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車市狂歡。
在這個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徹底賣瘋了!
鴻蒙智行28600輛,小米6000輛,零跑17397輛,理想2萬輛……
這一組組數字,就像一顆顆重磅炸彈,炸開了沉寂已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這個黃金周,新能源汽車仿佛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銷量一路飆升。
別看現在新能源車風光無限,可就在不久前,它還備受質疑,各種負面新聞層出不窮。
自燃、起火、續航焦慮、充電難……仿佛新能源車成了“洪水猛獸”,人人喊打。
可結果呢?銷量數據狠狠地打了這些質疑者的臉。
01
新能源汽車“黃金周”銷量爆表
金九銀十,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季。
國慶假期期間,各大車企紛紛曬出了自己的銷量成績單。
在這個“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鴻蒙智行以全系車型累計大定突破2.86萬臺的成績,成為了這個“黃金周”的最大贏家。
小米汽車,這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跨界之作,也在國慶期間交出了6000輛的成績單,讓人不禁對它的未來充滿期待。
雷軍更是在央視直播中豪言壯語:10月沖擊2萬臺交付。小米汽車的強勁表現,無疑給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小鵬汽車,以1.6萬的新增訂單,MONA、G6兩款車型成為主力車型。理想汽車,更是以2萬的新增大定,證明了自己的市場地位。
零跑汽車,以1.7萬的訂單量,再次刷新了人們對它的認知。極氪汽車,國慶期間新增大定破萬,極氪7X累計大定超2萬。
深藍汽車則以一馬當先的姿態,交出了14465輛的成績單,S05車型更是如猛虎下山,800臺已到店,消費者的熱情可見一斑。
領克汽車也不甘示弱,07、08 EM-P兩款車型大定訂單合計突破8000臺。
智己汽車的爆發力更是讓人刮目相看,以單日鎖單超1600臺的成績,連續三天鎖單量超1000臺。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45.8%,
新能源車銷量飆升,除了自身實力的提升,還離不開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
首先,國慶假期本身就是消費的黃金檔,再加上車展、自駕游等活動的推波助瀾,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大幅激增。
各地也沒閑著,紛紛推出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和“以舊換新”政策,這就像是給消費者打了一劑強心針,鼓勵他們擁抱新能源汽車。
而車企們更是毫不吝嗇,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從智能駕駛權益包到金融政策優惠,再到延長0息購車期限,各種優惠讓人眼花繚亂,讓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一觸即發。
在這個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爆表,不僅僅是一個現象,更是一個信號,一個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到來的信號。
02
12大車企9月集體賣爆
隨著多家車企9月銷量數據的揭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眼前——中國車企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銷量數據令人矚目,集體刷新歷史記錄。
其中,比亞迪以41.76萬輛的銷量炸裂市場,直接秒殺了眾多傳統汽車品牌,讓其他車企望塵莫及。
不僅跨過40萬輛的月銷大關,更在全球汽車市場掀起波瀾,一躍成為全球第三,直逼大眾和豐田,讓日產、本田、通用、福特等海外巨頭黯然失色,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頭羊”。
奇瑞和吉利同樣不甘示弱,銷量雙雙刷新歷史。
奇瑞9月銷量高達24.45萬輛,出口超過14萬輛,穩居中國汽車出口榜首。吉利則以20.19萬輛的銷量驚艷市場,新能源車型占比飆升至45%,同比增長76%。
在新勢力中,零跑汽車異軍突起,成為黑馬。9月銷量3.3萬輛,同比增長超113%,僅次于理想和問界,穩居新勢力車企前三。
零跑汽車的突然發力,主要得益于其推出的平價版增程SUV,迅速打開了家庭SUV市場。
理想汽車的表現更是夸張,以5.37萬輛的銷量震驚四座,超越寶馬,直逼奔馳和奧迪,并以1.8萬臺的優勢領先問界,穩坐“新勢力造車一哥”的寶座。
鴻蒙智行以近4萬臺的交付量,連續5個月穩居高端市場成交均價Top1。
小鵬汽車憑借Mona M03的熱銷,9月銷量突破2萬臺,以破竹之勢成功超越極氪、蔚來,躍居新勢力銷量第四。
小米汽車的表現同樣亮眼,小米SU7月銷1萬以上,以連續第四個月月銷過萬的成績,展現出不俗的市場表現。
據不完全統計,12家車企9月銷量突破全年月銷記錄,9家新勢力車企月銷過萬。嵐圖汽車更是在這個“黃金周”殺入萬輛俱樂部。
根據中國乘聯會(CPCA)的數據,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將達到110萬輛,同比增長47.3%。這是中國車企的輝煌時刻,是市場格局重塑的開始。
03
新能源車市狂歡背后:BBA的苦澀
盡管整體銷量喜人,但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分得一杯羹。
當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在9月份迎來了一場銷量的狂歡,而BBA——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豪華車巨頭,卻在自己的主場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當比亞迪、蔚小理、問界、小米Su7等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市場上大放異彩,銷量節節攀升時,BBA的心中想必五味雜陳。
它們在傳統燃油車市場曾無人能敵,但在新能源的賽道上,卻顯得力不從心,甚至有些狼狽。
2024年上半年,BBA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
寶馬營收微跌0.7%,奔馳下滑4%,奧迪下滑9.5%。凈利潤方面,寶馬下滑14.6%,奔馳下滑20%,奧迪下滑42%。
銷量數據更為直接,寶馬同比減少4.3%,奔馳同比下滑6.5%,奧迪同比下滑1.9%。
BBA曾試圖退出價格戰,希望通過減少折扣和促銷來提升品牌價值。但迫于市場壓力和銷量下降,BBA不得不放下身段,重返價格戰的戰場。
寶馬經銷商對多款新能源車型進行了價格調整,降幅在10-30萬元區間。奧迪A8L官方指導價從118.68萬降到了79.24萬,降幅高達33%。奔馳EQC最高降幅達40萬,從豪華區間進入親民區間。
與此同時,寶馬還下調了2024財年的業績指引,引發股價閃崩。同時還因剎車系統問題,召回150萬輛汽車,這對公司財務無疑是雪上加霜。
9月初,隨著大眾集團的一紙重組令,奧迪宣布關閉魯塞爾工廠,引發的萬人示威。超過5000名工人的怒火被點燃,他們高呼“歐洲的制造業正在消失。”
2024年,奔馳品牌形象更是跌入谷底。
近80萬輛的召回,暴露了其質量軟肋,消費者對其安全性疑慮重重;“鋁換鋼”丑聞更是砸了招牌,斷軸頻發,品質堪憂;價格壟斷調查、車主維權無門,再加上新能源車型的慘淡表現,奔馳的信譽岌岌可危,消費者對其信任幾近崩潰。
BBA的困境,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轉型中的縮影。
當然,燃油車并不會立刻消失。首先,燃油車技術成熟,續航里程長,充電方便,仍然具有優勢。其次,燃油車產業鏈龐大,涉及眾多企業和就業崗位,短時間內難以轉型。
但不可否認的是,燃油車雖然不會立刻消失,但已經步入“夕陽產業”。
BBA的慘敗,不僅是個別車型的問題,而是整個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中的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