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世界首富是誰,相信不少人都能脫口而出是埃隆·馬斯克,但當被問到中國首富是誰,別說外國人了,可能連很多中國人都說不對。
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中國企業家的認知還停留在馬爸爸的時代,可殊不知中國的財富格局早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過去數十年里,中國財富與資本的游戲主角基本都集中在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你方唱罷我登場。
這張「烏鎮飯局」照片曾一度廣為流傳,被網友們津津樂道。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坐在主位,身邊是一眾業界好友和大佬,這些人如今身價如何?
依舊在業界呼風喚雨嗎?自從2023年,中國地產業龍頭恒大轟然倒塌后,地產造富運動落幕,很多地產大佬的財富也都大幅縮水,寒冬之下,四處漏風。
2024年6月,《新財富》雜志發布了備受矚目的《2024新財富500創富榜》,中國各行業的首富們再次集體刷屏。
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已經連續四年登頂中國首富了,如今中國最有錢的人竟然是干這個的?!今天我們來深扒一下這張榜單中隱藏的故事和信息。
第18名:王衛
王衛,人稱「快遞大王」,是順豐控股的創始人,今年54歲,在這次發布的創富榜上排名第18,身價953.3億元。有人可能會問了,連前十都沒擠進,也值得拿出來說嘛?
當然值得了,因為順豐是排名前50的企業中,唯一一家物流行業的企業,而且王衛這個人實在是太傳奇了。
王衛,1970年出生在上海,祖籍廣東順德,7歲時隨父母遷去香港。1993年,23歲的王衛向父親借了10萬塊錢,在廣東順德注冊了順豐速運,當時他是公司6名創始人兼快遞員之一。
如今,順豐已經是一個擁有16萬員工,87架飛機的快遞帝國了,但王衛卻是全中國最低調的富豪之一。他不接受采訪,不做廣告,不拋頭露面,拒絕收購,他是馬云都約不到的男人。
坊間傳聞,馬云曾2次約見王衛,但都被婉言拒絕了。眾多VC/PE們愿意花50萬元只為和他共進一頓晚餐,花旗銀行開價1000萬美元中介費用只為求得一個合作機會,但王衛依舊保持著他的神秘感。
雖然對外界神秘,但對員工,王衛是出了名的「護犢子」。2016年4月,一位順豐快遞員在北京某小區送快遞時,由于心急,在一輛車正在倒車的過程中,從車尾插過去而刮到了該車。
車主大怒,下車連抽快遞小哥幾個耳光,還破口大罵。快遞小哥被嚇得不敢吭聲,但車主依舊不依不饒,甚是猖狂。
事發過程被網友拍下發上網后,頓時引發了熱議。大部分人都說,交通事故分清責任,該修該賠一碼歸一碼,但車主下車打人實在過分了。
王衛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表了態,稱「此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結果就是涉事車主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
2017年2月,順豐控股在深交所上市,那位被打的快遞小哥作為快遞員代表現身上市儀式,站到了王衛身邊。
有人質疑,這是順豐的作秀,但不管是不是作秀,在關鍵時候肯站出來為員工站臺,這樣的老板就值得跟隨。
2020年,王衛還曾自掏腰包豪擲5億給每位員工發888元紅包,消息一出,順豐股價應聲漲停,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
不僅如此,王衛和順豐還是很多知名企業的「金主爸爸」。天眼查顯示,從2013年起,順豐先后成為多家知名創投機構的股東,包括蜂網投資、鐘鼎資本、拾玉資本、中信資本。
最為傳奇的是王衛還是如今榜單上排名第二的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王衛曾對公司員工強調: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
從便利店、無人貨架、生鮮速配、智能物流、金融業務到產業集群,再到跨境電商,不囿于方圓,順豐早已四面出擊。
第10名:秦英林/錢瑛夫婦
秦英林、錢瑛夫婦是河南牧原股份集團的創始人,江湖人稱「千億豬王」,身價1229.5億。牧原股份是《500創富榜》排名前100的企業中,唯一一家畜禽養殖行業的企業。
秦英林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祖輩都是農民,是在泥土中長大的孩子。
他從小成績優異,高中畢業時,獲得了保送河南大學的機會,但卻選擇自考河南農業大學,因為他從小的夢想就是「養豬」。從22頭豬開始,如今牧原股份的總市值已經超過2300億元。
