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國總理佩通坦上臺后,在泰國媒體上公開宣稱:中泰兩國友誼深厚,將繼續推進兩國合作,期待同中方共同慶祝明年的兩國建交50周年。
8月25日有媒體指出,佩通坦在擔任泰國總理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可能是謹慎推進克拉陸橋項目的建設。
9月2日泰國媒體也證實了佩通坦政府將繼續推進該項目落地,不會將前泰國總理賽塔所提出的克拉陸橋項目就此“流產”。
也就是說佩通坦會像前泰國總理賽塔一樣,繼續向世界推薦這個克拉陸橋這個項目,尤其是對中國的推銷。
泰國認為,這條運輸通道對中國很有吸引力,目前中國85%石油和進出口50%的運輸非常依靠馬六甲海峽,一旦馬六甲海峽被封住,中國將損失慘重。
當時時任的泰國總理賽塔,在去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就試圖尋求中方在該項目上的支持。
泰國前總理賽塔
但中國好像并不是很感冒,因為事情遠遠沒有想的那么簡單。
說起克拉陸橋,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克拉地峽。
克拉地峽不是單指一個地點,而是一個區域概念。
它位于馬來半島北緯7-10度的狹長地帶。
夾在泰國灣和安達曼海(緬甸灣)之間。
此地峽歷史上一直是溝通亞非歐、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交通節點。
直線長度不足60公里。
所謂的克拉陸橋項目,就是在克拉地峽橫著建立一條由公路、鐵路、管道組成的陸路交通線。從而連接兩邊的兩座港口春蓬和拉廊市港。
原本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只需從這一側碼頭卸貨,通過陸橋運到另一側,再裝船出發。
相比從原本走馬六甲海峽,足足省了1000公里,在時間上也平均縮短了4天,成本也跟著降低15%
克拉陸橋一旦修通對泰國的經濟算是日益增長。
克拉路橋項目大致規劃
從地圖上看這兩府的位置,我們不難發現,這樣做的確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從而打通一條從印度洋到南海的新運輸道路。
雖然克拉陸橋項目可以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但是卸貨裝貨又是一個問題,人工加時間成本還是大大的提高了,加起來價格方面可能比馬六甲海峽這邊價格還會高些。所以對于貨船而言,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不過是多走一兩天,而且運河的收費普遍在10萬-40萬美元之間,到時候如果克拉陸橋收費過高,可能會“門可羅雀”,但過低又難以收回成本。
而且根據克拉陸橋的項目規劃投資290億美元,2025年開始招標施工,中標財團將獲得50年的特許經營權。
這樣一來,作為投資方需要每年凈利潤達到6億美元,才能算回本。
而且再加上泰國的政局本身不太穩定,有可能搞上幾年,政府一換可能就立馬中斷,那么前面的錢就全打了水漂,這都還算好。
就算斷斷續續做上十幾年二十年,也很有可能做不完,那投入可能真是無底洞了。
這么算下來,完全是一筆賠本買賣,還不如搞一個短期的項目。
而且克拉陸橋這個項目也不是泰國第一次提出來的,是早些年克拉運河的平替版本。
二者的地理位置也是差不多的,同樣都在拉廊和春蓬動工。
區別在于一個克拉運河是建運河,讓船只直接通過運河過去,克拉陸橋則是在兩個碼頭建設港口,搞陸港聯運,多了港口裝卸環節,要麻煩許多。
當時的規劃
“克拉運河”打通后,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
可節省航運2至5天時間。
從理論上來看克拉運河會比克拉路橋好,但為什么泰國要舍近求遠,選擇麻煩較多的“陸橋計劃”?
政治原因:因為克拉運河會打破美國在南海軍事戰略布局,因此美國十分不愿意有一條利于中國的運河,從而改變自己的戰略布局。
泰國是美國盟友,出于雙方的利益關系,泰國應該不會掃美國面子。
泰國本身原因:克拉地峽以北是泰國的主體區,以泰族為主,多信仰佛教。而克拉地峽以南各府對中央的向心力很弱,很多府的百姓都更傾向于加入穆斯林的馬來西亞。
該地區長期以來有著比較強的分離主義思潮,北大年等地動亂不斷,因此克拉運河在泰國國內最大的反對理由,就是阻礙了泰國對南部地區的掌控力,從寬敞的陸地,變成了幾座大橋,一旦被炸毀,去往泰國南部的陸上交通就會被截斷。
很可能會助長泰國南部各府的分離傾向甚至引發內戰。
泰南四府
從2004年至今,叛亂至少造成6500人死亡。
2018年1月22日,泰南四府之一的也拉府發生爆炸事件。
此外,泰國自從他信上臺后,政局就始終不穩,軍方,民選政府和王室三方勢力在十幾年里你方唱罷我登臺。
另外,修建克拉運河,馬六甲海峽的既得利益方必然會強烈反對,特別是受益最大的新加坡,一旦各方聯合起來對泰國施壓,對東南亞的局勢必然會造成影響。
還有就是泰國方面也不是沒嘗試過,當時當權的國王拉瑪九世在日本人的投資建議下特別的心動,然而當他翻開近百年來關于其他運河的過往時,還是決定放棄。
他深知一條航線變動的國際運河,為泰國帶來多半是災難。
最終拉瑪九世決定放棄。
歷史上的“教訓”比比皆是。
當時的蘇伊士運河在修建之處,為了收回蘇伊士運河,埃及冒著亡國的風險同英法展開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巴拿馬運河的故事更加慘烈,為了控制這條美洲最重要的水道,美國政府上下一心,策動原屬哥倫比亞的巴拿馬地區獨立。
在巴拿馬獨立之后,美國又同這個自己孵化的小政府簽訂協議,在事實上吞并了整個巴拿馬運河區。
至今巴拿馬運河還在美國的管控之下。
所以泰國想修,卻想繞開以上兩重限制,怎么辦呢?
研究了多年后,他們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叫做克拉橋項目。
但很顯然,中國并不很感冒,即使有助于破解馬六甲困局的途徑之一。
但就之前的形式來看,不太牢靠。
畢竟泰國一直對泛亞鐵路的修建,扭扭捏捏瞻前顧后反復無常。
現在提出的克拉路橋計劃,工期長投資大,只是對泰國收過路費有極大好處。
對中國卻有點一眼望不到頭的盡頭啊。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
《泰國克拉陸橋,是解決中國馬六甲海峽之困的鑰匙嗎?》貓哥的視界2023.3.26
《泰國為何遲遲不肯開通克拉地峽?!》地理帝2021.3.29
《為何泰國歷經6代國王都未能挖通克拉運河,中國的參與又能否破解馬六甲困局?》寰球大百科2024.1.14
《泰國最宏大基建,號稱亞洲的巴拿馬運河,已經PPT了300年……》鳳凰網2023.12.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