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降存量房貸、降二套首付比例,央媽的愛,你感受到了嘛?
這樣力度的舉措,能不能逆轉房地產的不利局面?
這個問題,隨著這兩天市場從狂歡、到冷靜,答案越來越水落石出。
胡Sir對房地產整體走勢的看法一向偏悲觀,但這次很明確認為:
雖然房地產市場整體逆轉,可能性很小;
但一線城市的豪宅市場,可能已經處于底部。
原因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任何貨幣寬松政策,首先利好的就是能夠最先接觸到金融資源的人。
這就是著名的香檳塔理論。
香檳從上面往下倒的時候,必然是最上面的杯子先接滿,再依次往下。
最上面的杯子,畫像就是,一線城市豪宅市場的買家。
第二,此次三部門聯合出手,最利好股票市場,已經成為共識。
比如說,在新聞發布環節,央行行長直接提到“支持股票市場”;
這在中國金融史上沒出現過,也沒有一個國家的央行行長公開說過。
這樣的預期管理,不能說不強烈。
在最后環節,央行行長還說了,互換便利只能用于買股票,可以搞3個5000億。
低利率的貸款,給上市公司增持回購,批了3000億,還可以有多個3000億!
簡單翻譯就是,金融機構可以直接抵押債券、股票類資產,向央行借券,從而盤活資產的流動性,可以在股市里繼續買入;上市公司和股東可以向銀行借貸回購股票。
從“這些資金不準流入股市”,到“這些資金只能買股票”,史上首次,人民銀行直接向股票市場提供流動性。
這些政策,給資本市場加了一個很大的杠桿,股市的反應也是應聲而起。
按照胡Sir這么多年的從業經驗,每次牛市半年之后,京滬豪宅市場肯定有一波行情。
比如,2015年大牛市,2016年北京豪宅市場,10萬+頂級豪宅成交翻了三倍,別墅成交翻倍。
此外,支持并購等舉措,一定也會再次產生造富效應。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市值管理,并購重組,最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去利用信息優勢和政策優勢,把不相關資產,或者關聯資產,以不合理的價格,不合理的方式裝進上市公司。
從而讓中小股東買單。
豪宅買家,金融資產比例一般比較高——這波流量,豪宅項目一定要接住了。
貳?
聊點題外話。
北宋時期,范仲淹主政杭州期間,發生大規模饑荒。
當時,杭州本地富商囤積居奇,炒作糧價。
范仲淹該怎么做?打擊炒作、強制開倉嗎?災民太多,糧食不夠分。
他想了一個招:高價從糧商手里買糧。糧商高興了,民眾罵聲四起。
但很快,杭州糧價高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到兩個月,各地的運糧船擠滿了杭州的碼頭。
供應充足了,范仲淹也馬上停止了高價收糧,糧價暴跌,賑災順利開展。
用市場經濟的思維平抑糧價只是開始,隨后范仲淹的做法更是讓人大吃一驚。
大災之年,他不僅不省吃儉用,反而大肆揮霍。
他給富豪遍發請帖,邀請與之一起游宴西湖,歌舞升平、飲酒做樂。
又號召下屬官員翻修衙門,花錢如流水。
奇怪的是,他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傷害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形象,反而得到百姓的交口稱贊。
為什么呢?
翻修衙門,按現在說法,叫“財政發力”;富人拼命消費,按現在說法就是:擴大內需。
為了滿足這些需求,災民也就有了崗位。
在他的轄區,每天都有幾萬災民從事貿易、飲食、工匠等等工作。
災情延續了好幾年,整個江浙地區,只有杭州安然度過災難。
這就叫“發有余之財,以惠貧者。”
回到豪宅市場。
如果能以豪宅市場的消費需求,作為抓手;
讓這種需求帶動相關產業,從土地、到建筑施工再到家具家電;
那香檳塔上游的酒,多多少少也能往下流上一點。
在整體需求萎靡不振的當下,哪怕局部的復蘇,也同樣值得重視。
要創造條件,讓富人敢于消費、樂于消費,讓豪宅市場走出底部,成為帶動整體復蘇的一個契機。
胡 Sir 不 胡 說
轉載與合作請與后臺聯系
胡Sir · 矩陣
企鵝號丨網易號丨頭條號丨視頻號
—— 往期文章導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