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全國模范教師”肖惠文故事改編,華表獎導演周勇執導,許之糯、寧文彤、肖子謙領銜主演的電影《音樂課》,在北京、南昌等地舉行了首映、試映、巡映活動。電影未映先紅,不少觀眾認為,該片不僅故事好看,有笑有淚,內涵深刻,有極高社會價值及現實教育意義;而且影片中的青山綠水,鄉村氣息濃郁,鄉野風光和風土人情具佳,充滿煙火氣息,觀眾稱鏡頭里的泰和美炸了。
《音樂課》海報
?泰和·水槎天湖山
天湖山位于水槎鄉境內,素有“井岡山下小井岡”、“泰和境內小廬山”的美譽,備受廣大自駕游客青睞。山頂有“天湖”,湖水碧綠澄澈,湖邊矗立著千年觀音古寺。每年四、五月,天湖山上的杜鵑花進入盛開期,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綿延不絕,匯成了一片片鮮紅艷麗的花海,爛漫多彩,蔚為壯觀。
周鳴老師帶領竹笛班學生們通過登山練習氣息的戲份,以及教小演員竹笛,周鳴周末上天湖山,展現一派遼闊壯麗的天湖盛景的戲,均在在這里拍攝。
?泰和·水槎“天湖山小學”
為了真實還原一個條件落后、設施陳舊的鄉村小學,劇組發揮自力更生的精神,耗時15天,將水槎鄉坑西畬族村委會成功改造成了影片中的“天湖山小學”。大到操場上的乒乓球桌和籃球架,小到每間教室的時鐘和桌椅板凳,全都是美術置景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親手完善。全片“天湖山小學”主場景,大多數校園戲份均在此完成。
據主創介紹,攝制組當時找遍了泰和的鄉村小學,都覺得泰和的鄉村小學都改造或新起的學校都很新,不符合電影中的場景要求。后來劇組決定在天湖山腳下找個地方來改造,既符合電影場景要求,又可以與片中天湖山相呼應。
?泰和·水槎東沔村
水槎鄉有個東沔村,地處水槎鄉北大門,山清水秀。影片中,藍燕在溪水邊洗衣時唱著畬族山歌,以及周鳴帶著學生們在樹林里教吹笛的戲、周鳴和竹笛班學生們在溪水中吹笛打鬧的戲,在這里拍攝。
?泰和·沙村鎮·珠陵江
珠陵江是贛江的一條支流,從泰和東部的秀美山川中逶迤而來,流水潺潺、江清岸綠,景色十分宜人。劇組勘景時被一眼驚艷,便選中此地拍攝了影片中師生練習吹笛的畫面。
村因水而秀,珠陵江水的滋養,造就了生態綿溪村的非凡容顏,綿溪村名為“溪水長流,綿延不斷”之意,曾榮獲“江西十大秀美鄉村”稱號,村內草木菁菁、阡陌縱橫,處處呈現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
每年金秋時節,金燦燦的稻谷隨秋風起伏翻滾,自空中俯瞰,一幅幅多彩壯麗的稻田畫卷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劇組特地在開機前用航拍設備,將綿溪稻田的如畫美景收錄在了片頭畫面里。
?泰和·灌溪鎮古坪村
灌溪鎮知名文化古村——古坪村,村如其名,古色古香,古韻盎然。為清雍正十二年籌建,是對古坪義士朱思忠、揚州知府朱裒精忠報國、除暴安良事跡的銘記與褒獎。村內有326棵古樟樹,既是孩子們玩耍的樂園,也是在外游子一抹恬靜的鄉愁。步入古坪村,仿若展開了一幅古色古香、絢麗多彩的畫卷,遙遠的傳說、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精湛的古建,無不吸引著熱愛古老文明的遠方游客們。
片中小雷飛平日里就和小伙伴們在村口忠義坊前以跳畬族竹竿舞為樂,以及小雷飛的家就設在這個村。小雷飛夢境里考上大學,村口父母及村民笑臉相迎的戲也在此拍攝。
?泰和·螺溪鎮爵譽村
螺溪鎮爵譽村坐落在螺溪鎮西北部,始建于南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原名龍源村,宋朝時因村里人才輩出,文風鼎盛,科舉蟬聯,爵崇譽隆,故宋仁宗賜名“爵譽”以示褒獎,爵譽村之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爵譽古村稻田環繞、山清水秀,不僅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贛派建筑風格的集中展示地,先后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國家級傳統村落。
據介紹,電影拍攝當天從附近各鄉鎮來了洋洋灑灑數百名老師、學生和村民群演,群演們先是提前現學了畬族舞蹈,晚上拍攝時,眾人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伴著畬族歌謠的節奏,一起愉快地律動搖擺,以畬族特有的方式慶祝三月三,享受著美好而難忘的盛宴狂歡之夜。
采 寫:李 華
圖 片:片方提供
責 編:黎小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