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博主苗疆陳朵朵在云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露營視頻引發熱議。在引發熱議的同時,也引發有關部門將對她此舉的調查。同時,她也發文進行了道歉。
而“陳朵朵”的露營,究竟是探險還是有別的隱情,據有關媒體報道,她獨闖哀牢山的整個過程,都是自己發布出來的。何況,出發前,她就開始造勢。稱自己去哀牢山是為了處理一些私人事務,神秘兮兮地稱,哀牢山內藏有她們陳家掌管的秘密,遭到了張家的侵犯,還專門強調說“千萬別幫我報警”······如果此言是實,那么,探險有必要如此造勢嗎?
更何況,“陳朵朵”2天1夜的露營經歷,并沒有看到她要處理的“神秘”私事。相反,只看到她野外露營的悠閑畫面。
沒把要辦的事拿來分享,卻把聲稱的哀牢山露營分享出來,讓這看似勇敢的探索,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眼下有很多的探險活動,無不觸動公眾認知的敏感神經。一個玩自媒體的人,似乎也無所不能,只要博眼球,有流量的事,他們都幾乎能干,哪怕弱不禁風,也能把珠穆朗瑪峰踩在腳下。為此,我們不禁要問:在追求流量與眼球的當下,探險的意義何在?是否已淪為一場場精心策劃的秀?
苗疆陳朵朵的行為,是探險還是另有隱情,不好評說,但露營哀牢山的行為,無疑是對自然保護區規定的公然挑戰。
哀牢山,這片生態寶庫,嚴禁擅自進入與露營,卻成了某些人博取關注的舞臺。這不僅是對法律法規的漠視,更是對自然生態的極不尊重。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探險”,不過是虛張聲勢的炒作,為了流量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惜造假。這種行為,讓真正的探險精神蒙羞。
探險,本應是專業人士在尊重自然、敬畏生態的前提下,進行的科學探索。它要求探險者具備豐富的知識、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技能。而非自媒體時代的某些人,僅憑一張嘴巴和一部手機,就能探險,就是“探險家”,這種行為無異于兒戲。何況,哀牢山的復雜地形與豐富生物多樣性,是科研探索的熱點,而非網紅打卡的勝地。
我們呼吁,公眾應理性看待探險活動,拒絕盲目跟風與炒作。探險不是一場游戲,它關乎生態、關乎科學、更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擔當。在追求刺激與流量的同時,請不要忘記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記住,任何事情都有底線,探險也不例外。
那么,你如何看待那些打著探險名義的炒作行為?是時候讓真正的探險精神回歸,讓每一次探險都成為對自然的一次敬畏之旅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