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胡偉 通訊員 張楚杭 10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濰坊站)”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據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了解,“何以燎原”分別走進了威海、青島、濰坊,不久后還將赴棗莊滕州舉辦巡展,本次巡展將持續至10月20日結束。
“何以燎原”油畫展現場 山東商報 胡偉 攝
“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是山東美術館在十余年研究和收藏基礎上自主策劃的關注山東油畫,乃至山東美術四十余年發展的學術研究展,項目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為進一步發揮展覽效能,“何以燎原”開展了巡展工作。濰坊文脈悠長,海洋文明與農耕文明、齊文化與魯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融,形成了今天濰坊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特色,涌現出眾多走向全國的優秀藝術家。
“何以燎原”油畫展現場 山東商報 胡偉 攝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康健介紹道:“本次展覽由山東美術館組織策劃,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獻和優秀的油畫作品,既展示了藝術家們在各自藝術生涯中藝術觀念的變化,又呈現了當下廣大青年畫家扎根生活、貼近人民、貼近現實的精品藝術佳作,是山東省美術界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次重要展覽。本次展覽在濰坊展出,有助于提升畫都濰坊的藝術影響力,提高廣大市民和藝術愛好者的文化認知和審美素養,將在擴大濰坊在全國的文化美譽度、展現濰坊文化藝術魅力等方面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p>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山東美協藝術顧問、濰坊市美協主席王居明在致辭中表示,“何以燎原”是一場三“度”并舉的展覽。一是學術的高度,二是內容的深度,三是影響的廣度。這是一場饕餮文化盛宴,是一場集合了精品與文獻的綜合性大展,也是山東美術館獻給濰坊市美術館的一份文化厚禮。通過展覽作品,見證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彰顯了藝術家深入生活、深入時代的創作思想和成果面貌,展現了一代代藝術家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孜孜不倦的創作態度。
“何以燎原”油畫展現場 山東商報 胡偉 攝
開幕式后,現場嘉賓與觀眾共同參觀了展覽,通過觀看文獻墻、歷史文獻實物、畫冊資料圖片與館藏原作,對展覽進行了更為深入全面的了解。與此同時,山東美術館與濰坊當地的藝術家一道揮筆,舉辦了一場以風箏為畫紙,別出心裁的藝術創作交流活動,為“鳶都”濰坊,留下了山東美術館館藏作品元素與濰坊本土文化符號元素相融合的風箏彩繪作品。兩地藝術家在創作中拓展創作思路、激發創作靈感,形成了良好的對話與碰撞,使得“何以燎原”展星火接力、文化相傳的價值,得到了多元化的呈現和更深層次的實現。
10月12日,展覽中的山東美術館館藏油畫原作。山東商報 胡偉 攝
10月12日,展覽中的山東美術館館藏油畫原作。山東商報 胡偉 攝
展覽分為“源流匯聚”“欣榮相依”“同頻共振”三個版塊,通過文圖結合的形式,展示20世紀80年代至新世紀再到新時代三個時間階段,山東各地油畫家根植山東沃土、關注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視角,展示山東美術館對改革開放以來,山東油畫發展重要歷史事件的挖掘,展示山東油畫發展脈絡的繼承、轉化與創新。本次“何以燎原”巡展濰坊站展出了山東美術館館藏油畫原作46幅,濰坊市美術館還組織展出了本地藝術家聚焦濰坊文化特色的作品8件,在巡展中形成了對話和互動。
10月12日,展覽中的山東美術館館藏油畫原作。山東商報 胡偉 攝
“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以上世紀80年代“山東風土人情油畫展”為原點,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詩詞意象,以“何以燎原”為名,將文獻資料結合館藏作品,串聯起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山東油畫發展的歷史脈絡。展覽于7月16日至8月25日在山東美術館進行首展之后,由于具有藝術性、思想性、學術性、在地性等鮮明特點,受到了來自美術界、媒體界以及廣大觀眾朋友們的高度關注,成為了暑期檔熱門展覽。
轉載自:山東商報·速豹新聞客戶端
媒體人:胡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