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韜
動漫《不良人》中,溫韜是尋龍發丘的高手,是不良人三十六校尉之一。而歷史上確有溫韜,他是五代小軍閥,在朱梁和李晉爭霸中處于砌墻地位,哪邊風大往哪邊跑,他最著名的事跡就是盜取帝王陵,有傳言稱就是他開了唐太宗墓,并取出了王羲之真跡。
一、墻頭草的小軍閥們
唐末鎮壓黃巢后,節度使自立趨勢更加明顯,逐漸形成了以開封為核心的朱溫和以河東太原為核心的李克用兩股大勢力。除了朱、李二人外,割據地方的還有無數中小軍閥,他們處于半獨立狀態,又依附于大勢力。哪邊風大就投向哪邊,溫韜就是這種墻頭草。
溫韜,陜西人,按照《新五代史》所說,他是平民出身,年少的時候就好偷雞摸狗,911年依附岐王李茂貞,靠軍功被李茂貞收為義子,成為華原鎮守將軍。為了表現忠心,他將姓名改成岐王的李姓,名彥韜。后來李茂貞改華原為耀州,以溫韜為刺史。耀州就成了溫韜的大本營。
五代戰將
其后朱溫圍困李茂貞于鳳翔,李茂貞勢力滅亡在即,溫韜就主動獻城投降朱溫。但李茂貞轉危為安,溫韜又叛朱歸附李茂貞。李茂貞在鼎州(陜西富平)設置靜勝軍,仍以溫韜為節度使。鼎州逐漸為溫韜所把控。
到了朱友貞統治后梁的915年,溫韜再次獻州投靠,朱友珪以鼎州、耀州、許州三地合歸靜勝軍,仍以溫韜為節度使。此三地在唐代是富豪墓葬區,地下寶藏無數。亂局中混,有錢才能擴大勢力。就在這種情況下,溫韜打起了盜墓的心思。
朱友貞
二、進入后唐的溫韜
923年,李存勖滅了后梁,中原的小軍閥們見李存勖勢力強大,馬上又全面宣布效忠李存勖的后唐。最先宣布投靠的是后梁重臣、開封尹王瓚,他投降后沒有遭到清算,反而被提拔為宣武軍節度使。李存勖這種做法,受到小軍閥們一致好評,隨即有更多的地方軍閥紛紛宣布效忠后唐。李存勖無力將小軍閥們一一剿滅,也只好好言安撫他們,仍讓他們鎮守地方,雙方只維持了表面的君臣關系。“梁諸藩鎮稍稍入朝,或上表待罪,帝皆慰釋之”。
926年初,溫韜改投后唐,而且他親自入朝請罪。但溫韜的投降曾引來朝廷非議。因為,他和其他軍閥不同,其他軍閥多虐民害民,總是禍害活人,但溫韜為五代乃至中國歷史上行為最惡劣之人,他最喜歡折磨死人,最愛“倒斗”,而且還愛盜帝王的“斗”。《舊五代史》中說:“唐諸陵在境者悉發之,取所藏金寶。”他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后唐樞密使郭崇韜稱他為“劫陵賊,罪不可赦”,當堂建議“罪不容誅,死猶差晚”。
但是,李存勖登基后政權快速腐敗,宦官、戲子、皇后三方勢力影響著李存勖。溫韜以“倒斗”所得“冥器”獻給劉皇后,經過劉皇后吹風,李存勖封他為許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平章事,賜李姓,名紹沖,返回封地。于是溫韜繼續回到封地開心地“倒斗”。《新五代史》說:“韜在鎮,唐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
李存勖
三、比孫殿英還牛的摸金校尉
帝王陵在歷朝都要受到保護,但隨著唐末亂局的到來,中央權威徹底崩潰,關中帝王陵無人管理,這就給了野心家以可乘之機。溫韜,可是讓孫殿英都自愧不如的摸金校尉。孫殿英不過盜了慈禧和乾隆兩大皇陵,而溫韜更狠,通常說法是,關中唐帝陵共十八座,號關中十八陵,包括太宗昭陵在內的十七座陵墓,都被這個溫韜挖了!
《資治通鑒》說:“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嵯峨山,暴掠雍州諸縣,唐帝諸陵發之殆遍。”《新五代史》說:“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這段話說的頗為真實,連太宗昭陵里邊的布置都說的一清二楚,只有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因為趕上了下雨天不好施工,所以幸免于“挖”。而唐太宗最喜歡王羲之的書法,許多真跡都被陪葬在昭陵,因為溫韜的盜挖,王羲之許多真跡因此遭毀。
太宗昭陵
可按照陜師大歷史教授王懷雙所說,溫韜的統治地區不過耀州、鼎州,其領地始終沒有超越二州,而二州境內唐陵不過七座。耀州在今天陜西富平,有唐懿宗簡陵、唐代宗元陵、唐文宗章陵、唐中宗定陵、唐順宗豐陵;鼎州在陜西涇陽,有唐宣宗貞陵、唐德宗崇陵。李茂貞時期,李茂貞能控制陜西的三原、禮泉、奉天,這三地還有高宗獻陵、敬宗莊陵、武宗端陵、太宗昭陵、肅宗建陵、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僖宗靖陵。作為李茂貞義子,溫韜可以進入三地,但眾目睽睽之下公開挖陵,難度還是很大的。而睿宗的橋陵、玄宗的泰陵、穆宗的光陵、憲宗的景陵在陜西蒲陽,根本不在他們的控制范圍。所以說溫韜挖了除乾陵以外的17座帝陵,還是夸張了。
乾陵
四、流亡和處死
李存勖統治時期,同孫殿英一樣,溫韜將盜帝陵所得的寶貝一半都上交了中央,所以溫韜活的還是很快活的。但就在926年4月,李存勖在洛陽被戲子殺死,河北軍則擁立李存勖義兄李嗣源進入洛陽,由李嗣源監國。在李嗣源的親信霍彥威主持下,9月,后唐中央逮捕了溫韜。
為什么要捉拿他?《舊五代史》說:“安重誨勸告,主上方平內難,以恩信示人,冀安萬國,豈公報仇之時。”安重誨是李嗣源時期的權臣,官拜樞密使,執掌決策權。他說的報仇,究竟是指何事?霍彥威和溫韜是否有私怨?已經不得而知。但就在安重誨勸告之后,霍彥威釋放了溫韜。因為中央捉拿割據地方的節度使,給了各節度使一種信號,是不是中央要削藩了?以致于各節度使慌亂不安。霍彥威只得將溫韜釋放。但次年李嗣源仍將溫韜流放,途中下令處死。就這樣,一代盜墓大賊黯然退場。
筆者認為捉拿溫韜,也是李嗣源等人對后唐莊宗李存勖集團的清洗。李嗣源的監國統治其實并不安穩,他是被驕兵悍將擁立上去的,當時地方上有軍閥割據,中央李存勖還有后裔存活,所以李嗣源最初根本不敢稱帝,只能稱監國。溫韜依附李存勖皇后,受到李存勖“寵愛”,被看作是李存勖派。因此霍彥威很有可能是為了維護李嗣源統治,拿李存勖集團中名聲最臭的盜墓賊溫韜開刀。
李嗣源
文史君說
溫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最臭名昭著的軍閥了,論盜墓惡行,孫殿英都要甘拜下風,不論他盜取了17座唐皇陵,還是7座,罪行都同樣惡劣。而皇陵里面的珍寶也在五代戰亂中大多遺失,給中國歷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參考文獻
《舊五代史》,中華書局,1976年。
屈卡樂:《后唐同光政權方鎮控制戰略研究》,《安徽史學》2020年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