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一新編輯| 車卯卯
下一個中產度假熱門地
中秋和國慶小長假有出行計劃的人,大多都在想辦法避開人群。那些對城市感到倦怠的年輕人從很早就開始籌劃,究竟要把珍貴假期花在哪個目的地上。
如果只是需要出行看名山大川,那中國廣袤的大地有許多選擇,但對于中產而言,常規旅游線路已經沒法調動起他們的情緒。
大眾旅行有三個階段,分別是:走向熱門城市、走向自然風光、和走向不尋常。
新一代的年輕中產,需要自然環境和松弛舒適兼顧,也要新奇和趣味并存的項目。
如果說海邊的阿那亞是北京中產的后花園,那在西部沙漠中,就藏著北上廣中產共同的“微醺版阿那亞”——寧夏酒莊。
穿過想象中的曠野,就能發現這片處于沙漠中的綠洲,這里總能突破人們過去對寧夏的認知,中國的大西北地區有著自己的波爾多。
假期來臨,那些被城市困住的人們正分批奔向寧夏酒莊。
寧夏,年輕中產的“西北后花園”
假期去哪玩,已經演變成一個值得年輕中產頭疼的問題。
樊雙看著每天社媒向她推送的“假期拒絕人擠人”和“國內9個小眾反向旅游地”都要忍不住皺眉,這種點贊十幾萬的帖子里列舉的地方,早在旅游旺季前就已經人擠人了。
她在過去幾年里,體驗過各種形式的長短旅行,無論國內國外東西南北,上至海拔3860m下至潛水27m,在禾木滑雪時看過凌晨三點的極光,也自駕穿過雅安森林時見過扭角羚。
樊雙覺得每場旅行,大概都是由幾個快樂瞬間和疲憊組成。
當下的年輕新中產在跨越過“旅行的幾個階段”后,已經開始了由“旅行”向“度假”的升級。
過去,旅行重點總歸要落在“行”字上,是東奔西跑,是異地登陸依然保持忙碌;而度假是生活方式的切換,是找個風光美好的地方感受時間流過,實現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充電。
寧夏酒莊就是在這個剛需節點,進入了年輕新中產的眼簾。
打卡酒莊,年輕中產的出行新項目
樊雙在進行了多次疲勞的度假后終于頓悟:保持微醺才是度假的成功要素。她真正養成喝葡萄酒的習慣,還要從上海開始風靡的“199葡萄酒自助”開始。
這里相當于當代一線年輕人的葡萄酒課堂101,通過屏幕了解產地、品種、甜度酸度和單寧,只需要按一下對應按鈕,就能接出一杯葡萄酒當即品下區別。
“這種店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花一次錢喝到好多種,過去想喝哪種一次總要買一瓶,之前靠做功課買酒,現在能各接30毫升看哪種更好喝,選酒全憑酒量。”
在葡萄酒自助里完成新手入門后,樊雙在規劃假期時,就有意瞄向了酒莊進發。
落地寧夏,從銀川市區出發幾十分鐘,樊雙背朝酒莊,深吸一口賀蘭山下秋季的冷空氣,才剛剛有點度假的感覺。
走進發酵車間之前,樊雙看著銀色大門上方寫著“這里的每一罐,都夠你喝200年”的牌子,心里暗嘆:這回真是來對了。
觀察同行參觀的人,與其說大家都是抱著體驗度假新感覺的目的,倒不如說大家都是為了喝酒而來。
樊雙端起桌上的馬爾貝克輕抿了一口,又端起來看看,驚訝于這竟然是“188塊3杯品鑒套餐”就能拿下的品質。釀酒師不斷介紹這款酒的潛力,樊雙從中聽出一種“寧夏酒莊,你的福氣還在后頭”的意味。
在寧夏酒莊漫游一個假期,生機和生動,常是人們對這里的最深印象。
三天時間在寧夏逛了五個酒莊,樊雙喝過一圈下來,覺得每款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性格,味蕾是最直觀的傳導器,有的濃郁飽滿有咖啡的香氣,有的入口能同時喝到果味花香,還有的扎實醇厚強勁如西北大漢。
葡萄的品種和產地成就了葡萄酒,而一杯印象深刻的葡萄酒的意義遠大于此,樊雙永遠會記得,拿著霞麗多在酒莊露臺面對賀蘭山吹風的初秋九月。
賀蘭山的葡萄從西北沙漠,跨越一千多公里進入到京滬中產杯中,地位也從遞出紫色名片,變成話題的中心。
寧夏酒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種植與釀造,寧夏酒莊的起源母版
寧夏有自己的波爾多,并不單指酒莊群落的南法風格建筑,而是從地理位置和風土環境來說,這里就是孕育葡萄的天選之地。
