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喜迎故宮博物院百年誕辰,由東方華夏遺產文化保護中心、臺北故宮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瑰寶傳承 創新未來”中華文化探源工程啟動儀式暨故宮國寶再造系列作品藝術研討會活動在京圓滿舉辦。活動現場,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常克仁、兩岸文博界專家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嘉賓蒞臨會場。活動中,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首次以國寶再造形式來到大陸地區百姓身邊,開啟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
此次活動展出了三款工藝美術系列創新作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希偉創作的玉雕作品《百年徽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文創作的花絲鑲嵌作品《百年和合》,以及黃金鏨刻作品《千秋如意》隆重亮相。
《百年徽寶》璽紐取自清乾隆“自彊不息“玉璽得原型,璽基四面結合了中國玉雕和國畫長卷的藝術表現形式,鐫刻了從故宮博物院建院到文物南遷守護國寶的百年歷程,以此弘揚故宮人的典守精神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百年和合》以故宮館藏文物“金鏤空葵瓣龍紋盒“為藍本,選用貴金屬、和田玉等材質,采用花絲鑲嵌非遺工藝打造。作品包含了雙龍、八寶、卷草紋等紋飾,象征著團結合作、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新時代精神,寓意著富貴吉祥、幸福美滿的美好生活向往。
《千秋如意》以故宮館藏的“木胎金漆三多如意“為原型,采用宮廷金屬鏨刻工藝進行國寶再造。作品為三鑲式如意,全器透雕成樹枝狀,柄中部略隆起,首、腹、趾鏤雕大型桃實、佛手及石榴等果實枝葉,象征著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寓意千秋盛世,吉祥如意。作品將宮廷藝術之美和匠心獨具之功,展現的淋漓盡致。
現場專家認為,以創新形式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是傳承中國文化的良好載體,對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三款產品一經亮相,便受到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