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的綠色生態版圖中,南平市以其豐富的竹林資源引領著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南平市連續多年穩居全國設區市之首,彰顯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綠色監管,推動千億產業夢想
面對市場的挑戰與產業的機遇,南平市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制定了竹產業千億行動方案。該方案旨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戰略規劃,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市竹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超過500億元,到2030年要沖刺千億元大關。這一宏偉目標的設定,不僅體現了南平市對竹產業發展的堅定信心,也預示著南平竹產業即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竹制品生產線用上了機器人搬運工
值得關注的是,福建省市場監管局與南平市政府攜手,在今年7月,簽訂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制定了《福建省市場監管賦能南平竹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該方案通過9個方面21條具體舉措,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在質量、標準、檢驗、計量、認證、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為南平竹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此舉標志著政府部門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深度介入與有效作為,為南平竹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標準制定,推動產業降本增效
南平市竹產業形成了上游竹拉絲、竹片,中游竹筍加工、竹膠板、重竹板,下游竹家具、竹工藝品等多個環節的關聯性產業集群。同時,還配套有竹工機械、膠水等關聯性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標準制定將是全鏈降本增效的利器,也是產業發展的必需。
在標準制定方面,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全力支持福建省竹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實施標準穩鏈工程,不斷完善竹產業標準體系。通過制定竹原料、竹板材等原材料的團體標準,南平市竹產業在提升產品品質、打造區域品牌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福建省祥福工藝有限公司是南平竹產業的重點企業,竹早期竹板材加工企業的標準不統一,影響了下游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為破解這一難題,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指導南平竹產業行業協會制定板材團體標準,統一竹材質量與尺寸,推動竹產業降本增效。
在祥福公司的案例中,通過市場監管部門的技術支持和標準化建設,下游產品質量合格率從88%提升至98%。這一變化體現了標準化在竹產業中的重要性。
技術賦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是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深知這一點,因此積極助力“以竹代塑”等環保理念的推廣,指導企業制定相關標準,提升竹制品的環保性能。同時,該局還大力支持竹產品質量提升科研項目的研究,推動竹板材防腐防霉、防火阻燃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此外,省級竹產品質檢中心的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南平市竹產品的檢驗檢測能力,為竹產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創新驅動下,南平市竹產業涌現出了一批批技術先進、產品優質的企業。這些企業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扎實的專業技能,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技術,為竹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
以福建雙羿竹木發展有限公司的為例,其精美的家具和裝飾品背后是172項專利技術,在這樣的技術底蘊之下,該公司成功將98%的竹家居用品銷往瑞典宜家,實現了訂單量的穩定增長。據了解,市場監管部門自2019年起,在竹產業鏈鏈主企業中開展了一系列管理培訓和指導,幫助雙羿公司及其上游供應商尚華公司和大簡公司共同納入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聯合攻關,實現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雙重飛躍,質量合格率從91%提升至98%,實現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雙重飛躍。
科技特派,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在南平竹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高度重視人才支撐作用。通過組建竹產業質量技術科特派團隊、在“閩質通”綜合賦能平臺上開設南平市竹產業鏈專區等舉措,該局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服務與市場監管賦能發展服務。同時,加強商標品牌培育、設立商標品牌指導站等措施的實施,也有效推動了竹產業的品牌化發展。
在南平市,竹產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一批批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投身竹產業發展事業中,他們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扎實的專業技能為竹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以政和縣為例,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組建了省科技特派團隊進駐政和縣,以常態化的方式為政和縣竹產業發展賦能。通過組織技術培訓,為企業答疑解惑,開展質量安全提升服務,助力產品研發,并搭建技術交流平臺等一系列舉措,貼近服務當地竹產業發展。目前,該工作站設立在政和縣市場監管局。
南平市竹產業不斷提質增效,科技特派員辛勤汗水背后有一份厚重的收獲。
品牌保護,鑄就產業金字招牌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在推動南平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品牌保護工作。通過推進知識產權和商標品牌工作站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商標品牌指導站等措施的實施,該局有效提升了竹企業的品牌保護意識和能力。
福建省九竹工貿有限公司作為竹制品創新的代表,擁有600多種不同造型與花紋的竹茶盤,產品七成以上實現線上銷售。面對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市場監管部門提供了精準的培訓和指導,幫助九竹公司及時申請專利,減少侵權行為的發生。目前,九竹公司已擁有6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項。
目前,南平市已建立了38個商標品牌指導站數量領跑全省。這些指導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便捷的品牌保護服務還推動了竹產業品牌化進程的加速發展。此外,25家竹企業成功入選“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南平市竹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為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區域發力,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南平市在推動竹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還注重發揮區域優勢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目前該市已建成建甌筍竹城、建陽經濟開發區竹循環經濟產業園、邵武經濟開發區竹材循環利用示范園、政和·中國竹具工藝城等特色產業園區進一步推動了竹產業的集聚發展。
以建甌市為例該市憑借得天獨厚的竹資源優勢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的積極作為其竹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建甌市場監管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做強一根竹”的戰略號召充分利用市場監管“工具箱”多措并舉助力竹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優化審批服務創新“一窗通辦”和“證照聯辦”模式大大提升了企業注冊登記效率為重點企業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該局還加強質量管理出臺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從標準、計量、認證等多個維度入手全方位提升竹產業質量水平推動竹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邁進。其中,在標準引領方面,建甌全市已主導或參與制修訂竹產業相關標準24項,其中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占比顯著,為竹產業的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政和縣市場監管局的推動下該縣竹產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政和縣全縣竹林面積已達46萬畝占全市竹林面積的7%涉竹企業超過22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6家占比全市近四分之一。通過制定“一企一策”質量提升方案、搭建技術交流平臺等措施政和市場監管局有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推動了竹產業的快速發展。
市場監管“工具箱”成為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亦是南平竹產業綠色發展的壯大因子。(張建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