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出品,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指導,首部聚焦心理情緒的醫療類紀錄片《是壞情緒啊,沒關系》在B站獨播。該片以當代青年最具代表性的情緒問題為內容方向,通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挖掘一線故事,由資深醫生專家作為故事與知識的樞紐,用觀眾有共情的案例深入淺出輸出心理健康常識,打破認知偏見,讓更多人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問題,學會與負面情緒相處。
深入淺出匠心制作 B站再出品質紀錄片
《是壞情緒啊,沒關系》聚焦20-40歲年齡段的人所常見的心理問題。B站作為國內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及播出平臺之一,一直深耕紀錄片領域,自2016年起,累計播出了5000余部紀錄片劇集,累計出品了超過150部紀錄片,獲得海內外超過250個獎項,其中包括大受好評的《守護解放西》《閃閃的兒科醫生》等。2023年,有超過1.62億人在B站觀看紀錄片,B站已成長為用戶消費紀錄片內容的重要平臺。
這次出品的《是壞情緒啊,沒關系》就是在精神疾病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首次合作了精神衛生專科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以專業的視角切入案例,聚焦疾病本身,落點大眾共性問題“壞情緒”,打破以往相關節目專業度不高等的問題。
看片會現場走心交流 情緒沙桶裝置特別互動
10月8日,《是壞情緒啊沒關系》走進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總導演李勇,制片人張晗,嗶哩嗶哩紀錄片制片人劉璐,與北師大學生一同提前觀看了紀錄片的精彩內容,并同北師大師生就紀錄片內容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關注紀錄片中,案例本身病患的情況,從高校入手打破病癥刻板印象,剖析情緒現狀,給觀眾提供鏡鑒。
在看片會現場,放置了「情緒沙桶」,同學們通過倒入不同顏色的沙子投進圓筒,來表達最近的情緒和狀態,活動現場也變成了大家的“情緒收集處”。
在提問環節,學生們也發言踴躍,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和北京師范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后徐曉丹也參與了交流,用客觀的角度進行答疑,為大家解讀了情緒產生的根源以及情緒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情緒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信號燈,它反映了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和自身的需求。無論是喜悅、憤怒、悲傷還是恐懼,每一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記錄真實案例 上精衛專業保駕護航
《是壞情緒啊,沒關系》共6集,每集講述一個話題,從恐懼、悲傷、憤怒、厭惡、迷茫、焦慮等6種“情緒”為主題,通過患者逐漸康復的個案,和富有愛心致力于患者的暖心人物事跡,跟蹤記錄了醫務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展現了醫學與科學的進步,有助于讓全社會建立信心,改變精神疾病患者最初的茫然、慌亂、絕望,給他們勇氣和力量,給患者家庭和親人都帶來希望。
尊重弱勢群體彰顯人文關懷 拓寬新賽道發掘紀錄片最大價值
《是壞情緒啊,沒關系》著力落點“壞情緒”,鼓勵大眾勇敢面對一團亂麻的情緒,擁抱情緒,實現自我療愈。作為首部聚焦人類情緒的心理醫療類紀錄片,《是壞情緒啊,沒關系》的播出無疑填補了市場的空缺,也具有極強的普世價值和人文關懷。
B站布局的紀錄片正在從技術、題材、內容形式等多個方向,探索與觀眾連接的新方式。在嚴格遵守人權、隱私權保護,敘事符合國際主流表達的同時,成功拓展紀錄片題材范圍、積極介入生活。此次嘗試到新的領域和群體之中,這對B站乃至整個紀錄片賽道而言都具有深刻的布局意義。
隨著《是壞情緒啊,沒關系》的播出,節目組也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會遭遇不同環境的壓力與挑戰,要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接受一個事實:身體會受傷,精神也會。每個人都可能被“壞情緒”襲擊,但它終歸是一個病,一個在專業指導下可以治愈的疾病。
更多內容,今晚20:00鎖定B站,讓我們一起體驗“情緒共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