賀蘭山東麓,與法國著名的波爾多葡萄酒產區同在北緯39度到37度之間,是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這里四季分明,降水量低,日照充沛,和相對較大的晝夜溫差,一切都是種植葡萄和釀造優質葡萄酒的堅實地基。
寧夏自然環境中的天然物質,無論洋甘菊、橡樹皮、蒲公英還是馬尾草,都是大自然和這片土壤能給予葡萄的天然肥料。
七分靠土壤,三分靠產量。參觀完寧夏酒莊了解釀酒流程,再喝賀蘭葡萄酒,會有種迷底擺在謎面上之感。
這樣的環境,生長出這樣的葡萄,發酵出這樣的葡萄酒,一切都是理所應當。
當新中產還在研究波爾多左岸右岸的多樣性泥土會不會影響風格,意大利和葡萄牙不同產區哪年的可喝可放時,同法國一樣落在北緯38度上的寧夏中國葡萄酒,早就開始播下第一批種子。2011年,一瓶從寧夏走出的加貝蘭干紅,在倫敦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中摘取國際金獎,在此之前,這場世界大賽的報名官網中甚至沒有收錄寧夏這個產區。世界葡萄酒行業被賀蘭山產線震動, 寧夏葡萄酒拿下國際獎項的路也剛剛開始。法國波爾多有自己五大名莊,位于寧夏的酒莊也在幾年時間里拿遍了1300多個國際獎項。
早在2013年賀蘭山東麓產區就被收錄進被稱為“葡萄酒圣經”的《世界葡萄酒地圖》。在成為中產樂園之前,這片產區就已經靠拿獎、出口、和酒評家贊譽在國際葡萄酒圈混得風生水起。
第一次到達這里的中產,都會發現這里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看起來黑黢黢很健談又非常愛往田里跑的工作人員,很可能就是酒莊里貢獻出多個獲獎作品的金牌釀酒師。9月中下旬正是葡萄采摘的季節,葡萄園里采摘員的開工,也給莊園平添了幾分農家樂的氣氛。
談及葡萄酒時總歸離不開產地、品種和風土,中國葡萄酒和酒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在戈壁灘上建立起萬畝葡萄園的西鴿酒莊創始人張志言在創立之初,就始終想要做中國自己的精品紅酒。
“想要被世界所認識,打出中國的葡萄酒標簽,也要守正出奇,我們先把最傳統的東西做好,再在這個基礎上做出自己的特色。”
隨著國內大眾消費習慣的變遷,國產葡萄酒產業也開始在國內多點開花不斷生根,寧夏、云南、和新疆都陸續萌生了一批產區和大小酒莊品牌,也開始制造一些更貼近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紅酒。
以西鴿酒莊為例,釀造先從寧夏自己的葡萄品種上下手。蛇龍珠,一種百年前傳來的品種,經過風土和基因洗禮,變成了有中國地域的葡萄品種。西鴿就選擇以它作為原材料,完成中高端產品的釀造。
莊主張志言把這種創新稱為“下了點笨功夫”,但就是這樣的“母版變動”,成功為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帶來了一股新血液。
近兩年時間里,隨著“酒莊游”的熱門化,中國葡萄酒也都開始積累起了越來越多的年輕受眾。前往過寧夏酒莊的年輕人,多半都會記得西鴿酒莊同外星堡壘一樣的外觀,和一款由赤霞珠和蛇龍珠混釀而成的葡萄酒。世界知名酒評家曾對西鴿酒莊的賀蘭紅老藤珍藏葡萄酒N.50給出了17分的品鑒高分。這個秋季,打算去寧夏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在假期到酒莊參與品酒,要從月初就開始著手預約。西鴿酒莊的蛇龍珠干紅,已經是受集體新中產青睞的尖貨。
而打算長線發展的酒莊,也不急于一時的銷量,酒莊的客人可以來品酒,但絕大多數人因不同的原因,都沒辦法當場購買。
對于很多念念不忘的人來說,寧夏的風土封存在一瓶中國的葡萄酒里,想要帶走它,要么從銀川的機場旗艦店,要么從京東的旗艦店完成次日送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寧夏的紅酒,也完成了屬于自己細水長流的品牌輸出。
在沙漠中,體驗一種稀缺生活
可選擇的地方那么多,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中產唯獨選擇奔向寧夏酒莊?
