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夕,樓市利好頻發,地產股全線飄紅,一掃往日頹勢。在這個“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的關鍵時刻,此番史詩級連環利好無疑振奮人心。
小長假期間,全國各地樓市回暖的消息不絕于耳,南通市區也有多個樓盤推出優惠活動,業績捷報頻頻傳來,甚至部分樓盤宣布即將漲價。
誠然,政策組合拳疊加十一黃金周,確實帶動了樓市的升溫。但這一波熱度究竟是“觸底反彈”還是“短暫狂歡”仍有待時間驗證。
本篇,我們將從新房市場和土地市場兩大維度,依托真實數據支撐,理性審視數據變化,淺析南通樓市狂歡的“另一面”。
Part.1
新房成交量創新低
南通樓市金九失色
據「新知南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4年9月,南通市區(不含通州區、海門區,下同)主要在售新房項目共計成交備案約350套,環比下跌約31%。
傳統樓市旺季未能如愿以償,反而創下自今年5月以來的成交量新低,著實令人意外。
尤其9月份南通市區竟有16個項目“0成交”,約占在售新房項目總數(約49個)的三分之一,低迷態勢可以想見。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創區成為了“0成交”的重災區——板塊內在售項目共計11個,9月份有7個都是“0成交”。
具體而言,仁恒紫瑯世紀和金鷹世界尚府都已連續六個月“0成交”,紫瑯天成近三個月僅備案2套,天皓名邸近兩個月也只備案1套,其余三個新盤同樣表現很一般。
除中創區外,“0成交”項目中,南光澳門中心和燕東浦江華墅至今“一套沒賣”,北城壹號入市一年多僅備案1套,東升旭輝中心連續兩個月“0成交”,碧桂園公園星薈近四個月只備案了1套。
此外,一度備受矚目的高端樓盤華潤澐璟,近兩個月也只備案了4套,與首開時的熱銷盛況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其市場后勁的明顯不足。
低迷大環境下,各項目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根據統計,9月份有兩個項目備案量達30套——大華鉑璟灣(55套)&中海臻如府(35套)。
1-9月備案量達200套的共有四個項目——大華鉑璟灣(265套)、碧桂園都會星宸(239套)、中海臻如府(206套)、世茂璀璨未來(200套)。
大華鉑璟灣今年二次開盤以來已備案265套,也是今年1-9月備案量最高的項目,該項目能夠取得不錯成績的關鍵就是——超低價格。
中海臻如府自4月首開至今已備案206套,該項目憑借地段優勢一直保持較高熱度,近期又正式推出第四代住宅新品,再次引發市場熱議。
Part.2
新房庫存還需賣9年
任港灣五龍匯壓力巨大
根據統計,今年1-9月,南通市區主要在售新房項目共計成交備案約3436套,月均去化約382套。
截至2024年9月底,南通市區已領證新房項目最新庫存約2.43萬套,估算最新去化周期約64個月。
具體細分板塊來看,今年1-9月成交量最低、庫存套量最高、估算去化周期最長的,都是任港灣五龍匯板塊。
目前,任港灣五龍匯板塊在售項目共8個,今年1-9月共備案401套,最新庫存4867套,估算去化周期約109個月,這一數字遠遠高于南通市區整體的估算去化周期。
此外,板塊內還有1個項目(龍憩苑)尚未入市,2宗已成交地塊尚未發聲,還有1宗新地塊或于近期掛牌,板塊庫存規模或還將持續走高。
另一個面臨顯著去化壓力的板塊是中創區。目前在售項目共11個,今年1-9月共備案501套,最新庫存4688套,估算去化周期約84個月。
此外,板塊內還有5宗已成交地塊未發聲,近期又有多宗新地塊浮出水面。土地出讓量大+新房去化速度慢,導致中創區去化壓力越來越大,價格戰隨之而來。
事實上,在筆者看來,中創區作為南通新興富人區,本應以產品品質作為吸引高端客戶的主要手段,如今卻紛紛“自降身份”以價格優惠來爭奪客戶,可見在殘酷市場環境下,價格因素仍然是最關鍵的競爭點。
相對而言,目前去化壓力較小的是新東區。在售項目僅4個,今年1-9月共備案478套,最新庫存2276套,估算去化周期約43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去化壓力最小的板塊,估算去化周期也超過了此前自然資源部的相關要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36個月的城市暫停新增用地出讓。
Part.3
賣地收入大幅下滑
土地財政面臨挑戰
新房去化壓力顯著背景下,今年1-9月南通土地市場明顯降溫。
根據統計,今年1-9月,南通大市共計掛牌53宗涉宅地塊,3宗終止,1宗流拍,49宗成功出讓,共計成交土地面積約182萬㎡,成交總金額約170億元。
根據「新知南通研究院」土拍大數據顯示,2023年南通大市成功出讓155宗涉宅地塊,成交土地面積約785萬㎡,成交總金額約696億元。
對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的賣地收入,尚不到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如果想要達到去年的696億元,四季度還需“攬金”526億元。
南通市區土地市場更是冷淡,今年1-9月僅掛牌2宗涉宅地塊,其中新東區R24002地塊開拍前被終止,后續未再掛牌。
老城區R24003地塊被南通天揚置業底價摘牌,土地面積37382㎡,拿地總價約6.93億元,地價約18525元/㎡,樓面價約13140元/㎡。
對比去年1-9月,成交地塊減少5宗,面積減少約30萬㎡,金額減少約58億元,唯一成交地塊還是由本土國資托底。賣地收入銳減已成為現實,土地財政正面臨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7日,南通市區將有4宗純宅地同一天出讓,詳情如下:
就地段而言,這4宗地塊都屬于壓箱底級別,尤其老城區R24007地塊堪稱絕版;就地價而言,對比周邊起拍價都大幅下調,為拿地房企留足了利潤空間。這4宗地塊能否吸引到品牌房企出手?10月17日見分曉。
目前,南通市區新房庫存依舊高企,部分板塊去化壓力尤為沉重,土地市場降溫明顯,品牌房企久未露面,多宗城投地塊還在等待入市時機……總而言之,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十一黃金周的這波熱度能持續多久?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