《引領者》雜志在2014年5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秦英林養豬的方式與眾不同:「他的豬睡的是鋼絲床,喝的是自來水;
豬舍內安裝有攝像頭,利用電腦監控;豬吃他配制的飼料,一天能長1公斤。
他搞隔離和防疫也很獨特,小豬出生后就和母豬隔離斷奶,仔豬的成活率卻大大提高。」
2023年,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約6382萬頭,是澳洲人口的2.5倍了, 真是應了那句話「只要用心,養豬也能養出個首富來。」
第9名:王健林、王思聰
這對父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1954年出生于四川蒼溪的王健林有17年從軍經驗,80年代末,加入「創業大潮」下海經商,開始涉足房地產,一手創立了萬達集團。
2013年、2016年曾2度登頂中國首富,他有一句名言是「做生意不妨先定一個可以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先掙它一個億。」從此,在中國,一個小目標就成了「一個億」的代名詞。
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也是頻頻出現在媒體上,以「女友眾多」而聞名,身上不乏「國民老公」、「娛樂圈紀委」、「王校長」等標簽。前段時間,還因為私生女事件屢次上熱搜。
20世紀末和21世紀的頭十幾年,伴隨著城鎮化進程,中國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造就了2013、2016兩摘首富頭銜的萬達王健林和2017年登頂首富的恒大許家印。
它們都是城鎮化浪潮中地產造富的典型,分別代表了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兩種模式。但2017年是中國地產界的一個關鍵分水嶺。
許家印的身家雖然飆升至2900億元,并躊躇滿志地說「我們要成為世界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但如今我們都知道了,那就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后的繁榮。
2017年6月,萬達猝然遭遇海外投資的監管風波,銀行停止對萬達貸款的市場傳言導致了「股債雙殺」。
萬達資金鏈頓時斷裂,6000億債務火燒眉毛,王首富身價狂跌,「活下去」成了萬達唯一的渴望。
為盡快渡過資金鏈危機,王健林選擇了斷臂求生,2017年7月19日,王健林一口氣甩賣了637.5億的資產包。
其中融創孫宏斌以438.44億元拿下了13個萬達的文旅城;富力李思廉以199.06億元吃下了萬達77家酒店。
以當時的價格看,融創和富力都撿了大便宜。坊間傳言,臨近簽約時,李思廉還不忘壓價,氣得老王摔杯爭吵。
最終,李思廉把之前定的76家酒店的價格砍到了6折,另外還多要了一家煙臺萬達文華酒店,總收購酒店數這才變成了77家。
而根據當時的交易細則,王健林還不惜貸款300億給孫宏斌,來收購自己的文旅資產,這基本上是在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
對于監管層重點關注的海外資產,王健林做出了鐵腕般的抉擇——清零。體育板塊的旗艦世界鐵人公司;地產板塊的美國芝加哥Vista Tower酒店;寄予厚望的AMC幾乎都全部清倉。
除了文旅和酒店,萬達還把37家百貨門店轉給蘇寧,將萬達影院股份賣給阿里。僅在2017年一年里,萬達「甩賣」了1300億資產。
到2018年底,萬達縮減了2158億元負債,較上一年總債務減少約三分之一,負債率降低到60%以內的安全線。
斷臂求生后,萬達平穩落地。王健林如今成為了許家印、李思廉、孫宏斌們最羨慕的人。
到了2022年,在房地產退潮之下,王健林激流勇進,開始抄底商業地產:以7億元獲得「河南地產一哥」建業旗下商業項目10年運營權;
還和鑫苑張勇、山西田森杜寅午合作,接手了北京藍色港灣、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的運營權。
時隔 5 年,萬達滿血歸來。艱難時期,王健林的財富值一度跌出了排名前40之外,今年,王健林父子重新躋身前十,無疑是地產業頹勢中的一抹亮色。
第7名:曾毓群
對尋常百姓來說,曾毓群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在新能源領域,曾毓群被譽為「馬斯克背后的中國男人」。
今年56歲的他,身價1676.2億。他所創立的寧德時代已連續7年,在動力鋰lǐ電池市場中,登頂全球第一了。
2024年,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高達36.8%,這意味著全球36.8%的新能源汽車用的都是他家的電池。關鍵是寧德時代還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從成立到第一只用了六年!
