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大哥突然給我打電話,說道:“小芬,國慶放假了,回家吃頓飯吧,哥給你和小妹殺土雞吃。
說實話,這些年來,對于回去一家人吃飯這件事,我內心是既期待又害怕。
仔細分析,我覺得更多的是害怕。
每次回去吃飯,我媽和大哥總要大鬧一場,甚至吵到大家摔筷子憤而離席的程度。
媽媽和大哥住在兩隔壁,爸爸在世的時候,一直對媽媽寵愛有加,致使媽媽養成了霸道又專橫的性格。
家里的大小事務,她只管發號施令卻從不親自動手,一切都指使爸爸去做,倘若爸爸不從,她便鬧騰不休,直到爸爸屈服,按照她的意愿行事,她才會善罷甘休。
爸爸離世后,媽媽喜歡控制別人的性格便轉移到了哥哥身上。
哥哥雖早已自立門戶,但她依舊什么都想管控。而哥哥呢,越是被管控就越叛逆,常常與媽媽爭鋒相對,往往三句話說不到頭就開始激烈吵架。
所以,只要有他倆在的場合,我們說話做事都得謹小慎微。
其實,接到大哥的電話,我心里還是挺高興的,畢竟平常工作繁忙,我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去看望媽媽了。
于是,我搭乘小妹的車子,一同回了娘家。
2
到家的時候,大哥精心燉制的土雞和豬腳已經擺在了桌上,可卻一直不見媽媽的身影。我們便問道:“大哥,吃飯沒通知媽媽嗎?”
大哥沒好氣地應道:“媽那人話多,沒必要提前通知,等會兒吃飯的時候再叫她不遲。”
聽到大哥這么說,我便去房前的地里叫媽媽回來吃飯。可媽媽就是不來。她說大哥沒提前邀請她,她不來。
妹妹也跟著過來勸她吃飯,媽媽依舊是同樣的說辭。
我們只好回去讓大哥親自過來喊,誰知大哥那火爆脾氣一下子就躥了上來:“她以為自己是太后娘娘啊?吃個飯,還得家里所有人三叩九首地請她才肯來?不去,不吃拉倒。”
說完,他就開始招呼我們坐下吃飯,全然不管媽媽了。
可媽媽不在,我們哪吃得下去,于是,我和妹妹舀了一碗雞肉端到媽媽屋里,叫她回來吃飯。并跟她說,既然不愿意過去,就在屋里自己吃。
然而,媽媽還是不愿意吃哥哥燉的雞,同時還不停地數落著哥哥的各種不是,那些陳芝麻拉谷子的事,又被她一件一件地翻出來念叨個不停。
3
哥哥在隔壁房子實在聽不下去了,憤怒地沖過來,把一大碗雞肉全部倒進了廚房的潲水桶,說道:“這么大年紀了還一身公主病,真是難伺候。不吃拉倒,我可沒那么多耐心。”
我趕忙拉大哥坐下,輕聲問道:“哥,媽咋就公主病呢?”
大哥頓時一臉憤憤不平:“昨天她讓我幫她種菜,自己不動手,我干完了,她還嫌這不好那不好。今天我辛辛苦苦做了一早上的菜,她不但說我沒邀請她,給她端過去還是不肯吃。吃個飯,難道還要我用八抬大轎抬她過來不成?稍微說她兩句就哭,好像我怎么欺負她似的。”
聽著大哥的抱怨,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哥,媽年紀大了,可能是比較敏感,咱們做子女的多包容點些。”
小妹聽到我這么說,也著急地補上幾句:“大哥,你不能這么說媽,她把我們拉扯大不容易。”
大哥哼了一聲:“就你們懂孝順,我就是個白眼狼是唄!”一時間,氣氛變得緊張,媽媽還在那里不停地哭著罵大哥。
大哥氣沖沖地轉身出去,拉開車門,發動車子駕車而去。而我和妹妹,兩邊都勸不住,只能無奈地坐在凳子上,一點食欲也沒有了。
4
哎,好好的一頓飯又泡湯了。
我真的不明白,大哥和媽媽哪來的這么多怨氣,每次在一起吃飯,他倆總有辦法把事情搞砸,最后大家不歡而散。
每當看見別人家逢年過節能齊齊整整在一起吃飯玩耍,我就非常的羨慕。
可我們家每次聚到一起,除了爭吵就是爭吵,他們總有說不完的怨恨和吵不完的瑣事。
難道親情真的會在這無休止的爭吵中逐漸消磨殆盡嗎?我多希望我們也能像其他家庭一樣,擁有溫馨和睦的相聚時光,而并非在爭吵中讓彼此的心越來越遠。
最后,我和妹妹餓著肚子就回家了,我壓根不想再打電話把大哥叫回來,也沒心思再去勸媽媽放寬心,因為過往的經驗告訴我,他們根本不會聽的。
就如同旁人勸我的那樣,管不了那就不管了,既然那是他們之間難于改變的相處模式,或許就是他們的宿命吧,我只管盡心盡力地孝敬媽媽便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