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煎包,晚上煎餃,在杭州德壽宮對面的望江路的一家小吃店,這是一家由全家總動員經營的小吃店,店里有一個見人就笑的女孩,她叫鴨子,還有一個閑下來就會打兩把王者榮耀,而且段位還不低的老爸。
這家開在德壽宮的好秋小吃店,是杭州很多人的深夜食堂,好秋在杭州方言中有好吃的諧音,也有“豐收的秋天”這樣美好的寓意,它的前身是開在南宋御街的一家“王記小吃”夜市小攤,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家就開始擁有了自己的粉絲,直到開到后來的好秋,老食客不少,新食客也多,從南宋御街的王記小吃到今天的德壽宮附近的好秋小吃,店址挪了四次,最牛的是他們搬到哪里,食客們就會跟到哪里。
把煎餃做宵夜的店,安徽的碳水之城安慶也有一家胡二煎餃非常有名,也是全家總動員齊上陣,不同的是他們家后來是父母經營老店,女兒開了一家新店,除了煎餃還兼顧了燒烤,他們家的煎餃是我吃過的煎餃里放料最多的餃子,皮薄餡料足,肉汁多,冬天的時候他們家的牛肉餡、羊肉餡的煎餃子真的是一口一個滿足。
好秋店不大,30平左右,堂食也僅有五張桌子,他家店也好找,旁邊有一家煙酒店,一家花圈店,早上去吃好秋要排隊,看到排著長長的隊伍的那家就是,除了新老食客,還有些人是看了一些美食博主的推薦專程過來吃一次,望江路原來是有名的龍蝦一條街,現在比起當年的熱鬧少了幾分,這幾年線下的餐飲也越來越難,好在還有好秋這樣的小吃店在撐著場面。
煎包是一個一個賣,2元一個,煎餃則是一鍋一鍋賣,一鍋十個。
牛肉生煎包是好秋家的招牌,畢竟有王師傅幾十年的功力積攢在那里,在杭州要像找到面館一樣去找牛肉生煎還有點難;好的牛肉生煎一定會是面皮要老面來發酵,餡料中的牛肉要用到真正的純牛肉,生煎的功夫一半在面皮一半在餡料;
油用農家菜籽油,用菜籽油煎生煎,香一點,顏色也純一點。一鍋生煎包十五分鐘左右出一鍋,煎出來的生煎包底部顏色金黃,面皮的口味感分為兩層,一層入口后先是酥脆,再吃就是蓬松的面皮,最后是多汁香嫩的牛肉餡料;
剛出鍋的生煎包口感是最好的,吃生煎包可以配一碗牛肉粉絲或者小餛燉,牛肉粉湯的湯底是由牛骨來燉的,湯頭香濃,杭州人的粉絲喜歡泡的很軟,新豐小吃的粉絲也是這樣,粉絲一點力度也沒有,軟塌塌的,我還是有點吃不習慣,粉絲還是要有點力度才好吃,天氣太熱時,店里還有綠豆湯,可以把牛肉粉絲換成綠豆湯來搭配生煎包;
豬油拌面也是一個特色,豬油必須自家熬的更香,杭州人吃面和粉絲相反,粉絲喜歡更軟爛一點,面反而要求要帶白心,略帶一點生感,生面下鍋,不過冷水,煮面不煮到熟透是為了保證吃到最后一口時,面條才不會過軟,另外他們家的菜泡鈑也用到了豬油。
小餛燉的湯料里加了蝦皮、紫菜、榨菜、豬油一樣不缺,單是喝一口就已經非常鮮美食了~
煎餃也是招牌,牛肉餡料的煎餃用的是小鍋煎,現包現煎,吃起來就和那些凍餃的口感完全不一樣,煎餃皮酥脆,餡料豐滿。我吃過最差勁的煎餃是把一張餃子皮沾了筷子頭那么大的肉餡,硬生生包成了餃子的形狀,賣一元一個,講是煎餃,實際應該稱為煎餃子皮更合適。
還也可以點上一籠杭州小籠,小籠包的皮子也是手搟的,純肉餡,醬油生姜海鮮什么都沒放,薄皮的湯包,味道居中,不討好也不討厭。
看到很多關于好秋家的評論中有一個關鍵字“笑”,好秋家的年輕老板鴨子是個愛笑的姑娘,媽媽也愛笑,有兩個愛笑的人坐鎮守店,人氣怎么也不會差的,要不怎么會有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這樣的話呢。
如果你來杭州,試試牛肉煎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