在旅游業顯著復蘇的近幾年,年輕人奔向的小城市和小縣城,帶火了反向旅游。而反向旅游的內核,不僅僅是為了避開人群和“慢游”。
戈壁灘、邊緣島嶼和縣城,都給人們一種:擺脫重復生活的真實體驗。
新興旅游模式的本質,是基于人們對稀缺生活的渴望。于中產群體來說,他們需要的則是稀缺生活的細分領域,比如走進沙漠中的綠洲。
脫離疲乏的城市生活,脫離人口密度高的區域,與此同時需要一個愛好作為藥引。本質上,年輕新中產不會把酒莊作為一個目的地看待,而是一段田園牧歌式體驗的載體。
在提及寧夏酒莊時,人們常常拿這里和南法作為對比。
兩地在共享經緯坐標、孕育出同等葡萄酒原材料的同時,也有一種相似的氛圍感。
在問及樊雙,關于寧夏酒莊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么的時候,她想了想,除了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款葡萄酒的口感,就只記得在夕陽下喝酒的感覺很美妙。
沙漠中的綠洲(圖源:網絡)
對中國普遍消費者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對葡萄酒“無感”的階段,很多時候葡萄酒是酒桌上白酒的替代品。
而很多人真正開始對葡萄酒感興趣,也是因為機緣巧合。
有人在自駕游的途中遇到一排酒莊決定臨時改變路線,有人因為一篇“不是南法,這里是寧夏”的貼文,或者就是在酒莊恰好喝到了自己喜歡的那款。
推薦樊雙去酒莊的朋友李子喬,也是因為一款酒,徹底改變了對葡萄酒的認知。
一次出差的機會,李子喬恰好到了寧夏一個非常小的混釀酒莊,現在已經記不得當時葡萄的品種, 只記得入口時,很像自己小時候常吃的老冰棍。味覺所帶來的普魯斯特效應,讓他身處酒莊發酵間,卻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事。
很多年輕愛好者入坑葡萄酒的契機,很可能就源于一次“原來還有這種葡萄酒”,或是一場酒莊旅行。
據京東電商銷售數據顯示,國產葡萄酒銷量在葡萄酒板塊中占比約45%左右,其中26-35歲用戶占比數量最大,而18-25歲用戶增速最快。
葡萄酒早已突破商務和送禮的消費需求,國產葡萄酒也正在俘獲新一代年輕人。
當下,西鴿酒莊京東旗艦店銷量第一的單品,就是187ML的“小酒系列”。因為“葡萄酒年輕化”的消費趨勢,年輕人從容量上更愛小瓶裝和小酌款。
而口味更是多樣,長期負責京東采銷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國產葡萄酒的選品階段,通常會組建兩隊評審,一隊科班出身是WEST二、三、四級的專業評審;一隊則是實習生、大學生組成的大眾評審團來盲品,最終會綜合專業人士和大眾的選擇。京東采銷團隊從西鴿酒莊成立之初,就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國產葡萄酒品牌,日常工作周期中,平均每季度都會到酒莊去進行一次品牌系列品鑒,結合酒莊有沒有上什么新品、和日常觀測客戶和消費者的意見信息,從而對線上產品及時進行一些調整和改善。
京東采銷深入產業源頭,保持線上產品活水長流,才能搭建起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和了解到國產葡萄酒的前提。
“口味是主觀的,但是好喝是我們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希望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愛的款。”
當每個消費者都能在國產葡萄酒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這是正所有中國葡萄酒從業者期待看到的。
從包裝設計和容量,都更適合聚會和閨蜜小酌場景
樊雙在寧夏酒莊行結束時,因為顧慮行李運輸的問題并沒有買一些帶走,但她從在返程的路上就開始后悔。
幸好發現西鴿酒莊有京東線上旗艦店,除了加購一直惦記的蛇龍珠干紅,她還額外加購了一箱易拉罐裝的小酌干白系列。粗算了下時間,葡萄酒差不多能和自己同時到家。人對味覺的記憶是靈敏且持久的。回到家以后,樊雙抿了一口紅酒,也會想起在9月在賀蘭山腳下的那一個下午。
*本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