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凡夫
林素把最后一件衣服塞進行李箱時,窗外正下著今年的第一場雪。她停下動作,望著雪花一片片落在窗臺上,想起五年前離開前夫家時,也是這樣的天氣。
"媽,你真決定好了?"女兒小雨靠在門框上,眉頭緊鎖。
"嗯,張叔叔人不錯。"林素拉上行李箱拉鏈,"我們都說好了,不圖對方什么,就是做個伴。"
"您都42了,還相信這種話?"小雨撇撇嘴,"上次您也是這么說的。"
林素的手頓了頓。是啊,上一次婚姻她以為找到了依靠,結果發現所謂的"依靠"不過是她單方面的付出。前夫把她當免費保姆,還嫌她不夠溫柔體貼。
"這次不一樣。"林素轉身摸了摸女兒的臉,"媽媽學會了,婚姻不是靠誰,而是兩個人互相陪伴,互相扶持。"
張建軍比林素大三歲,是機械廠的技術主管。前妻病逝后,他獨自把女兒張婷拉扯到高中。介紹人說,這是個實在人,不花哨,就是工作太忙。
初次見面在一家茶館。張建軍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襯衫,手指甲縫里還有沒洗凈的機油。他給林素倒了杯茶,開門見山:"我工作忙,家里缺個照應的人。你圖我什么?"
林素笑了:"我圖有人一起吃晚飯,圖下雨天有人記得關窗戶。你能給我這些嗎?"
張建軍愣了愣,也跟著笑了。
婚后生活比想象中平靜。張建軍確實忙,常常加班到深夜。林素在社區圖書館做管理員,工作清閑,就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周末,她會做一桌好菜,等張建軍和他女兒回來。
但張婷對這個"新媽媽"充滿敵意。十七歲的女孩把房門關得震天響,對林素做的飯菜挑三揀四。
"你別往心里去。"有天晚上,張建軍疲憊地揉著太陽穴,"這孩子從小沒媽,不懂事。"
林素給他倒了杯溫水:"我沒指望她馬上接受我。慢慢來。"
那天夜里,張建軍突然胸口劇痛,冷汗直冒。林素慌忙打了120,跟著救護車一路到醫院。診斷結果是急性心梗,需要立即手術。
手術室外,張婷哭成了淚人。林素摟著她顫抖的肩膀,想起自己父親去世時的無助。
"阿姨,爸爸會死嗎?"張婷抽噎著問。
林素握緊她的手:"不會的,醫生在盡力。"
這句話像是打開了某個開關,張婷突然甩開她的手:"都是你!自從你來我家,爸爸更累了!他要多加班掙錢養你!"
林素如遭雷擊。她從未想過,在張婷眼里,自己竟是個累贅。
手術很成功,但醫生嚴肅地說:"病人長期過度勞累,必須調整生活方式。"
張建軍醒來后,看到林素眼下的青黑,虛弱地問:"你一直沒睡?"
"睡了會兒。"林素給他掖了掖被角,"婷婷回家拿換洗衣物了。"
張建軍沉默了一會兒:"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
"別說傻話。"林素倒了杯水遞給他,"夫妻不就是互相照應嗎?"
"我以前以為再婚就是找個伴,別一個人孤零零的。"張建軍苦笑,"現在才發現,我太自私了。"
林素搖搖頭:"我也得到很多。你的工具箱總放在我知道的地方,下雨天你會發短信提醒我收衣服。這些小事,對我來說很重要。"
出院后,張建軍減少了加班,開始按時回家吃晚飯。有天林素下班回來,發現張婷在廚房手忙腳亂地煮面。
"我爸說你今天感冒了。"女孩別扭地說,"我就...隨便煮點。"
面糊了,鹽放多了,但林素吃得很香。那天晚上,她聽見張婷在房間打電話:"...其實她也沒那么討厭啦..."
春天來時,張建軍在院子里搭了個秋千。周末的午后,常能看見他推著林素蕩秋千,笑聲驚飛了樹上的麻雀。
有天鄰居大媽羨慕地說:"你們感情真好。"
林素笑著回答:"我們只是學會了,二婚要的不是依靠誰,而是兩個人加起來,比一個人時更好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