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工巨頭L3哈里斯剛曝光了"紅狼""綠狼"兩款廉價巡航導彈,單價只要30萬美元,號稱要年產上千枚。
這波操作明顯沖著中國來的——五角大樓盤算著用"便宜貨海戰術"在太平洋跟解放軍打消耗戰。
畢竟現在一枚高端反艦導彈要320萬美元,真打起來美軍庫存根本扛不住,但用30萬的導彈打沉30億的軍艦,這賬誰不會算?
但問題來了:便宜真的能當飯吃?
看看烏克蘭戰場就懂了。俄軍用的5萬美元伊朗小摩托無人機確實能搞騷擾,但真正改變戰局的是烏軍那些百萬美元級的"風暴陰影"導彈——精確端掉俄軍指揮部、逼得黑海艦隊連夜搬家。
美軍現在這批廉價導彈,射程才200海里,隱身性能約等于無,碰上解放軍的防空網怕是連福建艦的影都摸不著。更諷刺的是,美軍自己報告都承認:真要在臺海開戰,前三周就能打光5000枚高端導彈,靠這些"丐版"導彈續命?怕是連解放軍第一島鏈都沖不破。
說到底,美國這招是被中國逼出來的。解放軍軍艦下餃子速度比美國快三倍,五角大樓算盤打得再響也填不上這個窟窿。
洛克希德·馬丁這些傳統軍火商造導彈像雕藝術品,一年憋不出幾百枚;新冒出來的安杜里爾公司倒是能搞量產,可軟件系統跟美軍現有裝備根本不兼容。這就好比想用山寨手機指揮F-35打仗,聽著就懸。更魔幻的是,美軍采購部門還在用冷戰那套流程,等新導彈走完審批程序,中國怕是都造出激光反導系統了。
其實美軍智庫早就開過藥方:必須"高低搭配"——用高端導彈撕開防線,廉價導彈持續補刀。可現實是既舍不得天價導彈的精度,又眼饞便宜貨的數量,最后搞成四不像。
更致命的是工業鏈斷層:造芯片的在美國,造殼子的在東南亞,組裝線在墨西哥,隨便哪個環節卡脖子,所謂"大規模量產"立馬變笑話。相比之下,中國全產業鏈+恐怖產能才是真·降維打擊,055大驅都能一年下水三艘,導彈產能怕是能按秒算。
這場廉價導彈狂歡背后,暴露的是美國戰略焦慮:既想維持技術代差,又玩不起消耗戰。但現代戰爭早不是比誰導彈多了,體系對抗才是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