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的快速上漲和隨后的急劇下跌,提醒我們政策推動的牛市須建立在扎實的經濟基礎上。2024年9月,伴隨著一系列力度超前的政策措施,A股市場迎來了新的上漲潮。這不僅增強了市場信心,也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速目標提供了希望。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經濟的內生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近期,筆者在第一財經上發表文章《這輪牛市為什么需要“國家戰略”》,探討了這一輪牛市的背景、其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未來如何從“政策牛”向“改革牛”轉型,具體請參閱全文。
首發于第一財經,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5年,股市在5個半月里大幅上漲,上證綜指驟升60%,達到5178點高位,深證成指更是暴漲122%,筆者在當時寫了《牛市并不需要“國家戰略”》,分析了支持股市快牛的六大因素和六大?險,果然在隨后的2個多月時間里,上證綜指急跌45%,低見2850點。然而,時過境遷,面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9月24日開始,在一攬子力度超前的政策推動下,股市連續五天快速上漲,9月30日深滬兩市創下了歷史最大單日漲幅紀錄和成交規模紀錄。面向未來,牛市的持續上漲需要建立在扎實的經濟基本面上,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帶動與支持,還需要出臺其他方面的改革發展政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國家牛市”的背景
今年二季度以來,盡管政策層出臺了很多政策,但并沒有改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態勢,居民消費、企業盈利、政府投資等指標持續惡化,內需不足問題加快向供給端演變,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股市持續低迷,完成全年經濟5%左右的增?目標面臨極大的挑戰。
5月17日樓市政策組合拳,曾一度讓市場看到了政策的良苦用心,但終究還是沒有改變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快速下滑態勢。今年前8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6.0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0%;新建商品房銷售額5.97萬億元,下降23.6%。同期,房地產銷售、投資、開竣工、房企到位資金等指標繼續負增?。
伴隨房地產深度調整的是,居?財富縮水,拖累消費增長。貝殼研究院調查顯示,25個樣本城市的二手房價較2021年高點下跌近30%。房產占居?財富的70%左右,房地產深度調整加上股市持續低迷,導致居?財富嚴重縮水,對消費的沖擊越來越大。2024年以來社零下行態勢明顯,8月社零同比降至2.1%的低位,且地產類消費負增?,地產股市低迷影響最大的一線城市消費持續負增?。
同時,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投資數據慘淡。1-8月,全國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29385億元,同比增?3.4%,其中,?間固定資產投資 167911億元,下降0.2%,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持續在0附近徘徊。
此外,通縮壓力不斷加大。8月,CPI同比升至0.6%,但主要受?品價格帶動。核心CPI降至0.3%,創41個月新低,與房地產等持續相關的家電等消費品價格持續低迷。PPI連續23個月負增?,且8月份的同比降幅擴大至-1.8%。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一直呈現下跌態勢,市場信心極度低迷。上證指數2022、
2023年累計跌幅接近20%,2024年截至9月20日的跌幅又達到8.0%左右,且兩度接近 2700點,市場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全球主要市場。流動性來看,由于市場前期調整較深,投資者情緒過度悲觀,8-9月A股日均成交額一度降至4700億元左右。市場上,呼吁“救市”的聲音不絕于耳。
二、“國家牛市”的四大好處
9月24日起,新一輪穩股市、穩房市、穩增長、穩就業等利好政策陸續出臺,且多項措施力度超出預期,推動股市連續5日上漲,重回3300點。截至9月30日下午A股收市,三大指數高開高走,上證指數站上3300點,收漲超過8%;深證成指收漲10.7%, 創業板指收漲15.4%;北證50收漲22.8%,科創50收漲17.9%,均創了歷史最大單日漲幅紀錄。當天,兩市成交額25930億元,同樣創歷史新高。板塊方面,各板塊全線飄紅,5336只股票上漲。
這輪“國家牛市”極大地改善了市場信心,也讓市場看到了政策層解決經濟下行的決心,有助于短期內穩定經濟,實現全年5%的增?目標。
首先,股市的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改善居?消費。A股5天連續上漲,漲幅達到 20%,收復了2023和2024前9個月的降幅。同時,如果這一輪房地產“控增量、增需求” 政策能夠帶動房地產市場筑底回升,將有助于修復居?資產負債表,帶動經濟發展進入“資產價格上漲—居?財富增加—居?消費增加—企業經營改善—資產價格上漲”的良性循環。
為支持穩增?,央行此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和政策利率20個基點,預計 將釋放約1萬億元的?期流動性。這一政策措施不僅降低企業融資和居?信貸成本,還能促進內需擴大。
其次,健康活躍的股市有助于防止通縮。資產價格上漲帶動的“居?消費-企業生產”良性循環,全面提升CPI和PPI價格,盡快扭轉已經連續5個季度負增?的GDP平減指數。
同時,讓市場增加了對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信心。為了穩定股市和提振投資者信心,人?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創設了兩項力度空前的穩股市政策,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且央行?潘功勝表態做好了可以再加第二個、第三個5000億元;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是3000億元,做好了同樣可以來第二個、第三個3000億元。而且此次已經針對房地產市場推出了降低存量房貸利率(50BP),下調房貸首付,提高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比例等政策,但穩股市的大手筆操作,讓市場有了“如果市場有需要、樓市政策也可以”的預期。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紛紛發布限購調整政策,國有六大行宣布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10月12日發布具體操作細則。
再者,股市與樓市回暖,加上相應的配套政策,有助于全面改善經濟基本面。股市的連續大幅上漲已經顯著改善了居?的國慶假期旅游安排,極大地提高了居?的消費信心。在此基礎上,財政政策發力穩增?的具體措施還在制訂中,加上其他領域的具體政策預計都會全面出臺,這些將有助于進一步提振股市和經濟發展信心,將改善經濟基本面,提高實現經濟全年增?目標的概率。
三、從“國家牛市”走向“改革牛市”
但是政策推動的牛市,終究需要經濟基本面的改善,才能積小牛為大牛,積短牛為?牛。為此,建議在這一輪刺激政策的基礎上,接下來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一是當前《社會保障法》對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沒有強制性,而修法需要較?的時間流程。建議通過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正向激勵措施,降低全額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的繳費標準,讓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得到正向激勵,同時推動平臺企業等為非全日制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積極繳納社保,夯實居?敢消費、能消費的基礎。
二是當前我國老齡化和少子化同步演進,建議接下來加大超?期特別國債發行力度,除了用于“兩重兩新”之外,也針對性提高養老保障水平,為“2孩及以上”家庭持續提供生育補貼,全面緩解老齡化少子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是此次政治局會議部署要求“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出臺?營經濟促進法”,落實這些措施將極大提升?企積極性。同時科技企業境外上市的通道已經常態化打開,建議盡快接受平臺型科技企業的境外上市申請,暢通平臺型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融資機制和天使投資、?險投資的退出通道,全面提升平臺行業發展和?險投資行業的預期。
此外,積極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部署,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合理安排好60個領域改革的先后順序,做好改革實施的效果評估,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改革紅利,推動股市從“政策牛”走向“改革牛”。
往期報告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