1968年出生于福建省寧德市的曾毓群從小就是個學霸,17歲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但攻讀的是與電池制造完全不搭噶的「船舶工程」專業。
畢業后,曾毓群被分配了福建一家國有企業,算是拿到了「鐵飯碗」,可福建人是以「敢拼敢闖」而聞名全國的。
在國企干了不到3個月,曾毓群就辭職去東莞,加入了「新科磁電廠」,成了一名工程師。在「新科磁電廠」,曾毓群一干就是10年。工作期間,曾毓群還擠出時間在華南理工大學讀了一個碩士。
2006年,又獲得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011年,曾毓群在老家寧德創立了「寧德時代」,這算是曾毓群的第二次創業了。
早在1999年,梁少康、曾毓群、陳棠華等人就曾創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這家公司后來被曾毓群的老東家「新科磁電廠」的母公司日本TDK集團收購。
2012年,寧德時代接到了他們的第一個大單:寶馬希望寧德時代為他們一款名為「之諾1E」的電動車提供電池方案。
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光是生產標準要求文件就寫滿了800頁。寧德時代接下這一艱巨任務后,排除萬難,耗時2年攻關,成功完成了寶馬這一單。
有了與寶馬合作的經驗,寧德時代很快在業內站穩腳跟,收獲了宇通、北汽、長安等多家企業訂單。
2018年,寧德時代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2020年1月底,馬斯克宣布寧德時代將成為特斯拉繼松下和LG化學之后,第三位合作伙伴。
曾毓群的辦公室里曾掛著「賭性堅強」四個大字,坊間傳聞,當朋友調侃曾毓群,為什么不掛「愛拼才會贏」呢。
曾毓群正色道:「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他如今的成就也是幾經對賭贏得的戰果。
第五名、第四名:馬云、馬化騰
這兩位相信大部分人也不會感到陌生,阿里創始人馬云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俗稱「二馬」。
曾幾何時,他們在「首富」的寶座上纏斗多年,如今分別以2073.1億和2121.9億的身價位居創富榜第五和第四。
從大的賽道上來說,阿里和騰訊都屬于TMT企業,即以電信和互聯網等媒體為基礎的科技型企業。TMT一詞 是電信、媒體和科技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
幾個月前,我們曾分上下兩集詳細聊了馬云突然消失之謎。
2020年10月24日,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中,發表了一系列大尺度言論,諸如「今天中國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抵押和擔保就是當鋪」
「監和管是兩回事,監是看著你發展,管是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管,我們現在明顯管的能力越來越強,監的能力不足」
「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一周后的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個監管部門約談了馬云和螞蟻集團的另外兩位高管。
原本已經板上釘釘的螞蟻集團上市計劃也突然被叫停。11月6日,螞蟻集團啟動了A股IPO認購退款程序。
此后,馬云基本上就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中,網上就一直有傳聞說,馬云在海外「云游」。他消失的兩年多的時間里,外界一直猜測不斷,甚至連Elon Musk都好奇馬云究竟去了哪兒。
2023年3月27日,消失許久的馬云突然現身杭州,和阿里巴巴的高管們一起參觀他創辦的云谷學校。此時,鏡頭中的馬云,只談教育,閉口不談商業。
2023年7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同時發布公告稱: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處以71.23億元罰款。
