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這種“富貴病”逐漸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在中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達14.92%,(2022年4月16日,2022北大醫院內分泌代謝疾病規范化診療論壇上,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內分泌科的郭立新教授分享的《中國糖尿病地圖》的內容要點)
患者數量位居全球之首。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的波動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是健康的重大隱患。長期的高血糖會對身體的多個系統造成損害,包括心腦血管、腎臟、眼睛、神經和足部等,這些并發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可能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等嚴重后果。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綜合性的管理措施。這包括合理飲食、規律運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和健康教育。合理飲食要求患者控制總熱量攝入,平衡膳食,定時定量進餐。規律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胰島素抵抗。藥物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醫生指導使用。血糖監測有助于及時了解血糖控制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患者還應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壓、血脂、心電圖、眼底檢查、神經病變篩查等,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
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并非一帆風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飲食、運動、藥物劑量調整等因素,血糖水平可能會波動,難以維持在理想范圍內。也有可能使用胰島素或某些降糖藥物導致血糖過低,出現饑餓、出汗、心慌、手抖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昏迷。長期患有高血糖的人還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這些并發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目前,多數糖尿病患者都能積極配合治療(《中國糖尿病地圖》),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如由于治療方案復雜、注射頻率高、對低血糖的擔憂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治療惰性,不愿意或延遲開始胰島素治療;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因為長期的疾病管理、對并發癥的擔憂以及生活限制等因素而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還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水腫、過敏等。這都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情緒,所以對于糖尿病人的治療我們應當加以重視,合理控制血糖,保證患者的健康。
因此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是當務之急,其中選擇合適的藥物至關重要。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領域,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是一個重要的藥物類別。這類抑制劑通過作用于腎臟,減少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從而幫助降低血糖水平。SGLT-2i類藥物在全球范圍內已經被廣泛使用,并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藥品監管機構的批準,例如恒格列凈、恩格列凈、達格列凈等。
為了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丁香園發起#科普吧醫生#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在抖音和今日頭條這樣的大眾媒體平臺上推廣,觸及更廣泛的受眾群體?;顒訑M邀請100名醫生參與,這些醫生作為醫療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知識和見解。(大眾在抖音和頭條平臺搜索#科普吧醫生# 可以了解相關知識)。通過#科普吧醫生#活動不僅提高了公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也促進了對疾病管理重要性的重視。
糖尿病管理是一場持久戰,但通過科學的知識和合適的藥物,我們有信心能夠戰勝這個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