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到最高位列胡潤富豪榜第七位,她是商界女性的一個傳奇。
靠著SOHO地產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本以為她能夠成為中國企業家的典范,卻不曾想在危難之前,她竟然轉頭資助美國。
對同胞一毛不拔,對美國大方出手,在眾人心生不滿之際,她更是直接撂攤子跑路。
如今塵埃已落定,她又如何了呢?
國內國外“兩面派”
都說危難見人心,對于新時代的我們而言,經歷過最刻骨銘心的災難就是三年的新冠時期。
有人逆行而上,向著危難地出發支援;有人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金錢,希望能夠盡上一份力;還有無數人也正在用力所能及的行動,抗擊新冠。
其中,一些企業的表現可謂是非常亮眼,他們也被視為企業的楷模。然而卻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在眾多著名企業之中,有一家房地產企業巋然不動,只在社交媒體上以口頭支持。
這家企業就是SOHO中國,創始人就是潘石屹和張欣這對夫婦。面對危難,張欣卻只是在網上簡單發了兩個字“加油”,這種毫不作為的態度引得公眾產生不滿。
不過一個企業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是自己的事情,公眾無權干涉,但令人們感到憤怒的點遠不在此,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張欣和潘石屹的兒子潘瑞,在社交媒體上出言不遜,言語中沒有絲毫敬畏,作為一個即將成年的人,潘瑞的話無疑暴露出了他們的思想。
第二,張欣和潘石屹發家于中國,卻屢次資助美國,對國內的一切視而不見。
中國經濟周刊:潘石屹真要跑了?疫情期間未捐款,賣完資產又要賣上市公司?
正是因為日積月累的行徑,才讓公眾心生不滿,不過就算輿論聲音再怎么大,張欣夫婦也毫不在意,因為他們馬上就要離開中國了。
2022年,張欣辭任SOHO中國CEO職位,隨后徹底消失在公眾眼前,但后續偶爾曝光出的照片都說明,張欣已經跑去美國,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于是在國內,張欣的口碑急轉直下,而她去美國之前的所有行為,也都有了解釋。
新浪財經:疫情肆虐下,曾向美國捐款6億的潘石屹為何“消失”了?
優秀和出色毋庸置疑
1965年生的張欣,在14歲那年跟著父母舉家來到了香港。彼時的香港已經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繁榮、華麗、美好,承載著許多人的夢想。
然而光鮮亮麗的一切都不屬于張欣,父母做著最普通的流水線工人,而張欣也跟著母親做了一名紡織女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廠線上的一切都毫無變化,年紀輕輕的張欣不甘心現狀,她燃起了一股勁,除去上班時間之外,張欣選擇了自學。
五年的時間,除去必要的花銷,張欣攢下的錢對她來說也是一筆“巨資”。她用這筆錢去了英國繼續學習,考入劍橋,而后看準機會直接投身金融經濟領域。
這個從底層奮斗上來的人,可太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了。她對自己下手非常狠,能不休息就不休息,一心撲到事業上,好用的腦子加上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很快就引起了高層的注意。
所以在華爾街某著名企業中,張欣用自己寫出了成功的篇章,短短幾年時間,她就已經成為了企業的高管,收入極為可觀,直接躋身精英階層。
由于張欣的業務有涉及國內,所以奔波也是常有的事情。1994年在上海,張欣第一次見到了潘石屹。
兩人一見如故,頻率契合,僅僅四天的時間,他們就決定結婚。這對看似毫無交匯的人,卻在交往之后干了一件大事——創立新的企業。
張欣辭掉了自己年薪百萬的工作,與潘石屹一起定居國內,1995年,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誕生了,他們分工明確,張欣主管房子設計、工程以及國際推廣,其余的銷售和國內的推廣則由潘石屹做。
在兩者的磨合之下,張欣以其獨立大膽的眼光鋪下了成功之路。她創立的小型辦公室,居家辦公的概念正好迎合了中國當時的潮流,而張欣獨創的“長城腳下的公社”更是一舉奪得威尼斯雙年展“建筑藝術推動大獎”。
他們將手上有的資產全部整合,隨后更名為SOHO中國,從此開啟了新篇章。多年的運營令SOHO的產業遍布全國一線城市,而張欣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這對夫妻的結合可以說是商界的一段傳奇,不過名氣越大,張欣和潘石屹一些舉動的爭議聲就越大。
做人忘了本
從2012年開始,SOHO中國就全然變了模樣:
張欣加入了美國籍;SOHO中國從銷售逐漸轉變為租賃;潘石屹和張欣開始有序虧本套現;與此同時,他們還陸陸續續向美國的頂尖名校捐了6億。
一個又一個的行動都在表明,張欣夫婦似乎是要“跑”,但每次在輿論聲音越來越大的時候,潘石屹都站出來表誠心。
比如說他們向美國名校捐款,有網友表示,為什么分文不捐國內,明明國內的教育更需要資金支持。
對此,他們給出的是,他們是為了幫助中國貧困的留學生。“留學生”和“貧困”,這兩個詞分開都認識,但結合到一起,卻讓人心生疑惑。
畢竟我們都知道,能出國留學的人,是怎么都與貧困搭不上邊的。他們捐助的美國頂尖名校,也并不是只要成績好就能上的學校。
直到2019年,張欣和潘石屹曬出了兒子的照片,人們才發現,原來那些錢,全部都是為自己孩子鋪的路。
他們的孩子明顯也知道自己之后的天地不會在國內,所以在新冠發生之后,言語也更加肆無忌憚,甚至引起國內很多人的反感。
所以在2022年張欣和潘石屹共同退出SOHO中國管理的時候,人們也沒有太大意外,只是會在張欣和潘石屹出現的時候,下面總是一片罵聲罷了。
而現在,SOHO中國僅存的產業更是危機不斷,內部問題和外部的競爭都表明SOHO的衰落,張欣這位曾經被視作榜樣的女性,現在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不過看近期張欣的動態,她在美國過得依然風生水起,轉行影視行業的決定也逐漸有了起色。
張欣的優秀出色是毋庸置疑的,她敢闖敢拼,敢為了夢想付出一切。但在優秀之前,道德和責任更是衡量一個人的基礎。
身為一名企業家,懂得感恩,懂得責任才能贏得大眾的認可,否則必將成為反面教材,為自己招致罵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