2023年12月29日,央行發布消息稱,同意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從此,這個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再也不姓馬了。
最意氣風發時,馬云的身價高達3021.4億元,經過一系列風波后,如今已縮水1000億。對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感興趣的還請回看我們之前的視頻,非常精彩。
在這場風波中被整改的不僅僅是螞蟻集團,還有騰訊、百度、京東、字節跳動、美團、滴滴等各大互聯網平臺推出的消費金融產品。
騰訊旗下的「財付通」,被予以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5.66億元,罰款24.27億元,馬化騰的身家也隨之大幅縮水。
昔日在首富寶座上纏斗的「二馬」,如今成了難兄難弟,但獸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財富縮水,他們依舊是當之無愧的巨頭。
另外,近些年來,在TMT行業中,有一個非常亮眼的板塊,那就是---游戲。今年500創富榜上排名26的米哈游、排名第6的網易和排名第4的騰訊都有涉足游戲行業。
騰訊2023年財報顯示,全年網絡游戲業務收入1799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國際游戲市場收入在騰訊游戲總收入占比提升至30%,成為騰訊游戲的新增長引擎。
游戲業務對網易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網易最初是從門戶網站起家的,但如今已經變成一家當之無愧的游戲巨頭。
2023年,網易游戲業務營收達到了816億元,占總營收額的78.8%。
自從2002年,網易上線《大話西游》,在互聯網泡沫中找到了游戲這個新的增長點后,游戲業務就一直扮演著網易的強勢現金牛。
而相比網易和騰訊,米哈游是一家相當年輕的公司,成立于2011年,但憑借《原神》、《崩壞》等爆款游戲迅速躋身游戲界新貴。
2023年4月,在胡潤發布的全球40歲以下白手起家富豪榜中,有21位中國企業家,4個都來自游戲行業。
其中3個來自米哈游,分別是蔡浩宇、劉偉和羅宇皓;1個來自莉莉絲,是創始人之一的王信文。
不久前,游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被稱為「首款國產3A大作」的動作角色扮演游戲《黑神話:悟空》,一夜之間席卷全球。
正式開售第一天,就狂賣了450萬份,登頂全球付費游戲銷量榜首。可以預見,在未來,游戲行業依然會以驚人的速度產出富豪。
第3名:張一鳴
張一鳴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也不陌生,他是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剛剛40出頭,就身價3402億了。
字節跳動已經連續4年摘得全球最大獨角獸企業榜首了。2021年,字節跳動首次以2.25萬億元的估值第一次成為全球最大獨角獸企業,當時位于次席的是螞蟻集團,其估值為1萬億元。
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只能屈居第三。所謂「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生態和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標志。
第2名:黃錚
一些行業的利空,對于另一些行業來說可能是利好。這話用在黃錚創立的拼多多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拼多多做的就是打折消費的生意,等的就是消費降級的風口。風來了,也就起飛了。
毫不夸張的說,是經濟不景氣和全球消費降級把黃錚推進創富榜前三甲,今年他以4248.5億的身價,位居榜單第二。
2021年,當京東還在為44.67億元的凈損失焦頭爛額的時候,拼多多已經實現了77.69億元的凈利潤,2022年,這一數字更是飆升至315.38億元。
2022年9月,拼多多重磅推出跨境電商平臺Temu,很快便橫掃歐美,一度成為多國下載次數最多的應用程序。
