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是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這句詞出自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西江月》,意思是說這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呢?
這首詞寫于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后的第二年,詞中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悶心情,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此后,他又相繼被貶至惠州、儋州等地。然而,他始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的挫折。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不但絕美,而且還有治愈人心的作用。以下這十首詩詞,治愈世人千年:很多人會背一兩句,背全者少,你呢?
1、《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是蘇軾在黃州被貶后的作品。途中遇雨,同行之人皆狼狽躲避,唯有蘇軾泰然處之。詞中體現了他不畏風雨、豁達超脫的心境。“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他對人生風雨的坦然接受,“也無風雨也無晴”則展現了一種不為外界環境所擾、平和寧靜的心態,能給人以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從容與淡定。
2、《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后,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它傳達出一種只要內心安寧,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找到歸屬感和幸福感的深刻感悟。這句話展現了柔奴的樂觀、堅韌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也體現了蘇軾對這種人生境界的贊賞。在現代社會,這句詞也常常被人們引用,鼓勵人們在面對生活的變化和困境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定,積極尋找屬于自己的心靈家園。
3、《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在密州時,登上超然臺所作。當時他離開了繁華的杭州,來到相對艱苦的密州,心中曾有苦悶。但站在臺上,看到滿城的春色,他的心境逐漸開闊。“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體現出一種放下過去、珍惜當下的積極態度,鼓勵人們不要沉湎于過去的悲傷或遺憾,要抓住當下的美好時光,享受生活。
4、《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在黃州時,病愈后與好友同游清泉寺,看到寺前向西流的溪水,感悟到人生也可以重新開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往,能激勵人們在困境中不放棄,相信自己仍有無限的可能,即使年齡漸長,也能積極追求自己的理想。
5、《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送別詞,但詞中沒有過多的悲傷,而是充滿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人生的曠達態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人生比作一場旅行,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不必過于執著于聚散離合,這種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曠達態度,能讓人們在面對離別和人生的種種經歷時更加坦然和從容釋然,也能讓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平和的心態。
6、《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通過對人生的思考,以“飛鴻踏雪泥”為喻,說明人生的經歷就像飛鴻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一樣,是偶然的、短暫的。這種觀點能讓人看淡人生的起伏和得失,不必過于在意一時的成敗,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
7、《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在當時的嶺南地區,環境艱苦,但蘇軾卻能發現當地的美好,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這首詩體現了他的樂觀精神,能讓人在困境中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樂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8、《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詞中表達了蘇軾對名利的看淡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感慨人生短暫,名利如浮云,不如回歸自然,做一個自由自在的閑人,享受彈琴、飲酒、賞云的生活。這種對自由和簡單生活的追求,能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9、《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蘇軾思念弟弟蘇轍時所作,既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又展現出對人生的曠達態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以一種豁達的心境看待人生的聚散離合和自然的變化,給予了后人無盡的安慰與美好的祝愿,成為中秋佳節時人們常常引用的佳句。
10、《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一首悼亡詞,蘇軾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亡妻王弗的深深思念之情。詞中情感真摯深沉,令人動容。“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句,將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們感受到了愛情的堅貞和生死相隔的痛苦,同時也讓人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