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社今年一改拖泥帶水的風格,陸續出了5本上美影動畫片連環畫:《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驕傲的將軍》,都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本月發行的是《九色鹿》《漁童》。
本月這兩本知名度也很高,那么實物上手體驗如何,小歪來翻看一下。
上美9月新書《九色鹿》《漁童》
《九色鹿》
《九色鹿》的故事改編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鹿王本生》。1981年上美影廠出品動畫,24分鐘的影片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當時胡永凱做人物設計,馮健男做背景繪畫,他們在80年代繪本界都是鼎鼎大名的。5名主創人員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待了整整23天,為這部精美的動畫打下基礎。
河北美術出版社1983年《九色鹿》,40開,馮健男繪畫
1983年,馮健男還為河北社畫過一本《九色鹿》連環畫,故事還是和美影廠一致,人物造型已經大變樣了。除此之外同年還出有外文版,中電版《九色鹿》,制作品質都不高。
外文出版社1983年《九色鹿》,20開,多種語言
外文版選頁,下同
1983年中國電影出版社《九色鹿》,48開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次上美社出的大精。
《九色鹿》外封
這個封面乍一看很精致,細看完全脫離了原作的風貌,濃郁的現代工業電子氣息,要說是AI輔助完成的我也相信。作為一本懷舊向的圖書,不應該這樣設計封面。
《九色鹿》內封
內封的圖就好看一些,鹿王遭受軍隊射箭放出寶光,毫發無損,色彩稍顯濃重,可以再淡一些。
九色鹿有母親的慈愛,又有王者的莊嚴,身體潔白,原本壁畫中沒有五色月牙紋路,后來加上的。馮健男還將石壁磨損肌理效果帶進了畫面中,如人物膚色,背景顏色。形成了濃厚的敦煌風格。
這本書選圖品味還可以,不輸給外文版,但是畫質很差,可能大家手機上看小圖感覺還好,實際的畫質很粗糙,360p分辨率的電影截圖印在了32開的紙上,線條發虛。
這個王后扭動跳舞的畫質肉眼可見下降,下圖那張放大看問題就特別明顯。
總而言之,大精《九色鹿》畫質是硬傷,這就顯得很雞肋,如果要湊上美影動畫連環畫系列的可以買一本,如果只是對九色鹿有情懷,那不如去淘一本外文版吧,還稍強一些。
《漁童》
漁童名氣遠不如九色鹿,這部1959年拍攝的剪紙動畫片,講了這么個故事:義和團的時代,老漁翁網到白玉盆,里面中的釣魚小娃可以制造珍珠,小娃施展法力教訓貪婪的洋鬼子,全片宣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有那么一句經典臺詞:“魚盆是我滴”。故事老套,買這個書的更多是出于情懷,我們現在看藝術層面恢復的怎樣。
漁童連環畫出過很多版本,這里不一一列舉,中電和人美的比較接近原版動畫。
1984年中國電影出版社《漁童》,48開
中電版內頁
中電版內頁
1978年人民美術出版社《漁童》,60開
《漁童》外封
漁童大精的外封也是數字技術的繪畫,失去了剪紙手工藝的美學,內封用了原畫看起來好多了。
《漁童》內封
有人吐槽這一幅出現了重影,兩個漁民套色不準。我們對比視頻,原片就是這樣的。
原片截圖,也出現了重影
漁童的畫質同樣非常糟糕,像這幅老爺爺飛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了。
動畫連環畫的敘事節奏完全和原先的動畫是完全不同了。有兩個問題很關鍵:關鍵幀選取和畫質。
(1)選取原片關鍵幀重新排布,從小歪拍攝的選頁看,還算合格,沒有出現特別爛的過渡頁。
(2)連環畫去除了動畫配樂,完全依靠靜態畫面來表現故事。由于是靜態,對畫質要求就高,原動畫模糊但是畫面在快速運動,觀眾還尚可接受,但是靜態欣賞時畫質發虛就很鬧心。這一批兩本效果甚至不如之前的《大鬧》《鬧海》,當然不是印刷的鍋,而是提供的片源畫質不佳。
這樣的持續硬傷讓我為后續上美影連環畫系列擔憂。《天書奇譚》《金猴降妖》《寶蓮燈》會怎么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