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酒家萬斯店突然關門讓老食客措手不及。這已是本月第二家停業的老牌粵菜館。走進空蕩蕩的二樓大廳,曾經人聲鼎沸的茶市景象恍如昨日。
那些8元一籠的蝦餃確實便宜,但面皮總帶著速凍食品特有的僵硬感。預制菜真的毀了傳統粵菜嗎?
這個問題在美食論壇吵翻了天。有老饕直言:"連燒鵝都能用半成品,這茶樓還有啥意思!"但把責任全推給預制菜未免太簡單。
現在茶樓生意難做得很,租金人工樣樣漲,偏偏茶價十年不敢大動。看看二沙島新開的網紅店就明白,年輕人更愛打卡拍照。
傳統茶樓那套"一盅兩件"的慢生活,確實跟不上節奏了。
數據不會說謊。廣州餐飲協會報告顯示,使用預制菜的茶樓利潤率能提高15%,但回頭客減少20%。這筆賬怎么算都難。
"新鮮出爐"四個字曾是粵菜金字招牌。
現在后廚可能連蒸籠都不用開,微波爐"叮"一聲就上菜。不過話說回來,預制菜也不是洪水猛獸。
關鍵看用得巧不巧,像那些需要復雜工藝的茶點,提前準備反而能保證品質穩定。有老師傅感嘆:"而家后生仔飲茶,手機先食最重要,邊個在乎系唔系即制?
"值得思考的是,當80%的茶樓都在用預制菜時,剩下的20%堅守現做的能撐多久?
這個選擇題,關乎整個粵菜的未來。下次路過老茶樓,不妨多望兩眼。說不定明天就變成奶茶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