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的兩件事,對聯想集團來說,反差巨大,背后反映的輿論風向更值得關注。
1
中秋節期間,網絡大V司馬南中秋扮成詩仙李白,出現在陜西知名酒品牌西鳳酒推廣活動上,引發網民爭議和嘲諷,不少網民揚言要抵制該酒品牌。
有網民說“李白要是泉下有知,一定死不瞑目”,也有不少網民揚言要抵制西鳳酒,并稱西鳳酒是在搞“自殺式營銷”。
迫于輿論壓力,9月19日,西鳳酒方面向經銷商、供應商發布通知要求,對活動擬邀請的專家學者、重要領導、文化名人、網絡大V等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和西鳳酒品牌理念、企業文化、經營戰略相契合。
表面上看,這件事和聯想集團沒有直接關系,但作為昔日的“質疑聯想急先鋒”,司馬南這次被大規模抵制,反映出輿論風向的明顯變化。
經濟學家任澤平9月23日發微博稱,最近看到司馬夾頭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大快人心。前幾年猖狂的不得了,是對民營經濟喊打喊殺的典型代表,是導致當前民營經濟信心處于歷史低谷的重要原因,跳梁小丑,不學無術,現在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2
與司馬南被抵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最近又有了新身份。
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迎來66周年校慶日,楊元慶當日被聘任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些年風生水起,在很多人心中可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比肩,楊元慶為何能成為中國科大校董?
有分析指出,其中一個原因和巨額捐贈有關。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之前說過 “校董就是幫助學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要么德高望眾,要么你做得很成功,給學生樹立了榜樣,又賺了很多錢,為學校做了貢獻,這樣既回饋社會,也有利于公司形象。”
2023年,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2億元,用于支持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樓建設。
長江商報報道稱,2021年至2023年三年,楊元慶合計向中國科大捐款達4.3億元,均為個人出資,捐款金額占薪酬比重約90%。
校董是我國高校在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時引進的治理模式,學校成立董事會,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管理、監督。
不過,新京報在早年的一篇評論中稱,中國大學的董事會和國外學校董事會完全不同,只是一個“聯誼會”或者說“資源共享平臺”,社會人士成為校董,目的是為自己貼金,很多學校也并非真想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管理、監督,而只是以“校董”頭銜,吸引社會捐資。
中國的高校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董會出現得比較晚,是咨詢性的,學校的重大事務在聽取校董建議的基礎上,最終由校長來決定。
3
即便沒有“實權”,但對楊元慶來說,能成為中國科大的校董,也是有關方面對他和聯想集團的進一步認可。
實際上,在此前之前,楊元慶已經頻頻在官方場合露面,并與地方主官會面互動。
去年12月,徽商總會成立,楊元慶當選并就任徽商總會首任會長。
3月份,全國兩會剛結束,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召開,楊元慶出現在年會主要中方代表名單中。
3月22日播出的央視《晚間新聞》畫面顯示,楊元慶參加了當天召開的全國工商聯咨詢委員會委員座談會,他坐在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旁邊,面前也擺放著一本和馬化騰一樣的紅色聘書。
5月末,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與楊元慶一行會談,感謝聯想集團對深圳發展的大力支持。
現在,楊元慶又成為中國科大校董。
一系列事件表明,聯想集團和楊元慶的地位被重新認可,而“質疑聯想急先鋒”司馬南被抵制,顯示出民間輿論風向的轉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