而拼多多還是榜單前十中最年輕的企業,它成立于2015年,黃崢僅用了三年的時間把拼多多做上市了,速度快到連京東和阿里都看不懂。
上市兩年后,拼多多市值就突破了兩千億美金。成立不到6年,活躍買家數就達到了7.884億,一舉超過16年歷史的淘寶。
最離譜的是,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時,黃錚竟然都沒有露面。上市兩年后的2020年,黃錚卸任拼多多CEO。
又過了一年,黃錚卸任拼多多董事長。這一波激流勇退的操作,把很多人看得都有點懵圈。
2021年時,黃錚的身家高達4748.8億,把二馬遠遠地甩在了身后,直逼首富寶座,黃錚趕緊豪捐1000億資產用于公益事業,像生怕當了首富似的。
不少人都說,黃錚背后肯定有高人指點。這話也確實沒錯,創業之路上,黃錚屢次遇到貴人。
黃錚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平時喜歡在網上發表一些技術文章。2001年的某天下午,還在浙大讀書的黃錚,下課回到寢室,MSN上跳出一個好友申請,對方自稱叫「丁磊」。
沒錯,就是網易創始人的那個丁磊。丁磊說,看到了黃錚的文章,覺得寫的很好,有個技術性問題想要請教黃錚。
彼時,網易已在納斯達克上市,一時風頭無兩,黃錚的第一反應是遇到了騙子。
但后來發現,居然真的是丁磊,兩人很快就成了朋友。可以說是丁磊的那條好友申請,給黃錚的人脈圈帶來了「蝴蝶效應」。
2002年,黃錚浙大畢業,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讀計算機研究生。丁磊把在美國居住的段永平介紹給了黃錚。
段永平,曾以創立「小霸王」和「步步高」兩個知名品牌而聞名全國,后來赴美開啟了投資生涯。段永平也是浙大畢業的,在網易最難時,他幫了丁磊一把。
從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黃錚同時收到了來自微軟和谷歌的橄欖枝。微軟在當時已經算是科技界的巨頭了,而谷歌還是一家初創不久的公司。
段永平建議黃錚去谷歌,并至少待滿3年。黃錚在谷歌任職期間,不僅結識了李開復、宓群等日后的業界大佬,2004年谷歌的上市還讓黃崢早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2006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他去見巴菲特的時候也帶上了黃崢。那年,黃崢只有26歲。
拼多多其實是黃錚的第三次創業了。2007年,黃崢從Google辭職,第一次創業。創業的錢是段永平給的,公司叫歐酷,2010年歐酷被蘭亭集勢收購。
蘭亭集勢的創始人郭去疾也是Google的前員工。
賣了歐酷后,黃崢第二次創業,成立了樂其電商,主攻電商代運營服務。2013年,樂其的一部分核心員工開始運營游戲,成立上海尋夢,上線不足一年就開始盈利。
但就在這時,黃崢因突發中耳炎,在家休息了將近一年。難得的悠閑讓他開始重新思考創業的方向。
也是在這一時期,黃崢結識了王衛,沒錯,就是開頭我們提到的順豐控股的王衛。
兩個人從電商聊起,海聊,甚至聊到了宗教信仰,最后把王衛都差點聊懵圈了,他一拍腦門對黃錚說,都忘了你是搞電商的了。
王衛也想做電商,問黃錚意見,黃錚直接說,你們做電商肯定做不成。最終王衛打消了親自做電商的念頭,成了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
2024年8月,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黃錚曾短暫登頂中國首富,但18天后,拼多多股價的一波大跳水又把黃錚從首富的寶座上拉了下來。
不過,想必黃錚對首富的位置也是不太感興趣的。黃錚的成功似乎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能力很重要,但圈層的力量也不可小覷。
第1名:鐘睒睒
這是我們今天的重頭戲。要不是年初的那波圍繞娃哈哈和農夫山泉的輿論風波,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鐘睒睒這個名字。
他是農夫山泉的創始人,今年67歲的他已經連續4年登頂中國首富了。
