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上的自殺式無人機,難免令人聯想起二戰時期的“神風特攻隊”。二者唯一的差異在于:現代無人機成本相對低廉,而日軍的“神風”則需以人命堆砌,“人肉制導”實乃其核心所在。
可憐的炮灰
二戰所謂“神風”,就是“白癜風”!
當年日本駕駛著戰斗機沖向美軍戰艦,取了一個看似動聽的名字:“神風”。這一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在古代,蒙古大軍曾兩度遠征日本,可最終都被那狂暴的颶風給沖翻了。
于是到了二戰末期,走投無路的日本代,竟然天真地期望美國艦隊也重蹈蒙古大軍的覆轍,被他們的自殺式飛機特攻隊一舉摧毀,進而迫使美國放棄攻占日本的計劃!于是,日本人便給第一批日軍飛機特攻隊取名“神風”。
其實,那些出擊的每支日軍飛機特攻隊都有自己的隊名,但最后還只有“神風”被人們記了下來,成為后世對二戰日軍飛機自殺特攻隊的統稱。
不過,那時可沒有無人機,因此都是真人駕駛著真飛機去撞美軍的戰艦。你要說這種做法成本高吧,日軍高層好像并不這么認為,畢竟事關“帝國存亡”,他們認為損失一些炮灰又算什么?而且飛機還都是一些快被淘汰的老舊飛機,能飛上天就可以了。
因此,當時那些打了雞血的日本新手飛行員們,駕駛著只有單程燃料,焊死了艙蓋的飛機出發了。一起出發的還有名義上給他們護航的伴飛戰機,其實就是起到督戰隊的作用。
當然了,神風特攻機每一次出發,也不是注定有去無回的!如果找不到攻擊目標,飛行員們依然是可以返航的,并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必死!就算日軍再無視這些炮灰的性命,但也不會白白浪費寶貴炮灰的。
這些炮灰回來后,大概率也活不久,因為幾天后可能就要繼續起飛執行自殺攻擊任務。不過像佐佐木友次那樣的“幸運”炮灰也有不少,他先后喝了9次壯行酒最后卻還茍活著,這絕不是運氣,這是因為他的膽小。
據美軍統計: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間,“神風特攻隊”大約出動了1298架飛機,2800架機次的自殺攻擊,一共擊沉美軍34艘,擊傷368艘艦艇,造成近萬名美軍海軍傷亡。
綜合起來的命中率約為20%,最大的戰績是在萊特灣海戰中擊沉了美軍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這戰績看起來好像不錯,但這種“人肉制導”的模式注定無法長久。
“神風特攻隊”在戰史上也只是曇花一現,美軍剛開始吃了虧以后,他們就對“神風特攻隊”有了戒心和對策。那些臨時急訓出來的“神風”新手駕駛員,后來在面對美軍密集的防空火力網,戰果也大打折扣。
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神風特攻隊”的創始人大西瀧治郎便自己剖腹了。
為何要用一整段篇幅來闡述二戰日軍的神風特攻隊?因為它的攻擊模式和現在的無人機有一定的相似性。不過,無人機又要比“人肉制導神風”有本質的飛躍。
無人機的性價比,建立在高科技基礎之下
二戰時期沒有精確導彈,那時德國人的V2導彈并不成熟,更沒有無人機。所以那時要想遠程精準轟炸,日本人便只能用人開著飛機去“玉碎”。
戰后導彈技術雖然得到了長足發展,不過造價高昂,打得越準的導彈越貴。
新的戰爭模式
無人機今天在戰場上大量出現,剛開始還只是在亞阿(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戰爭中,而俄烏戰爭則徹底把無人機玩成了戰略武器。
自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逾兩年,大量無人機被俄烏又方廣泛應用在戰場,殺人無數。
而且現在俄烏兩軍使用的自殺無人機,無論是功能還是造價,都要比商用無人機更低一級。對于戰場上的士兵來說,只要能飛能遠程控制就完全夠用了。
這種情況下,戰場上的無人機開始向著更廉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無人機的技術創新,可能要堪比一戰時期的飛機了。特別是它身上采用的先進傳感器通信技術,讓它們能夠更加精準地執行任務,真正做到一擊即中,一招斃敵,這是二戰時期那些所謂“神風”們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殺敵功能外,無人機在多功能軍事應用方面也是游刃有余:空中偵察監視,承擔物資運輸、通信中繼等任務都可以勝任。
空中幽靈
和神風特攻隊相比,除了不需要“肉體制導”外,無人機的成本相比傳統的有人駕駛飛行器,無人機的制造成本也是相當的低廉,維護保養也十分簡便,甚至可以和二戰德軍“鐵拳”火箭筒一樣,說白了,無人機就是一個能殺人的玩具。
我們可以斷言:無人機,將成為一款能夠變革戰爭形態的決定性武器。
如果二戰時期的神風隊員如果穿越到現在看到無人機,肯定會捶胸頓足痛哭:早知道“神風”能這樣玩,我們何必還要以命相搏。
結語:未來戰場,無人“神風”武器將會陸續登場。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大殺四方,首當其充倒霉的自然就是步兵,其次就是坦克裝甲車。雖然坦克現在有“主動防御裝甲”來應對威脅,但它們還是經常被無人機鉆進了軟肋而殉爆,場景慘不忍睹。
畢竟坦克數量再多,也扛不住無人機數量多。而且無人機機動靈活,笨拙的坦克在地面上不停地轉圈也欲哭無淚。俄烏戰場一些消息源聲稱:坦克損失的三分之二都出自無人機之手。
海面上的船艇也好不到哪里去,無人機和無人艇就是它們的噩夢。
無人化輕型武器對傳統重型武器的巨大威脅,很可能會催生出另一種戰斗模式。面對無人化輕型武器越來越緊迫的威脅,各國軍隊都在試圖尋求一個終極解決方案,那就是把傳統武器也“無人化”。
無人坦克測試
此前,俄軍將一輛繳獲而來的 T-72AMT 改裝成無人坦克,相關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開來。這輛經過改裝的無人坦克,其操控方式就借用了FPV無人機的遙控設備。
至于那些可憐的步兵,像那樣的單兵飛行裝具已經在研發和試用了,但短時間內改變步兵戰斗模式的可能性很低。
單人飛行器
在二戰的硝煙中,“神風特攻隊”以其近乎絕望和瘋狂的自殺式攻擊方式,成為了戰爭史上黑暗而獨特的存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戰爭的形式和手段也在逐漸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無人武器的發展同樣并非一蹴而就,從早期概念的提出,到相關技術的艱難突破,再到今天俄烏戰場上的不斷調試和完善,必將推動著軍事技術朝無人化方向的不斷邁進。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二戰靚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