保護我國人民的健康安全,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目前來看中國也并非不能為日本開放水產品貿易通道,但前提是日本必須要對核污水的檢測結果進行公開。
四、恢復貿易需先公開檢測結果
當前日本所有的核污水檢測結果報告,都是日本本土檢測機構出具的結果。
唯一介入的國際檢測機構,就是國際原子能機構。
然而這一機構卻在日本核污水排海前后陷入各種丑聞之中,也讓我國對其檢測結果產生疑問。
曾有第三方國家想要派出專家對日本核污水進行檢測,但是卻被日本一一阻攔,這樣的行為再次加深了國際社會對其的懷疑態度。
若想恢復與中國之間的水產品貿易,必須要有國際社會公認的獨立機構進行檢測,并且確保長期、持續的檢測。
只有檢測結果一直保持符合國際標準的話,我國才會重新考慮恢復進口。
若是日本不同意讓獨立機構進行檢測的話,那就必須要立刻停止核污水的排放。
保護海洋安全和身體健康一直是我國人民的第一要求。
只有停止現在核污水排放行為,我國才會考慮解除禁令。
對此中方希望能夠派遣其他國家的專家團隊前往福島地區進行實地考察,以確保日本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實、準確的。
而這種監督機制不僅能夠讓我國人民放心,更是能夠提高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水排放的信心。
日本必須要正視中國和自己國民的訴求,并且對國際社會以誠相待,對周邊國家對核污水排放的擔憂和困擾進行有力的回應。
這對于恢復中日兩國的經貿關系十分有利,也能夠緩解當前日本所面臨的經濟窘況。
結語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福島地區的海產品日本國人都感到深深的擔憂。
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要求中國購買,基本上與投毒無異。
若是日本后續對我國展開一系列不友好的措施,那么我們也必然會加以同樣的措施進行反制,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絕不會被日本的威脅所震懾。
若是想要與中國繼續達成海產品的貿易,要么允許我國對排放的核污水進行檢測,要么就停止核污水的排放。
不公開、不透明的態度,絕對不是合作的原則。
這里也呼吁大家要堅決抵制日本的海產品,用堅決的態度去維護海洋安全和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 共同社 2024年8月24日 福島一核處理水排海滿一年 岸田赴當地視察 國際在線 2024年8月7日 日本啟動第八輪核污染水排海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3年8月28日 福島核廢水排海后,海鮮還能吃嗎 BBC中文 2024年8月15日 福島核廢水排放一周年,中國全禁日本海產的“外交牌”奏效嗎? 環球網 2023年11月20日 岸田稱中國同意就對日本海產品禁令問題舉行專家級會談,外交部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