乍聽之下,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驚訝,什么?如今的中國首富居然是個賣水的?!但如果你真認為鐘睒睒只是個賣水的,那你就too young too na?ve了。
1954 年 ,鐘睒睒出身在浙江杭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父鐘子逸是中共諸暨的第一任書記,出身可謂根正苗紅。
但1966 年,從事宣傳工作的父輩因政治上的不成熟,導致全家被下放到老家諸暨農村。鐘睒睒也只讀到了小學5年級,就被迫輟學。
之后,為了補貼家用,他又是搬磚、又是做泥瓦工,吃了不少苦。70年代,高考恢復后,鐘睒睒也幾次應試,但屢試不中,后來去了電大(也就是成人教育)繼續學習。
1983年,他通過考試成為了《浙江日報》的一名記者。80年代末,鐘睒睒帶著骨子里的「不安分」,辭去鐵飯碗,下海經商。根據鐘睒睒本人的一篇文章,他的第一桶金來自布匹生意。
1991 年前后,借著在浙江做記者結識的人脈,鐘睒睒成為了娃哈哈在海南和廣西的總代理。
海南是經濟特區,娃哈哈給海南代理的價格也很優惠,但是鐘睒睒并不滿足。他拿著優惠扶持,卻動起了利用渠道竄貨的歪腦筋,私自把海南的貨物拉到廣東售賣賺取巨額差價。
此事后來被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察覺后,取消了鐘睒睒的代理資格。
1993年,鐘睒睒進軍保健品行業,在海口創立了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打響了養生堂龜鱉丸等品牌。
1996 年,鐘睒睒在實地考察浙江杭州千島湖邊的一家保健品酒廠時,注意到了廠子旁邊水質清澈甘醇的千島湖。
他馬上注冊了「新安江養生堂飲用水公司」,就在「27 層凈化」的樂百氏,與「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娃哈哈在純凈水市場拼殺的不可開交之時,農夫山泉天然水橫空出世。
憑借著「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廣告語迅速席卷全國。
為了做出差異化,搞新聞出身的鐘睒睒死死抓住了「天然水更健康」這一理念。2000年,農夫山泉正式宣布,他們將不再生產純凈水,并放出了一段宣傳片。
宣傳片由幾個實驗組成,其中「水仙花植物實驗」和「小白鼠存活實驗」流傳最廣:養在天然水中的水仙花比養在純凈水中的長勢更好;
幾只小白鼠被摘除了身上分管水鹽生理平衡的腎上腺后,分別喂以純凈水和天然水,6天后喝純凈水的小白鼠存活率為20%,喝天然水的存活率為40%。
純凈水是不含任何礦物質以的,鐘睒睒想通過實驗證明,長期飲用純凈水對健康沒有好處,因為過濾的太狠了,營養物質都沒了,天然水才是最好的。
并宣布農夫山泉已買斷了千島湖20年的獨家開發權,專門搬運千島湖的天然水。但這樣的玩法,相當于把所有生產純凈水的廠家逼到了墻角,其中就包括鐘睒睒的老東家娃哈哈。
隨后,娃哈哈聯合其他 60 余家企業,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了農夫山泉。農夫山泉也不甘示弱,以「散播虛假事實」為名將娃哈哈告上了法庭。這一回合最終以農夫山泉勝利告終。
在「重新定義飲用水」的同一時間,鐘睒睒也把目光投向了生物制藥領域。2001年,鐘睒睒花1710萬元買下了一家奄奄一息的藥業公司萬泰生物。
萬泰生物從事體外診斷試劑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1991年成立以來,生意不溫不火,實控人幾度變更,鐘睒睒買下了它之后,花十多年的時間主導了HPV二價疫苗的研發,才有了萬泰生物之后開掛的業績。
2020年4月和9月,萬泰生物和農夫山泉分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萬泰生物在上市的同時,帶來了研發了18年的爆款產品——首個國產HPV疫苗「馨可寧」。
馨可寧獲批之前,國內市場上的HPV疫苗只有3款:葛蘭素史克(GSK)的二價疫苗,默沙東的九價和四價疫苗。
馨可寧的研發成功,不僅緩解了國內HPV疫苗的緊缺,其價格也比進口疫苗便宜了一半。
馨可寧疫苗問世銷售僅半年,萬泰生物的疫苗收入就達到了6.93億元,成為了當年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當時唯一擁有國產HPV疫苗的公司,萬泰生物自上市伊始,股票便一路高歌猛進,連續26個交易日實現漲停,一舉成為當年表現最為強勁的新股之一。
