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長春丨第一次……
作者:吳雅琴
人生有許多的第一次,記得第一次背著母親親手為我縫制的小花書包,書包里的文具盒里有父親親手為我精心削好的三支二分錢一支的“麻桿鉛筆”。搖擺著奶奶為我梳理得光溜溜的兩條小辮子、發(fā)辮上扎著過年時爸爸為我買的紅色綢帶系成的蝴蝶結。身披清晨的霞光,我像小鳥兒一般飛快地奔向我的“東盛路小學?!薄_@是二道區(qū)中心校,學校條件很好,周圍綠樹成蔭,竹籬笆墻,青堂瓦舍。一進大門,學生們鴉雀無聲地在走廊里排著隊走進教室。走廊和教室都鋪著紅漆地板,室內桌椅整齊,窗戶寬敞明亮。老師們在各班教室的門口笑容可掬地迎接自己的學生們。我今天正式上小學了。
【記憶中的東盛路,網絡資料?!?/p>
還記得那個春天,我和鄰居小朋友在各自媽媽的陪伴下,第一次來到東盛路小學報名。操場上家長帶著孩子排著幾組長長的隊伍,隊伍前面各有一張書桌,書桌后坐著的是面試的老師,好容易輪到我了,中年男老師嚴肅認真卻也和藹地讓我數(shù)100個數(shù),我流利地數(shù)到50,老師說:“你行了?!辈⑶野盐业拿钟浽诒咀由稀N沂媪艘豢跉?,心想:這算什么?我還會背“小九九”和“二十四節(jié)氣歌”呢!我媽早就教會我了!然后抬頭望著抱著小弟弟的媽媽,心中未免有幾分得意,只見媽媽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課堂上舉手發(fā)言,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年輕美麗的韓玉珍老師表揚了我,后來,她又讓我當上班級的學習委員,從此后我信心十足!
轉眼小學二年級了,學校按居住區(qū)把我們調到樂群小學。這里條件不好,校園沒有圍墻,教室沒有走廊,冬天門關不嚴,很冷。新?lián)Q了班主任于老師,說心里話,我不太喜歡這位滿口山東話的老頭兒,因為他說的話我聽不懂!況且他又有些彎腰駝背加邋遢。哪里有我們那位年輕美麗講課聲音清脆悅耳、能歌善舞的韓玉珍老師那么討小朋友的喜歡!雖然我因想念心中的女神韓老師而心情郁悶,卻又無可奈何!可于老師卻偏偏讓我由學習委員改升為班長,且成為班級第一批少先隊員。
記得新隊員入隊宣誓大會那天是冬季,大禮堂里黑壓壓擠滿了全校師生。佩戴紅領巾的隊旗手高舉印有“星星火炬”的少年先鋒隊隊旗,由二名同樣佩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護旗,在隊鼓手伴奏之下,莊嚴地走到主席臺上。隊歌唱起來了!
“我們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新少年的先鋒,
團結起來繼承著我們的父兄,不怕艱難不怕?lián)又兀?/p>
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斗,學習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還記得這首隊歌是由郭沫若作詞。后來的隊歌改為《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是電影《英雄小八路》主題歌。
在這樣莊嚴而又令人興奮的會場上,班主任于老師竟然選中我代表新隊員發(fā)言,雖然之前我寫好了保證書似的發(fā)言稿,也很有自信,但當時還是臉紅心跳緊張得手心出汗。我是由老師們用手托舉到臺上的,人太多根本擠不過去。我站在臺上望了一眼臺下黑壓壓的一片小腦袋和亮晶晶的一雙雙眼睛,聲音顫抖地讀完了發(fā)言稿,耳邊似乎聽到了掌聲,就昏頭昏腦地被老師們用手接著抱到臺下。過后,我還在怯生生地觀察周周的人們,發(fā)現(xiàn)大家對我是一片贊揚和鼓勵之聲!從此以后我的膽子大了起來,發(fā)言不再怯場,到現(xiàn)在我都感謝山東口音的于老師,是他老人家給了我鍛煉意志和膽量的機會。
記得那天放學回家,西北風吹得臉蛋如刀子刮了一般疼痛,耳朵、手、腳都凍麻木了。小書包被風吹得不時從肩上滑落下來,在胳膊腕上晃蕩著,小同學們互相望著脖子上鮮艷的紅領巾,還是很興奮的雀躍著奔向家里,迫不及待地想告訴媽媽,心里的高興勁兒戰(zhàn)勝了凜冽的西北風。
到了三年級,我們又按居住區(qū)被集體轉到嶺東路小學,條件依然不好。我的左臂又由二道紅杠增加到三道紅杠(二道杠是少先隊中隊長即班級干部,三道杠是大隊長即學校學生干部)。這時候,我任副大隊長兼宣傳委員。少先隊輔導員趙老師派我主持少先隊大隊會,由我宣布大會會序。當我在藍天白云之下,穿著媽媽為我縫制的白襯衫藍褲子,胸前佩戴鮮艷的紅領巾,左臂掛著三道扛,第一次作為大隊長站在講臺上宣布: “嶺東路小學少年先鋒隊大隊會議開始開會!”接著出隊旗、唱隊歌,我的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當我第一次接過輔導員老師發(fā)給我的獎品一三本書,其中有一本是由龍飛虎上將撰寫的回憶錄《跟隨周副主席十一年》當時正是在三年困難時期,那本書的紙又黑又粗糙,但我翻看了無數(shù)遍。我敬佩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革命家那無私無畏的膽略和氣魄!
