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2日,山東省攝協組織攝影家赴德州、聊城等地“尋訪大運河”,開展“深扎”調研創作實踐活動。
在德州夏津縣、武城縣,創作實踐團隊一行實地考察了大運河沿岸的自然風光及四女寺水利樞紐、老船閘遺址等人文景觀,現場觀摩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馬堤吹腔表演,并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進行深入交流和專題拍攝。沿大運河北行至德城區,大家拍攝記錄了南運河德州段“九曲十八彎”的獨特景觀,走訪了“德州窯”紅綠彩博物館、老虎倉遺址、北廠漕倉遺址等多個代表性博物館和遺址。在樂陵市,大家參觀拍攝了百棗園、中華棗博園、樂陵影視城,感受到當地豐厚的歷史底蘊。
在聊城臨清市鰲頭磯,創作實踐團隊一行對周邊百姓生活進行調研,實地走訪了考棚街、縣治遺址,參觀了“運河四大名塔”之一的臨清舍利寶塔、臨清運河鈔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清貢磚,深刻體悟當地的運河文化,并開展拍攝創作。
此次活動由潘永強、寧舟浩、劉書彤三位攝影家帶隊,他們對行程中的拍攝內容進行了細致總結,從敘事主題、視覺形態、語言表達技術等方面對拍攝隊員進行了認真指導,力求用鏡頭更好傳遞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助力大運河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走深走實。
本次活動由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山東藝術學院傳媒學院主辦,德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聊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德州市攝影家協會、聊城市攝影家協會承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