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天24小時,差不多的一日三餐,相差無幾的工作生活,為什么有人看起來更年輕,有人看起來卻很顯老?
通常,男性從55歲之后開始出現明顯的生理性衰退,女性則在45歲之后就能明顯感受到“斷崖式衰老”。然而,身體功能的維護不是到中老年才開始,而是從中青年就開始了,最佳的養老方式是從三四十歲時做起。
雖然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但是如果能夠擁有好的生活習慣,可能,衰老會來得晚一些。
收藏這份“最佳抗衰時間表”,照著做事半功倍,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保養自己!
7:00--7:30吃一份營養早餐
早餐吃得晚的人表現出更大的身體生物年齡,加速衰老的發生率也更高。
2024年,在《食品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餐吃得太晚,會加速衰老。
優質營養的早餐有一個搭配公式:“1+1+1+1”,即包含谷薯類、蔬果類、動物性食物(肉魚蛋奶)、豆類/堅果。
8:00以后,做好防曬再出門
很多人認為,只要挺過了夏季烈日,皮膚就不會被曬傷。這是錯誤的想法,紫外線不會因為天氣變化而消失。
防曬不僅僅能有效的抗老和美白方式,更能有效減少光老化,降低皮膚腫瘤的發生率。
即便是在冬季,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20%,仍然存在被曬傷的可能性,長期紫外線照射最易造成皮膚產生各種色斑,因此,一年四季都需要注意防曬。
10:00 喝2~3杯茶
2023年,《柳葉刀》子刊上發表的研究表明,每天喝茶2~3杯的抗衰老效果最佳,或保證每天攝入6~8克茶葉表現出的抗衰老效果最好。
注意哦,不是奶茶等茶水飲料!
12:00 來一份抗氧化午餐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被稱為抗氧化的“鐵三角”,要想延緩衰老,這三種維生素必須保障。動物性食物肉蛋奶中富含維A,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維C,一小把堅果含有維E。
2024年《老齡化》期刊上發表的研究顯示,攝入抗氧化飲食,延遲生物衰老。
13:00 小憩20~30分鐘
研究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的總腦容量更大,習慣午睡的人和不習慣午睡的人腦容量的平均差異相當于衰老2.6到6.5歲。習慣午睡的人腦容量更大,大腦健康狀態更好,患癡呆癥和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更低。最佳的午睡時長為20~30分鐘,不宜超過1小時。
15:00 補充水果,柑橘類為宜
2023年,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柑橘類水果以及橘子籽和果皮中,有一種名叫諾米林的天然化合物,這是一種孕烷X受體激動劑。
而專家通過動物實驗結果得到了一些啟示:多吃柑橘類水果,能抗衰,能長壽!
18:00 優質的晚餐很必要
很多人會為了減肥,把晚餐去掉,其實不吃晚餐對身體損害也挺大。長期不吃晚飯會使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從而促使自由基的產生,結果就是加速衰老。肉眼可見的狀態是皮膚失去紅潤光澤,褶皺明顯增多,想必這是很多人萬萬沒想到的一種副作用。
優質的晚餐可以這樣安排:在吃些大豆制品的基礎上,適量吃一點魚蝦、瘦肉等;其中一半可以是綠葉蔬菜。同時,可以吃一些富含水分的粥類或者清淡的湯類食物,干稀搭配可以適當幫身體補充水分。
19:00 30分鐘中強度運動
2023年發表在《細胞》子刊《Heliyon》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表明:久坐加速衰老,而運動減緩衰老。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鮮少運動,下班回家更是不想動彈,殊不知,衰老也在慢慢到來。研究顯示,每天用3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代替久坐,與表型年齡衰老減緩1.9年相關,與中高強度運動最少的人相比,中高強度運動最多的人,表型年齡降低了6.22歲。
可見,運動越多的人,身體越年輕!當然了,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安排即可。
23:00 早點上床睡個好覺
2023年發表在《睡眠健康》雜志的一項研究表示,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有助于減緩生物衰老過程。與睡眠習慣穩定的人相比,入睡時間偏差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大的參與者生物年齡老了9個月。
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也就是每天都保持差不多的入睡時間、起床時間,有助于延緩衰老。
本文綜合自:
①2024.09.07澎湃客戶端《女性45歲、男性55歲開始“斷崖式衰老”?專家:三個辦法有效抗衰!》
②2024.09.07生命時報《“最佳抗衰時間表”來了!經常這樣做的人,身體真的更年輕!》
③2024.04.25澎湃客戶端《早餐、晚餐各有“黃金時間”!在這個時間點前吃完,疾病更難近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