當我第一次在黑板報上畫粉筆畫,宣傳雷鋒叔叔,畫漫畫小虎子,寫作文登在墻報上;當我的第一幅兒童畫《豬多肥多糧產高》掛在少年宮展覽,從此我與繪畫結下不解之緣。
那一年我升入長春六中,冬季的一天,我和同學們在早晨值日掃雪,我們學校在伊通河附近,清晨薄霧蒙蒙,大街上和校園里的樹枝上掛滿霧 凇(又稱樹掛),在朝陽的照耀之下,銀妝素裹,粉雕玉砌,真比神話里的水晶宮還要晶瑩剔透,美麗妖嬈。太陽在漸漸升高,樹掛在隨風飄落,那一刻真如春天的梨花紛紛揚揚,美不勝收。于是我來了靈感,在老師的輔導之下,寫出一篇作文---《隆冬梨花開》。教語文的白老師當作范文在課堂上讓我有感情地朗讀了一遍,然后我的作文被第一次粘貼在長春六中走廊的《學習園地》之上。從此我寫作文的興趣大增,寫文章的能力不斷提高。
我加入共青團了,班主任白老師派給我一項光榮的任務:在全校新團員宣誓大會上,代表新團員發(fā)言。這是我第一次在六中全校大會上發(fā)言!我記得,我穿著哥哥穿小了的黑棉襖,還帶著補丁?;旧倥€是向往有一件好看的衣服,但是家里沒錢,那年代崇尚節(jié)儉,以艱苦樸素為榮,我也并不覺得自慚形穢,因為胸前佩戴著紅光閃閃的團徽,這讓我感覺無比榮耀!于是,我昂首挺胸走到長春六中的大禮堂的講臺上,面對全校共青團員,聲音清脆宏亮地宣讀我的感言:
窗外雪花白,室內春意暖,
團徽呀!紅光閃閃,戰(zhàn)友含笑別胸前,
這以后,校園甬路上迎面走來的高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經常會對我點頭微笑以示鼓勵。我對學校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憧憬。
還記得,教歷史的李老師戴著深度近視眼鏡,面色蠟黃,背有點兒駝,手指因吸煙而被熏黃了,走到身邊就會聞到濃重的煙味兒,他原本是大學講師,因身體不好到六中講課。聽人說他還不到30歲,卻像50來歲的人。他講課十分引人入勝,我也特愛舉手發(fā)言。有一天,李老師手捧著一摞厚書走進課堂,下課了,他把這幾本書捧給我,說:我看你很愛學歷史,這些書借給你看看。我如獲至寶,這是我第一次讀到孫中山、宋慶齡以及魯迅、秋瑾的故事,以后每周一堂的歷史課我必定會從李老師那里拿到好書,再把上一堂借給我的還給他。這讓我眼界大開,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一次期末考試,我的政治第一次得了滿分100分,這在全學年是唯一。老師說,政治幾乎沒人得過滿分,你是我教的第一個得滿分的學生。因為你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聯(lián)系實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寫得很生動感人,才給你100分。
幾年以后,我下鄉(xiāng)了,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那少年時代的一個又一個第一次經歷都鼓舞著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戰(zhàn)勝困難,勇敢前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或許是為了彌補當年的遺憾,我現(xiàn)在很喜歡穿漂亮而又不貴的新衣服,每當穿上新衣服,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那個身穿哥哥穿小了的打著補丁的黑棉襖的小女生,正站在講臺上熱情洋溢地發(fā)表演講……那時的年齡多美好,而現(xiàn)在的生活多美好!
就如歌中所唱:我們的家園是如詩如畫的地方,好山好水好日子,好運長又長,把希望放飛在中華大地之上,讓燦爛的陽光撒滿人間天堂!
(本文原載吳雅琴著《腳印》一書,以上插圖無說明者,均為作者吳雅琴老師繪畫作品。)
作者簡介:吳亞芹(又名吳雅琴),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春日報特約通訊員,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長春民協(xié)會員,漢俳學會會員,吉林省老研會會員,長春市老研會會員。知青書畫研究會會員,吉林省弘華書畫院常務理事。明珠詩社、一葉菩提詩社社員,桑榆文學社社員。中國畫作品曾多次獲獎。散文、詩歌、剪紙、中國畫等作品在長春日報、民情雜志、東北作家及當代名人等刊發(fā)表。著有回憶錄《腳印》,被河北大學等6所大學收藏。
編者:李春昌
【胡同長春】編發(fā)長春記憶圖文,歡迎閱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