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之戰,長安告急,時任劍南節度使高適兵困云山城。電影中,高適向前來問責的監軍太監回憶與李白的過往,稱自己祖居渤海,父親高崇文,曾任“廣東韶郡長史”。“廣東韶郡”為電影中的說法,據史實應為“嶺南韶州”。
根據《舊唐書·高適傳》記載,高適“父從文,位終韶州長史”。另洛陽出土的墓志《高崇文玄堂記》記載,“君諱崇文,字崇文,渤海蓨人也。春秋六十七,以開元七年(719年)五月十一日終于廣陵私第。”《高嬇墓志》碑文記載,“夫人諱嬇,渤海蓨人也。曾祖子□,皇朝(指唐朝)宕州別駕;祖侃,左衛大將軍;父崇文,韶州長史。”從《新唐書·高適傳》未記高適祖上情況,以及后來學者考證,關于高適的父親是高崇文還是高從文,高適的籍貫是“渤海蓨(出自《舊唐書》,今河北景縣)”“滄州渤海(出自《新唐書》)”還是河南洛陽(近代考證高崇文家族墓志),學界多有爭議,這里不作深究。但高崇文曾任韶州長史是可以確認的。
清同治《韶州府志》
關于韶州,根據歷代新舊志書整理,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始興郡,改東衡州為韶州,韶州正式命名;十一年(591年)廢入廣州,十二年(592年)移廣州府治韶州,后還治南海,大業三年(607年)屬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不久改為東衡州;貞觀元年(627年)復為韶州;垂拱四年(688年)分天下為十道,以韶州隸嶺南道;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始興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名韶州。
高適開元七年(719年)游歷長安,廣德元年(763年)被困云山城。綜合以上沿革來看,高適稱自己為渤海人,在認可高崇文是高適父親的前提下,不管是719年還是763年,韶關都叫“韶州”,隸屬“嶺南道”,所以稱曾任“嶺南韶州長史”是比較合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