2020年8月4日,萬泰生物股價達到296.8元的歷史高點,是發行價8.75元的33倍,真正是「一招鮮,吃遍天。」
在隨后的新冠疫情中,萬泰生物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被列入世衛組織應急使用清單,萬泰生物再次站上風口,營收大增。
水是生命之源,藥用于延續生命,就這樣,鐘睒睒,左手賣水,右手賣藥,把生意做得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 天眼查顯示,鐘睒睒關聯140余家企業,其中90余家為存續或開業狀態,這些年,鐘睒睒早已經構筑起一個龐大的資本帝國。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宗老溘然長逝,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追思,也給農夫山泉和鐘睒睒帶來了一場無妄之災。
鐘睒睒成為了中國史上首個被網爆了長達大半個月的首富。事情的原委概括起來大概是這樣的:宗老的追思會上,很多大佬都送來了花圈,鐘睒睒自然也不例外。
但咱們首富送的花圈上,挽聯寫得非常簡單,只有9個字:沉痛悼念宗慶后同志。
對比一下其他大佬送上的挽聯,什么「人生搏擊四十不晚,開拓者精神;創業千難夙夜求新,企業家本色」,好家伙,有好事兒的網友就覺得你鐘睒睒怎么這么敷衍呢?
接著開始有人進一步去深扒娃哈哈、農夫山泉、宗慶后以及鐘睒睒的過往。
之前的天然水與純凈水之爭,以及農夫山泉的一些過往爭議事件,比如水源門、詐捐門、砒霜門等等全被重新拿出來說了一遍。
還有一些想象力豐富的網友說,農夫山泉的「茶π」包裝上的字體看起來別扭,「茶」字跟靖國神社的建筑結構看起來像,「π」字看起來像靖國神社的大門。
得嘞!這就是妥妥地媚日!輿情在鐘睒睒的兒子被扒出已加入美國國籍后,達到了最高峰,事件上升到了民族主義。
大量網友開始抵制農夫山泉,稱娃哈哈才是有德有能的良心企業,農夫山泉和鐘睒睒,沒有心胸、沒有民族大義,就是問題企業。
這則爭議事件要展開來說清楚的話,恐怕需要另一個30分鐘了,如果大家想聽的話,留言讓我知道。
2024年8月,網暴事件過去近半年后,鐘睒睒接受了央視《對話》節目的采訪,在采訪中,他回應了對這次網絡攻擊的看法,說污名洗不干凈了,隨他去吧,最后天總會亮的。
鐘睒睒還談到了他對「中國首富」這一頭銜的看法,可謂是說出了所有中國首富們的心聲。
他說「首富一詞在中國是有負面性的,因為我們從農業文明一步跨到了工業文明,這個轉變過程西方國家用了三四百年,我們卻只用了三四十年,這就導致大部分人對于財富的認知是不全面的」。
最后,我們再回到這張榜單。回顧過往幾十年的巨富洗牌史,其實也是一部中國經濟的發展進化史。
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里,中國富豪主要來自制造業、地產業。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里,伴隨著城鎮化浪潮和房地產行業的繼續高歌猛進,互聯網行業也整體崛起。
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雖然只走過了一小半,但發生的事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起房子的塌了,馬爸爸淡出人前,中國首富在這一個十年期,由架著「醫藥」和「飲品」2臺印鈔機的鐘睒睒開啟。同時,新能源產業和互聯網行業也繼續給我們帶來著驚喜。
從經濟結構上來說,中國正在走一些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
比如17年前,環球金融危機來臨前,中國富豪榜上,出現了令人驚訝而又不安的一幕——2007年的500創富榜上,前十名富豪中有多達7名地產商,他們甚至一舉包攬了前四名。
而彼時,福布斯雜志發布的美國富豪榜中,排名前10的富豪里,有一半來自互聯網產業。
如今,中國富豪榜上,地產巨鱷也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張一鳴、黃錚、曾毓群等時代新秀們。未來哪些行業又會成就新的中國首富,成為新的時代風口呢?
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