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陪兒子看了《抓娃娃》”的魅兒女王。
跟你同步個好消息:電影《抓娃娃》可以在全網觀看啦,沒時間去影院的伙伴,各視頻平臺可搜。
電影《抓娃娃》主要講了一對夫妻(沈騰馬麗飾演)努力且奇葩地培養兒子馬繼業的故事。
兩口子可謂是全天無休360度無死角努力培養馬繼業,為了他以后考個好大學,有個成功的人生。
可最終,名列前茅的馬繼業,高考一道題沒答,不僅交了白卷,還逃離了那個家。
孩子從來就不是想抓就能抓得住的。
01
抓娃娃的失敗,最大的原因是欺騙。
馬繼業從記事起,家里有個癱瘓在床需要照顧的奶奶。
每天一早他需要劈柴、做飯、給奶奶熬藥,每天上學需要跑步5公里。
爸爸媽媽打工很忙,有時候出遠門干活兒,還需要趕驢車。
通過這樣描述,有一部分觀眾肯定以為他們生活在過去,事實是他們生活在與我們同一個時空下。
奇怪的是生活在他們院兒里的鄰居們,每天不聊家長里短,馬繼業每次經過他們都在聊知識,課本里的知識。
02
當馬繼業英語力不從心時,上學的路上就能碰到外國人,恰好跟他說昨天課本里的對話。
這樣的生活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
忽然有一天他看到奶奶在操場打籃球,他的世界開始突變。
他能感覺到,家里人都在極力地掩飾著什么。
他順藤摸瓜,最后發現奶奶是假的,鄰居是假的,爸媽窮也是假的,自己是個如假包換的富二代。
當一個高中的孩子發現從小生活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他自己被蒙在鼓里,他將作何感想?
他還會相信這個世界嗎?
03
他的心里將經歷驚濤駭浪般的變化與重塑。
如果是我,估計就暈菜了,一時半會兒轉不過彎兒來,分不清什么是真實,什么又是假的。
如果這個時候,這孩子還不逆反,還不對抗,還不逃離,那估計不是正常人。
孩子學習,最需要的永遠是內在的動力,而非外界的壓力。
最近電視劇《山花爛漫時》熱播,落后的大山村的女孩們,不知道讀書有什么好,認為女孩兒讀書也沒什么用。
有的去張桂梅創辦的女校是為了賺錢,有的為了逃離家里瑣碎且繁重的勞動,學生們的成績很差。
04
張桂梅想各種辦法,最后發現對學生思想教育有效果。
隨即拿出一段時間給同學們放抗戰電影,唱有力量的歌曲,使同學們珍惜現在的美好,明白學習的意義。
外部壓力的作用只是一時,孩子會產生對抗;
內部動力才能持久,孩子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我兒子文小魚今年剛上初中,作業增多讓他很不適應。
覺得沒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玩會兒游戲,編編程,或者只是發呆。
05
那段時間他的情緒不太穩定,經常我一說什么建議他就著急,變得沒有耐心。
我也是當時換了一個環境,生活模式的改變也需要適應,經常感到焦頭爛額。
還好情緒不穩定時我沒有放下讀書的習慣,恰巧讀到海藍博士的《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書中提到跟孩子課題分離,家長適時閉嘴。
自從我閉嘴以后效果顯著,我只負責陪他開心地玩兒,作業有不會的我會幫忙,其他不再干涉他什么時候寫,寫到什么時候。
反而文小魚的主動性很快提升上來,自己惦記著寫作業。
06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讓自己變更好的意愿,只要家長不打壓,不催促,不干涉過多,他會不斷修正自己的節奏。
電影《抓娃娃》的最后,馬繼業參加馬拉松比賽,半道看到前面選手扔路邊的礦泉水瓶子,他毫不猶豫地都撿了起來,笑容滿面。
那并不是,馬繼業小時候因為家里“窮”,養成的撿瓶子習慣,毀了他的馬拉松比賽。
而是他向往打破規則的自由,那種被“360度無死角的愛”包圍十幾年,憋壞了的自由。
所謂自由,在馬繼業這里是自主選擇的自由,他厭倦了被安排的一切。
我是魅兒女王,茫茫人海,感恩遇見。
我們下篇文章再見啦~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作者:魅兒女王
讀書不耽誤追劇,自由生活,做自己的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