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通市司法拍賣市場上,迎來了一宗重量級拍賣。
8月21日,象嶼海裝通過司法拍賣方式成功競得江蘇宏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強重工)核心資產。此舉將為象嶼海裝開辟新的建造基地,助推公司產能躍升、產品優化,更好搶抓船市機遇。經測算,項目達產后象嶼海裝年產能可望提升60%。
破產清算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拍賣成交價格為4.4億元,標的為宏強重工位于啟東市寅陽鎮宏強路一號的房屋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機電設備、土地使用權、專利、商標等資產,評估價3.53億元,起拍價2.58億元。
船塢、碼頭、岸線資源是船舶建造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宏強重工位于啟東市,地處長江入海口,與上海崇明島隔江相望。此次競得的資產包含該公司所有的房屋建筑物56352.42平方米、碼頭1座、5萬-10萬噸級船臺3座、長江岸線682.3米使用權及相關設備(機器設備2158臺套,電子設備2993臺套)、專利25項、商標13項等。
據了解,宏強重工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積約為53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造船設施,包括三座船臺(5萬噸級、8萬噸級和10萬噸級各一座)、一座舾裝碼頭及80000平方米車間,最大的龍門吊起重能力達600噸,可建造10萬噸級大型船舶。船廠主要產品為散貨船、特種工程船、海洋工程船、液貨船、公務船、多用途船。
自2007年交付第一艘船舶后,截止2016年底宏強重工總計已交付超過120艘船舶,包括64000噸散貨船、特種工程船如9000噸多用途船及12500噸多用途重吊船、液貨船如270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宏強重工與中船澄西長期合作,建造45000載重噸和53000載重噸系列散貨船。與中船澄西的合作對宏強重工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造船之外,宏強重工也擁有制造鋼結構的設施及能力,其鋼結構年產能可達16萬噸。從2016年開始,船廠已將業務拓展至定制鋼結構的制造。
2017年10月,泰山石化集團出資2.1億元收購宏強重工,這是泰山石化為打造國際化一流船舶及海洋工程修造集團而收購的船廠之一。然而好景不長,泰山石化很快停止了對宏強重工的資金支持,宏強重工也因此再次陷入困境。
2023年1月,啟東市人民法院裁定宏強重工破產清算,并指定宏強重工清算組擔任管理人。經過管理人的調查,認為宏強重工具有682.3米的長江岸線使用權、船臺、龍門吊及設備等優質資產,具有船舶、鋼結構橋梁制造能力,廠房、設備均在正常使用,具有重整的可能性。同年6月,宏強重工招募破產重整投資人。
2023年10月,啟東市人民法院根據泰山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的申請裁定宏強重工重整。但由于重整方案未能通過表決,今年4月法院裁定宏強重工終止重整程序,宣告破產。
搖身一變
此次買方象嶼海裝也是大有來頭。
這還要從十年前的明德重工說起。
成立于2004年10月的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曾經是南通最知名的三大造船企業之一,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明德公司于2014年12月宣告破產。
2014年,明德重工曾入選工信部首批51家造船“白名單”,代表了政府層面對其船舶制造能力的認可。在全球船舶行業整體低迷之際,明德重工未能逃脫破產的命運。國內船市萎縮的局面在去年延續,2016年全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量和手持船舶訂單量這“三大指標”均同比下滑,幅度達到15.6%、32.6%和19%。
船企的并購與合資為明德重工帶來新的生機,此即象嶼海裝的前身。
昔日的明星船企——明德重工最終等來了破產清算后的資產接盤者。
淘寶網旗下司法拍賣平臺的交易信息顯示,2017年1月21日,明德重工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的廠房設備以及船舶分段等資產,以5.7億元的價格被象嶼海裝拍得。上述資產的估價為14.7億元,象嶼海裝是唯一的競買方。5.7億元的成交價為此次拍賣的底價。
明德重工廠房設備的新主人——象嶼海裝設立于2016年12月,是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與民營企業聯手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不到一個月,這家新公司就出資5.76億元對明德重工進行收購,這片沉寂了兩年的船舶工業高地重又煥發了生機。
南通象嶼碼頭位于長江南通段北側的通州區五接鎮泓北沙下游,處在南通市船舶制造集中區的核心區域,周圍產業集聚度極高。碼頭前沿水深約-7米,能夠保證3000~5000噸滿載船通行,水位自然條件優越,可制造30萬噸大型船舶。
自南通象嶼進駐原明德重工以來,這里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進駐之初,廠區內已是一片破敗之相,碼頭前沿的蘆葦甚至長到了一人多高。兩個多月后,南通象嶼投入1.4億元,對廠房進行重新規劃和整理,對設備進行檢驗和修理,對生產線進行優化和梳理。同時,還對廠區的道路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和完善。在南通,象嶼人再次創造出了“象嶼速度”。
在停工兩年多之后要復工,除了硬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把人心重新溫熱。南通象嶼的許多員工都是原明德重工的留用人員,在經歷了企業的破產、下崗之后,一度人心渙散。但是如今,久違的笑容重又回到了他們的臉上。
砥礪前行
象嶼集團副總裁、象嶼海裝董事長林俊杰表示,競拍落地后,廠區修繕建設工作立即駛入快車道。公司將攜手啟東市政府全情投入,確保早日投產達效。作為象嶼海裝的控股股東,象嶼集團也將積極踐行國企擔當,全力支持象嶼海裝做大做強,為建設海洋強國添磚加瓦。
圖源:南通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計利天下,相與有成”。這是象嶼人的企業使命。
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象嶼海裝既堅持國有企業的嚴謹與審慎,又保持民營企業的靈活與機動,多年來,象嶼海裝堅持“樹工匠精神,創優質品牌”質量方針,在集團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砥礪前行,實現彎道超車,從一個行業新兵逐步發展成為全省造船行業中的排頭兵。
經過8年的勵精圖治,象嶼海裝秉承集團“立足供應鏈、服務產業鏈、創造價值鏈”的戰略思維,抓黨建,強管理,保安全,形成強大競爭力,躋身行業前列。去年,產值超過50億,成為南通經濟發展的“小巨人”。
2023年以來,隨著船舶行業進入新的景氣周期,象嶼海裝接單生產兩旺,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訂單達82艘,本廠訂單最遠交期已安排至2028年,同時生產管理持續優化,建造速度不斷提升,生產周期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預計全年交付數量將創歷史新高。
為更好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象嶼海裝在深挖現有資源潛力的同時,也將硬件資源增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競得宏強重工核心資產后,公司可進一步優化各生產基地的資源協同和產能利用,有效鞏固和發揮公司在散貨船和不銹鋼化學品船兩大拳頭產品上的領先優勢。
未來,象嶼海裝將以此次版圖拓展為新起點,持續走好綠色智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更多元、更精益、更高效的成長蛻變,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全力全速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企業。
來源:象嶼海裝、南通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國際船舶網、通商薈往期報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