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江蘇揚州一位叫朱立恒的機械廠工人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便偷偷拿出家里祖?zhèn)鞯钠孔忧巴奈锷痰辏瑴蕚滟u掉它來維持家里接下來幾個月的開支。
由于當時店員也不懂行,認為瓶子出土于清代并沒什么價值,便給出了16元的價格,之后朱立恒通過跟店員討價還價,最終以18元成交,隨后店員將它放置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多年。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瓶子在后來被人發(fā)現(xiàn),甚至國家文物鑒定團的專家們還鑒定為它國寶級文物,而且全國僅有三件,這個瓶子還受到很多文物界玩家的喜愛,香港一位富豪開出了3.4億的價格想要收藏,而法國那邊更是給出了40億的高價。
但最終通過協(xié)商,這個文物現(xiàn)如今被陳列在揚州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供國人欣賞,那這個瓶子到底是什么來頭,現(xiàn)如今開價40億都表示不賣…
朱立恒以18元賣掉的這個瓶子叫做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是他們祖?zhèn)鞯膫骷覍殻瑐鞯街炝⒑氵@已經(jīng)是第六代了。當年朱家?guī)状硕荚诔⒆龉伲驗闉楣偾辶疄槌⒆龀鲞^不少功績,深得雍正皇帝的稱贊,所以在他即位后,便賞賜了朱家這件元代梅瓶。
朱家?guī)状藢@件賜品非常珍惜,這些年歷經(jīng)風雨也將它保存的十分完好。梅瓶的做工精雕細琢,十分獨特,顏色也屬于上等色,早在元代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1945年,朱家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便得生活十分窮困,有時候連吃飯都成困難。當時有人曾以18石米來換這支瓶子,朱立恒的父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就算在饑寒落魄都不能打梅瓶的主意。這種做法令朱立恒十分不理解,當時的18石米足夠可以維持他們度過很長的困難日子,現(xiàn)在一家人都快餓死了卻還死守著這個瓶子。
要保存好梅瓶朱家人也想盡了一切辦法。1976年,聽到傳言說朱立恒家有一個寶貝,搜查隊立馬派人去他家搜尋,為了防止梅瓶被發(fā)現(xiàn)朱立恒的母親只好將梅瓶全身涂成黑色,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才逃過了一劫。
1978年,揚州開始頻發(fā)地震,很多人都自行在外搭建棚社,梅瓶的保護也變得更加困難。此時朱立恒的家庭生活也變得困難,上面有著年邁的母親下面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而自己那點微薄的工資很難維持,再加上地震梅瓶隨時可能破碎,朱立恒就這樣有了賣掉梅瓶的想法。
他瞞著母親將梅瓶偷偷拿到文物商店,可無奈店員并不了解這個瓶子的價值,最終他們只能以18元的價格成交,然后梅瓶被放置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朱立恒看到梅瓶能被很好的放置,不用每天擔心破碎和被盜也感到欣喜,這18元錢也足夠他們好幾個月的飯錢。
但這件事最終還是沒能瞞住母親,聽到消息后母親當場氣暈了過去,后面很長一段時間他都經(jīng)受著母親的責怪。
時間直到1978年,北京舉辦了一場大型文物展覽會,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產(chǎn)品被陳列出來,其中也包括朱立恒的這件梅瓶。一位上海的收藏家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這只梅瓶不一樣,它的做工和美感令人驚嘆,隨后這個元代霽藍釉梅瓶很快就受到了社會各界收藏家的追捧,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爭相搶著希望能夠收藏梅瓶,當時法國那邊更是開出40億的價格希望收藏。
當時揚州博物館館長不希望梅瓶流出,跟隨相關人員來到文物店老板面前,跟他講述了梅瓶對揚州有著重要的意義。迫于種種社會壓力,文物商店的老板最終將他以3000元的價格轉賣給了揚州博物館。
1993年,國家文物團鑒定這只元代霽藍釉梅瓶為國家級文物,朱立恒在得知此事后表示十分滿意,在被人問到賣掉后不后悔時,他表示自己從不后悔。
梅瓶跟隨他們也算歷經(jīng)風雨,如今看到它能完好無損的被陳列在博物館內(nèi),現(xiàn)在又到了國家手里,相信它更能被很好的傳承,這或許是它最好的歸宿吧。閑暇之余,朱立恒也會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們來到博物館,看看這只梅瓶,然后給他們再講講梅瓶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