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都穩穩占據世界總人口第一的位置,2023年,我國人口已經達到了14.1億人。也同樣在2023年,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這一現象不僅說明印度的人口一直在增長,還說明了中國的人口一直在下降。
7月11日,聯合國發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4》,里面確切說明,世界人口將在2080年達到103億的巔峰,但中國人口的表現卻一反常態,很有可能回到上世紀的水平。
中國人口百年巨變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妥妥的人口大國,不只是新中國建立之后,就算在清末和上世紀戰亂時期,中國長期占據世界20%左右的人口。
那個時候人們一般認為,一個家庭的孩子越多,代表著福氣也就越多。其實這與社會發展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無論做什么全靠勞動力,人口越多,勞動力就越多,家里的底氣就越足。新中國建立后,全國上下百廢待興,為了建設新家園,人口越多,可為社會做的貢獻就越大。
在這樣的思想浪潮下,人們為社會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而團結一心更是讓國家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短短二三十年,中國人口呈直線增長,彼時每家每戶的孩子最少也是兩三個,人口多了,但時代也開始發展了,按照人口增長的趨勢,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定會承受著極大壓力,包括但不限于就業、資源等等。
所以在1971年,國家將控制人口增長的指標正式納入發展計劃。在1980年之后,國家開始全面實施計劃生育。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許多公益宣傳語都在控制人口增長,流傳甚廣的比如“少生優生,幸福一生”、或是“只生一個好”等等。
這個階段成功將每個家庭的出生人口控制在了一到兩個之間。人們不再抱著“多子多福”的理念生孩子,而是將孩子當做寶貝,以培養人才為主。
圖片來源網絡
此后三十年,中國的人口一直在平穩增長著,但在2013年,中國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不到十年的時間,中國再次放開三胎。
可生育政策的放開并沒能改變國內持續下降的人口增長,截止到2023年,中國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人口負增長。
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中國人口不斷減少的因素
專家分析,第一點是因為育齡女性規模在不斷減少。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育齡女性規模就持續在下降,年平均減少五百萬人。
育齡女性規模下降,隨之而來的還有結婚女性的規模下降。女性結婚的時間越來越晚,所導致出生人口也越來越少。
數據表明,女性生育與高等教育比例提升也有著極大關系。受教育越高,結婚越晚,生育意愿也越低迷。
人口負增長的第二個原因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綜合來看,是因為人們感受到了生育所需成本的急劇增加從而令人們“不敢”生孩子。
從前人口雖然多,但養育壓力卻并沒有那么大。但現在,從孕期開始到把孩子養育成人,期間所付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要比之前多上數百倍。
不斷飆升的房價讓人望而卻步,孩子要想成功就必須贏在“起跑線”上,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不僅壓得讓孩子喘不過氣來,還像是壓在家長心頭的一座山。
在龐大的壓力之下,年輕人的生育意愿大幅降低,不是不愿意生,而是“生不起”、“不敢生”。
第三點,家庭規模的變化也影響了人口的變化。曾經一個小家庭可以擴散為一個龐大的家庭,僅是祖孫三代的規模就已經非常可觀了;但現在更多是小家庭繼續發展小家庭,即使四世同堂人口也在一定數量之內。
第四點,養老和養育全部集中在一代人的身上。這也是加重年輕人不想生不敢生的因素。老人需要看顧,小孩需要教導、自己還有工作,當壓力全部交織在一起,就變成了無限的焦慮。
而這樣的情況還在隨著時間在不斷增長,當國內人口老齡化增加,但出生人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人口負增長就成為了必然。
聯合國的預測
根據聯合國預測,從2024年到2054年,中國人口將會減少2.04億,也就是12億左右。發展到下世紀初,中國人口將會減少7.86億,也就是下降至6.33億人。
這個人口規模,相當于新中國剛建立不久的時候。
聯合國的預測自然是非常權威的,但預測只是預測,在此期間,或許會有新的變化出現也不一定。
不過,不斷減少的人口卻不得不讓我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現在的人口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大于弊的,因為人口少了,競爭也就少了,社會資源將平衡,并且人們還處于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
然而,長期看來,人口減少是弊大于利的。因為全國已經步入人口老齡化時代,人口老齡化,代表著勞動力的減少,勞動力的減少,會極大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
有人說,科技時代已經來臨,社會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不再像從前那么大。
但是我們要認清的是,無論社會怎樣發展,人類是永遠無法替代的。當人類減少之后,生產力就會隨之減少,生產力減少,資金流通就會遇到阻礙,而資金則關乎著國家的發展。
當一個國家的資金流轉出現問題,那么給予社會的政策也會發生變化。這其實與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
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帶給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隨著時代發展,我國也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
人口的減少雖然帶給我們不小的挑戰,但往往挑戰中也會隱藏有巨大的機遇。比如從勞動型產業轉向高附加值產業,再比如新生產業增長......
總之,人口的變化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它關乎著國家的發展,更關乎著每個家庭的發展,“小家”和“大家”,一定是相互成就的。
所以對于聯合國的預測,我們既要保持警惕,也要放平心態,問題常在,但只要堅定信心,緊跟國家發展腳步,我們必定能實現光明的未來。
信息來源:
1、人大重陽網:丁剛:聯合國報告稱中國人口2100年縮至6.3億
2、半島都市報:去年中國人口負增長85萬,五問出生人口為何連續6年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